本期目录

2021年, 第48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1-08-23
  

  • 全选
    |
    油气勘探
  • 付晓飞, 宋宪强, 王海学, 刘海涛, 汪顺宇, 孟令东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1, 48(4): 677-686.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1.04.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为例,基于断层分段生长历史、油藏精细解剖和地球化学示踪综合分析,建立断层圈闭含油气有效性评价体系。应用转换位移/离距和位移梯度法落实断层圈闭解释的可靠性。应用最大断距相减法恢复断层形成演化历史,进而厘定断层圈闭形成时间有效性。基于歧口凹陷歧南地区已知油藏“断层泥比率-过断层压力差”定量关系求得断层侧向封闭临界断层泥比率为20%,构建基于“断距-砂地比与烃柱高度”关系定量评价图版。基于油藏精细解剖和储集层定量荧光示踪测试结果研究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中亚段盖层适用于泥岩涂抹系数法评价断层垂向封闭性,泥岩涂抹系数临界值为3.5;古近系东营组二段盖层适用于断接厚度法评价断层垂向封闭性,临界断接厚度为70~80 m。综合断层圈闭空间解释有效性、形成时间有效性、侧向封闭有效性、垂向封闭有效性等4个因素,建立歧口凹陷断层圈闭含油气有效性综合评价图版,是断层圈闭风险性评价的依据。 图15 表1 参52
  • 腾格尔, 卢龙飞, 俞凌杰, 张文涛, 潘安阳, 申宝剑, 王晔, 仰云峰, 高志伟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1, 48(4): 687-699.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1.04.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页岩有机质孔隙发育的强非均质性及形成演化的复杂性,运用场发射扫描电镜、拉曼光谱和流体注入与CT/扫描电镜成像等实验技术,开展南方下古生界富有机质页岩显微组分、有机孔和连通性等分析,结合生排烃机制、有机质活性炭成孔机理等研究成果,探索有机孔发育与有机质类型、生烃过程、成岩作用和孔隙压力等内在联系,揭示页岩有机质孔隙的形成与保存机制及其连通性的控制因素。研究表明,①有机孔形成贯穿于生烃全过程,受制于有机质类型、成熟度和分解作用,干酪根与固体沥青的生烃组分及差异生烃演化造成不同的孔隙发育特征,有机孔主要发育于固体沥青和富氢干酪根;②有机孔保存受成熟度和成岩作用控制,包括烃类原位滞留的空间位阻效应、重结晶形成的刚性矿物格架、孔隙流体压力与页岩脆-延性转换的耦合支撑机制;③Ro值4.0%是有机孔消亡的成熟度门限值,指出Ro值大于3.5%的页岩层属于页岩气勘探高风险区,其低含气性归因于“先天不足”,烃源岩抬升前就处于开放状态,排烃效率高,芳构化强烈,使得成熟度升高,孔隙减少;④同一有机质颗粒内部孔隙具较好连通性,不同有机质孔隙及其与无机孔缝之间形成有效连通则取决于页岩有机质丰度、分布及孔缝发育程度,不同类型有机质高丰度聚集保存并呈纹层状分布是有机孔、粒缘缝和层理缝发育并连通成为有效储集层的先决条件。 图14 表3 参29
  • 管全中, 董大忠, 张华玲, 孙莎莎, 张素荣, 郭雯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1, 48(4): 700-709.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1.04.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有机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等方法对四川盆地及周缘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中生物成因石英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表征,并探讨有机质与石英之间的耦合作用。研究结果表明:①生物成因石英主要有两种类型,Ⅰ类生物成因亚微米级石英以集合体攒簇在有机质边缘,Ⅱ类纳米级石英以球形“漂浮”在有机质上,彼此之间点接触或面接触,主体为生物成因,局部混合热液硅质作用;②优质页岩储集层展布与内部生物硅含量的分布一致,主要集中在页岩底部,长宁和威远地区的厚度相对较薄,涪陵地区较厚;③页岩中生物成因石英整体贯穿有机质生烃演化过程,既能促进有机质孔隙和微裂缝的发育,又能有效保存有机质孔隙和残余粒间孔,形成“生物硅质粒间孔-有机质孔隙-微裂缝”高效渗流通道,后期水力压裂易形成高产/稳产井。生物成因石英的发育和有机质生烃演化之间的耦合作用是优质页岩储集层发育的关键因素。 图9 表2 参34
  • 何治亮, 孙建芳, 郭攀红, 魏荷花, 吕心瑞, 韩科龙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1, 48(4): 710-718.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1.04.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构建应用型储集层知识库,实现储集层相关知识的管理与储集层研究有效融合,提升碳酸盐岩储集层研究效率和精度。储集层知识库以服务于高质量的储集层分析、评价、描述及地质建模为目标,将知识框架分为技术研究方法类、技术服务标准类及与地质对象有关的专业知识和案例3大类别。通过建立针对性的知识分类体系及知识描述标准,构建知识库结构,梳理不同地质对象的理论认识与各类技术方法,按规范形成技术服务标准包,采集典型的露头及油藏案例,通过系统抽提、整理及入库,构建地质对象有关的专业知识。采用基于多学科协同编辑架构共同完善知识内容、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自动抽提地质对象及相关属性参数、基于现代精细测量技术开展数据采集等3个方面的信息化技术,能显著提高知识采集、抽提、整理的效率。以塔里木盆地复杂缝洞型油藏地质建模为例,阐述碳酸盐岩储集层知识库的构建及其在缝洞型油藏地质建模中的应用,取得较好效果。 图10 表1 参27
  • 肖佃师, 高阳, 彭寿昌, 王猛, 王民, 卢双舫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1, 48(4): 719-731.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1.04.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混积岩优质储集层成因复杂的难题,进行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混积岩孔喉系统、控制因素及流体可动性研究。结果表明,混积型储集层发育粒间孔喉系统(A型)、粒间-溶蚀-晶间混合孔喉系统(B型)、溶蚀孔喉系统(C型)、溶蚀-晶间混合孔喉系统(D型)和晶间孔喉系统(E型)5类。混积岩孔喉系统有3个主要主控因素:混积岩组分含量及排列方式、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混积岩组分含量及排列方式控制孔喉系统类型及变化;沉积环境主要控制孔喉系统的宏观分布,近源、高能环境混积岩粗粒组分多,颗粒或互层型支撑,发育A型和B型孔喉;远源、中能环境混积岩过渡为云泥支撑,发育C型和D型孔喉;而远源、低能环境混积岩孔喉主要为E型和D型。压实和方解石胶结等成岩作用进一步破坏粒间、溶蚀孔喉占比。在砂泥混积时,孔喉系统类型为“A→B→C→D”变化,云砂混积时孔喉系统类型为“A→C→D→E”、或“B→D→E”变化,云泥混积时孔喉系统类型为“D→E”的变化,细节受偏砂粒、长石和白云石含量影响。其中,A型孔喉的物性及可动性最好,D型和E型最差;可动流体分布与支撑方式有关,云泥支撑型混积岩大孔可动优势不明显。研究成果为混积型储集层甜点评价及解释模型的合理构建提供了地质依据。 图15 表1 参19
  • 张喜, 张廷山, 赵晓明, 祝海华, MIHAI Emilian Popa, 陈雷, 雍锦杰, 肖强, 李红佼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1, 48(4): 732-744.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1.04.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野外露头资料,通过旋回地层学、地球化学等分析方法,运用有机碳同位素组成及化学风化指标数据序列,滤波输出记录在沉积物中的天文轨道参数,探讨天文轨道周期变化及火山活动对中上扬子区晚奥陶世—早志留世有机碳聚集的影响。研究表明,天文轨道周期驱动下的气候变化控制不同级次海平面波动,斜率周期调制的气候变化驱动海洋温盐循环,将位于高纬度区营养物质向中低纬度区转移,温盐循环是低纬度扬子区海洋生产力的主要动力。赫南特晚期海洋生产力指标Ba/Al及Ni/Al值显示,火山活动对海洋生产力贡献有限,对有机碳保存效率有显著影响;古海洋氧化还原环境指标Th/U、V/Cr及V/(V+Ni)值显示,火山活动与古海洋含氧量有显著关系,火山活动通过调节大洋含氧量来控制有机碳的保存效率,不同地区火山活动强度的差异是有机碳差异保存的重要因素。天文轨道周期驱动的有机碳输入动力及火山活动影响有机碳保存效率,二者耦合控制中上扬子区有机碳聚集。 图10 参74
  • 夏鲁, 操应长, 卞保力, 刘海磊, 王晓雪, 赵一伟, 燕苗苗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1, 48(4): 745-755.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1.04.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岩心、岩石薄片观察,结合X射线荧光分析、微区原位主微量和稀土元素、碳氧锶同位素组成、流体包裹体等测试分析及盆地模拟,对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东斜坡石炭系玄武岩方解石脉特征及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脉体发育3期方解石充填:第Ⅰ期贫锰,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平坦,强负铈异常,弱—中等负铕异常,碳同位素组成偏轻,表明其形成受到大气淡水影响;第Ⅱ期富锰和轻稀土,具有弱正铈异常和轻微正铕异常,碳同位素组成相对较重而锶同位素比值较低,表明深部成岩流体对其形成有一定影响;第Ⅲ期富铁和锰,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与第Ⅱ期相似但铈异常和铕异常波动较大。第Ⅰ、Ⅱ期形成于距今约250~260 Ma的浅埋藏环境,对应于二叠纪末期晚海西运动;第Ⅲ期很可能形成于晚三叠世印支运动。研究认为不整合面附近玄武岩裂缝中的方解石沉淀主要与大气淡水淋滤上覆下二叠统风城组碳酸盐矿物有关,较早地破坏了石炭系风化壳储集层,但是在充填程度较弱或后期溶蚀作用较强的位置仍可发育相对优质储集层,如风城组缺失的构造高部位、垂向上距离风城组较远的位置以及靠近湖盆内部的古潜山等地区。 图16 表1 参40
  • 张祥辉, 张昌民, 冯文杰, 徐清海, 朱锐, 刘帅, 黄若鑫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1, 48(4): 756-767.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1.04.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疏勒河分支河流体系现代沉积的详细调查以及无人机航拍和卫星遥感等资料,分析干旱地区分支河流体系沉积特征及其差异。通过分析疏勒河支流从顶点到末端不同区域坡度、河流形态、沉积特征等因素的变化特征,将疏勒河分支河流体系划分为“近端”、“中部”、“远端”3个相带。分支河流的近端坡度最大,水动力条件较强,主要表现为大型辫状河沉积,心滩以砾质为主,砾石磨圆度较好,具有一定的定向性,砾石大小为中—巨砾,砂质含量较少,主要发育辫状河道和泛滥平原等微相。中部相比近端坡度减小,主要以高度分汊的分汊状辫状河沉积为主,受分汊和下渗的影响,水动力条件减弱,部分支流干涸,表现为暂时性河流,可见小型透镜状砂体发育,砾石粒径主要以细—中砾为主,砂质含量增高,主要发育辫状河道、泛滥平原和风成沙丘等微相。远端坡度最小,地势平坦,河流开始由辫状河向曲流河转变,沉积物主要以砂质为主,由于受坡降的影响,向源侵蚀减弱,侧向侵蚀加强,在活动朵体边缘,边滩沉积发育,在远端的底部河流完全曲流化,主要发育有辫状河道、曲流河道、泛滥平原、风成沙丘、湖泊和沼泽等微相。 图14 表3 参31
  • 束宁凯, 苏朝光, 石晓光, 李治平, 张学芳, 陈先红, 朱剑兵, 宋亮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1, 48(4): 768-776.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1.04.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胜利埕岛极浅海油田新近系馆陶组上段曲流河沉积相变化快,加之受极浅海地表及海水鸣震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常规处理的海陆双检地震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低,难以满足该区10 m以下薄储集层地震描述及含油流体识别的需求。应用海陆双检叠前高分辨率二级提频处理技术有效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地震主频从30 Hz提高到50 Hz,砂体厚度分辨率从10 m提升至6 m;在地震精细层控的基础上,划分出河漫滩型、天然堤型、边滩型3种地震相模式,以此建立相层双控智能识别技术,储集层厚度预测误差小于1.5 m,提高了曲流河薄储集层砂体描述的准确性;综合泊松比、流体因子、拉梅参数与密度的乘积等多个叠前弹性参数,建立叠前多参数流体概率半定量含油性地震识别,流体识别吻合率达到90%以上,为胜利埕岛极浅海油田薄储集层的勘探开发提供物探技术支撑,有望为国内类似油田的勘探开发提供借鉴。 图11 表2 参26
  • 韩文中, 赵贤正, 金凤鸣, 蒲秀刚, 陈世悦, 牟连刚, 张伟, 时战楠, 汪虎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1, 48(4): 777-786.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1.04.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岩心、薄片、X射线衍射、岩石热解、CT扫描、核磁共振及试油资料,研究黄骅坳陷沧东凹陷古近系孔二段陆相页岩层系宏观及微观的组分、沉积结构特征及页岩油甜点评价标准和方法,确定页岩油水平井最佳甜点箱体。根据优势岩石类型、韵律结构及测井曲线特征,建立了薄层状灰云质页岩、纹层状混合质页岩、纹层状长英质页岩和层状灰云质页岩4类页岩岩相,将孔二段一亚段划分为(PS1—PS4)4个准层序。PS1页岩孔隙度大于6%,黏土含量小于20%,S1值小于4 mg/g;PS2页岩纹层结构发育,大孔径孔喉、连通性较好、有机碳及可动烃含量高,S1值大于4 mg/g、TOC值为2%~6%、黏土含量小于20%、孔隙度大于4%;PS3页岩S1值大于6 mg/g,黏土含量为20%~30%,孔隙度小于4%;PS4页岩TOC值偏低、含油性相对较差。建立了游离烃含量(S1)、页岩韵律结构、黏土含量、TOC及孔隙度等5参数的页岩油评价分类标准,以及5参数赋权重甜点层定量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数EI。综合分析分析认为PS2最优,是页岩油地质-工程双甜点,其次是PS3和PS1,前者侧重于页岩油地质甜点而后者则偏于工程甜点,最后为PS4。优选PS2和PS3两套页岩油甜点钻探,多口直井和水平井获得高产,其中1701H井稳产623 d、累产超万吨,展示孔二段页岩油良好的勘探前景。 图9 表5 参33
  • 油气田开发
  • 位云生, 王军磊, 于伟, 齐亚东, 苗继军, 袁贺, 刘楚溪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1, 48(4): 787-796.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1.04.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分形理论多次信息叠加算法设计了三维天然裂缝生成方法,人工裂缝模型与天然裂缝模型耦合可表征页岩压后复杂多尺度裂缝系统。采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智能化历史拟合算法,结合嵌入式离散裂缝技术耦合数值模拟器预测页岩气井产能,形成了一体化页岩气井产能评价模型。研究表明:三维天然裂缝生成方法可利用分形参数控制裂缝网络的整体分布,与人工裂缝耦合可表征页岩压后复杂的跨尺度裂缝系统;嵌入式离散裂缝模型具有裂缝网格数量少、运算耗时短的优点,能够灵活表征天然裂缝及人工裂缝属性,在有效降低计算量的同时能够精确地模拟流体在基质-裂缝中的交换过程;嵌入式离散裂缝模型与智能化历史拟合算法相结合能够降低裂缝、储集层等未知参数计算的不确定性,实现储集层、裂缝关键参数的有效反演,并实现气井产能量化预测。经实际应用验证一体化井产能评价模型预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图13 表7 参26
  • 林加恩, 何辉, 王怡华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1, 48(4): 797-806.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1.04.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广义流度”实现了管流和渗流模型在形式上的统一、实现了常用线性和非线性流动规律在形式上的统一,使得油气藏在不同区域或不同尺度上能够使用相同形式的运动方程构建统一的控制方程。定义了不同流动条件的广义流度,并由此建立了广义管流-渗流耦合的基本流动控制方程,构建了管道形复合储集体模型和部分打开圆柱形储集体模型这两种典型管流-渗流耦合的试井分析示例模型。管道形复合储集体模型压力降落双对数图可呈现两组线性流特征。部分打开圆柱形储集体模型压力降落双对数图可出现球形流和线性流特征,亦可出现球形流和径向流特征。两个示例模型的压力恢复导数曲线在前期与各自压力降落导数曲线基本重合,在后期均呈下坠特征,且生产时间越短下坠特征出现的时间越早。通过3个应用实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图15 表4 参36
  • 肖文联, 杨玉斌, 李闽, 李农, 尤靖茜, 赵金洲, 郑玲丽, 周克明, 任吉田, 王玥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1, 48(4): 807-816.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1.04.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特低渗透和超低渗透储集层岩心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微观可视化水驱油实验和柱塞岩心水驱油核磁共振实验,揭示不同类型储集层水驱油过程中原油赋存状态、动用特征以及剩余油分布,分析孔隙结构和驱替压力对水驱油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束缚水状态下,低渗透储集层岩心中原油主要赋存于中—大孔隙,而小孔隙和中等孔隙是特低渗透储集层和超低渗透储集层岩心中原油的主要分布空间。水驱油过程中,3类储集层岩心优先动用中—大孔隙中的原油;随着储集层岩心渗透率的逐渐降低,水驱前缘依次表现出均匀驱替、网状驱替和指状驱替,且驱油效率依次降低。水驱油结束后,低渗透储集层岩心中剩余油主要分布于中等孔隙,且以膜状和角状的分散相为主;特低渗透和超低渗透储集层岩心中剩余油主要分布于小孔隙,且以分散相和绕流形成的连续相为主。低渗透岩心具有较高的稳定驱油效率,特低渗透和超低渗透岩心驱油效率较低,且随着驱替压力的增加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增加。 图14 表1 参38
  • 汤翔, 李宜强, 韩雪, 周永炳, 战剑飞, 徐苗苗, 周锐, 崔凯, 陈小龙, 王雷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1, 48(4): 817-824.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1.04.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大型露头方形岩心与长岩心,开展了不同注采参数、不同焖井时间等多种注采方式下的CO2吞吐实验,分析了CO2吞吐的动态特征、影响因素及波及方式对采收率的贡献。研究表明:CO2吞吐开发可分为CO2返排、产气携油、高速产油、产油速率减缓4个阶段。产气携油阶段以游离气驱为主,高速产油阶段以溶解气驱为主;CO2注入量与开采速度是影响吞吐效果的主要因素,CO2注入量越大,开采速度越低,采收率越高,合理的CO2注入量与开采速度需结合现场需求及经济评价确定;CO2吞吐开发存在合理焖井时间,超过该时间继续焖井对提高采收率贡献不大,现场应用中,可通过井底压力是否稳定判断焖井是否充分。CO2吞吐开发采收率的贡献主要来源于流动波及与扩散波及,焖井时间足够长时,采收率的贡献主要来源于扩散波及。 图16 表2 参36
  • MINAKOV Andrey Viktorovich, GUZEI Dmitriy Viktorovich, PRYAZHNIKOV Мaxim Ivanovich, FILIMONOV Sergey Anatol'yevich, VORONENKOVA Yulia Olegovna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1, 48(4): 825-834.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1.04.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不同渗透率岩心的三维微观模型,采用流体体积法对纳米流体驱油进行数值模拟;利用实验测得的含SiO2纳米颗粒的悬浮液界面张力、接触角和黏度,针对质量分数为0~1%、具有不同粒径的SiO2纳米颗粒的水基悬浮液,研究了纳米颗粒质量分数和粒径、驱替液流速、原油黏度和岩心渗透率对纳米流体驱油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采收率随着颗粒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纳米颗粒质量分数增加到0.5%时,与水驱相比采收率可提高约19%;纳米流体驱油采收率随着纳米颗粒粒径的减小而增加;在毛管数接近临界值的注入模式下使用纳米流体驱油对高黏低渗储集层提高采收率最为有效,且提高采收率幅度随着驱替速度的增加而减小;原油黏度越大,岩石渗透率越小,纳米流体驱油提高采收率的效果越明显。 图16 表2 参37
  • 石油工程
  • 李继强, 赵冠群, 戚志林, 尹冰毅, 许寻, 方飞飞, 杨棽垚, 齐桂雪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1, 48(4): 835-842.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1.04.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选取中原油田文23储气库储集层标准岩心,开展多周期注采条件下渗透率应力敏感实验,分析了多周期注采渗透率应力敏感变化规律,提出了多周期注采岩石覆压渗透率计算方法,分析了多周期注采储集层渗透率应力敏感对储气库注采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岩石渗透率保持率随储气库运行周期数增多初期快速下降,后期缓慢降低;净应力上升过程中渗透率应力敏感指数随净应力变化过程数的增多而降低;净应力下降过程中渗透率应力敏感指数基本不随净应力变化过程数的变化而变化;随净应力变化过程数的增多,特定岩石净应力上升过程的渗透率应力敏感指数不断趋近于净应力下降过程的渗透率应力敏感指数;岩石渗透率越低,不可逆渗透率损失率越大,岩石周期应力敏感性越强;岩石渗透率越低,渗透率应力敏感指数越大,岩石应力敏感性越强,渗透率过低的储集层不宜作为储气库选层;储集层渗透率应力敏感性对气井注采能力影响较大,且主要集中在前数个周期。 图13 表4 参21
  • 孙歧峰, 李娜, 段友祥, 李洪强, 唐海全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1, 48(4): 843-850.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1.04.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鉴于随钻方位伽马测井面临实时数据传输的信息有限且解释难度大的问题,将人工智能与随钻测井解释相结合以提高实时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阐述了具体方法并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和应用。通过研究方位伽马测井曲线的地层响应特征,基于小波变换模极大值的方法初步判断地层变化位置并确定动态阈值,进而得到描述地层边界的轮廓点集合。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设计地层识别分类器模型,判定轮廓点集合描述地层信息的真伪,提高地层识别的准确度。结合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实现地层相对倾角的计算。方位伽马数据解释与随钻实时数据处理两方面的应用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在有效、准确地判断地层变化的同时,提高了倾角解释的准确率,且能够满足随钻实时地质导向的需要。 图8 表3 参27
  • LUU Quang Hung, LAU Man Fai, NG Sebastian P.H., TING Clement P.W., WEE Reuben, THEN Patrick H.H.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1, 48(4): 851-860.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1.04.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鉴于现有的预测钻井周期的方法忽视了影响钻井周期的关键因素因而精确度有限,提出采用多变量概率法预测钻井周期,并采用实测数据进行了算例分析和验证。利用自适应核密度估计法建立了各主要钻井阶段与深度相关的钻井周期概率模型,结合蒙特卡洛模拟得出了一次完整钻井施工作业的总周期的概率分布。采用该方法对澳大利亚及亚洲地区192口井的钻井周期进行了预测。尽管现有数据记录不全,但经过统计分析发现,模型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匹配度很高。研究表明,在10%~90%的置信区间内,总钻井周期比无事故钻井周期延长至少4 d,至多12 d。采用该方法可以得到钻至一定深度的可能的施工周期,有利于评价整个钻井施工过程的风险,模拟数据还可以用于机器学习模型的训练。 图10 表2 参34
  • 综合研究
  • 孙龙德, 冯子辉, 江航, 姜涛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1, 48(4): 861-868.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1.04.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2020年,石油产业链上发生了一些重大事件,包括负油价的出现、熔喷布价格暴涨、埃克森美孚从道琼斯指数调整出局、石油需求峰值论等,对石油勘探界的影响至深至广。勘探处于整个石油产业链最前端,勘探家对石油产业发展影响巨大。勘探家找油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还要有科学技术手段,二者缺一不可。对油气勘探的认知,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借鉴前人找油哲学,既要明确主体活动和客观结构的关系,两者之间存在内在张力而又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又要明确主动性和决定性的逻辑,两者之间是以改变世界的能动论逻辑和基于科学技术的决定论逻辑的双重逻辑;大庆古龙页岩油的战略性、转折性重大突破就是一个例证。近年来石油资源的认识与实践,颠覆了传统的钟型曲线预测模型,呈现出波浪式不断前进的趋势。登高自卑,行远自迩。展望未来,勘探家有智慧、有能力、有办法,找到更多的、更清洁的、更能用得起的石油,来驱动人类文明不断的进步。这就是石油勘探家的责任。 图16 参19
  • 宋新民, 曲德斌, 邹存友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1, 48(4): 869-878.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1.04.2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系统梳理低油价背景下中国油田开发面临的挑战,深刻剖析了成本上升根源,提出了油田低成本开发战略的内涵和具体实现路径,同时对中国油田开发的潜力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中国陆上原油完全成本上升,除了开发对象劣质化、老龄化等客观因素外,还需重点关注如下要素:①面对的资源品种变差,技术攻关和试验准备不足,建产节奏过快;②工程技术服务模式制约导致工程技术服务成本高;③技术队伍与工艺系统配套难以满足稳油控水和精细开发的技术需求。实现低成本战略,增加经济可采储量是核心,具体举措为:①通过深入挖掘“大庆开发文化”,在生产实践中真正提升开发业务领导力,激励人力资源创效;②提升油藏动态调控的驾驭能力,以科学原则推动精准开发;③推进“二三结合”工程与技术升级,大幅度提高采收率;④创新注气开发关键技术,加快气驱工业化推广;⑤打破关联交易壁垒,创新管理模式;⑥协同优化战略布局,培育重点原油产业基地。尽管中国油田开发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但只要做好新、老油田的开发战略部署,老油田以“控制递减率、提高采收率”为核心,新油田以“技术进步提单产、管理创新提效益”为核心,低成本开发战略必将取得成功。图8 表1 参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