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21年, 第48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1-04-23
  

  • 全选
    |
    油气勘探
  • 薛永安, 吕丁友, 胡志伟, 黄江波, 任健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1, 48(2): 233-246.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1.02.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应用渤海新连片处理三维地震资料,基于构造解析理论总结渤海海域隐性断层在地震、地质剖面上的特征和构造样式,分析隐性断层的发育过程和构造成因,提出识别的思路与方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关于渤海隐性断层成因和分析的方法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渤海走滑-伸展双动力成盆背景下复杂的走滑断裂格局、多样的地层岩石介质属性和强烈的新构造运动改造是隐性断层发育的根本原因。渤海隐性断层按构造成因和发育部位可划分为走滑断裂主导型、伸展断裂主导型和走滑-伸展复合型3类12种,不同类型隐性断层在渤海发育具有明显分区性。沉积地层厚度不规律变化、地层继承性扭曲甚至产状突变、平面断裂组合的分带特征和同一构造(岩性)油水系统非岩性变化差异是渤海隐性断层识别的重要标志。隐性断层的发现极大地扩大了构造圈闭群规模,其密集发育区多为油气运聚活跃区和有利勘探区带,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明显。隐性断层的发育特征与分布规律直接有效指导了渤海成熟区的勘探,发现了渤中29-6、蓬莱20-2等一批大中型油气田。图15参28
  • 操应长, 金杰华, 刘海宁, 杨田, 刘可禹, 王艳忠, 王健, 梁超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1, 48(2): 247-257.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1.02.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大量的岩心观察和综合分析开展断陷湖盆深水重力流沉积类型、演化过程、形成机制和沉积模式研究。断陷湖盆深水重力驱动沉积作用可分为滑动、滑塌块体搬运沉积和碎屑流、浊流流体搬运沉积,碎屑流与浊流之间的相互转化、浊流的超临界态与亚临界态之间的转化是深水重力流主要的动力学机制。超临界浊流的侵蚀作用控制了深水重力流水道的形成,碎屑流沉积作用不发育水道,而以舌形体沉积为特征。深水重力流沉积包含盆内和盆外两种成因,前者表现为单一舌形体或多个舌形体叠加的扇形体,后者表现为水道发育的湖底扇沉积或单一水道砂体沉积,但近岸水下扇沉积以发育无水道舌形体叠置扇形体沉积为特征。近岸水下扇沉积相带分异导致的差异成岩作用形成成岩圈闭,盆外成因的深水重力流沉积是湖盆深水砂体富集的重要原因,紧邻三角洲前缘的滑动块体沉积是被忽视的重要岩性圈闭类型,流体转化成因的细粒沉积是页岩油气潜在的“甜点”发育区。图9参23
  • 李宁, 王克文, 刘鹏, 武宏亮, 冯周, 范华军, SMEULDERS David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1, 48(2): 258-265.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1.02.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定量确定裂缝宽度、倾角、延伸长度及填充物等不同因素对斯通利波幅度衰减的影响,将原先岩心样品固定、中部钻孔移动探头的激波管斯通利波测量方法,改进为岩心样品不钻孔垂直升降、沿激波管管壁固定分置多探头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验分析。通过对斯通利波信号进行时间校正和幅度校正,有效改善了斯通利波首波信噪比,提高了测量精度。同时,利用全直径碳酸盐岩岩心,针对此测量方法加工了21组裂缝参数相异(裂缝宽度为毫米级)的岩心模型,并定义相对幅度表征斯通利波衰减。实验结果表明,斯通利波相对幅度随裂缝宽度增加呈指数衰减、随裂缝倾角增加线性降低、随裂缝深度增大呈指数衰减、随填充物渗透率增加而降低。在上述4种情况中,裂缝宽度对斯通利波幅度衰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裂缝延伸长度和填充物渗透率,最后是裂缝倾角。图11表2参20
  • 王永诗, 高阳, 方正伟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1, 48(2): 266-278.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1.02.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综合利用铸体薄片、常规压汞、恒速压汞、微纳米级CT扫描等资料,研究了济阳坳陷古近系致密砂岩和砂砾岩孔喉结构特征并进行类型划分。首先利用铸体薄片资料分析致密储集层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然后利用常规压汞、恒速压汞和微米级CT扫描等测试手段研究致密储集层的孔喉结构特征,并对10个孔喉结构参数开展系统聚类分析,结合分类结果与试油成果,建立古近系致密储集层的分类方案。研究认为,济阳坳陷古近系致密储集层具有大孔微喉的特征,孔隙为微米级,喉道为次微米级—纳米级,孔喉半径比变化较大。致密储集层的渗透性受喉道半径控制,孔隙与喉道半径差别越小、孔喉分布均值性越好,渗透性越好。不经过压裂改造措施就能够产出工业油流的致密砂岩和致密砂砾岩的孔喉半径均值的下限分别为0.6 μm和0.8 μm,需要经过压裂改造措施后才能够产出工业油流的储集层孔喉半径均值为0.2~0.6 μm,孔喉半径均值小于0.2 μm的储集层为现有压裂改造措施条件下的无效储集层。由此对不同类型致密砂岩和砂砾岩储集层进行分类评价,在勘探评价中得到良好应用。图9表5参34
  • 温志新, 童晓光, 高华华, 王兆明, 陈瑞银, 宋成鹏, 贺正军, 刘祚冬, 康海亮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1, 48(2): 279-289.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1.02.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区域地质、二维地震及大洋钻探等数据,通过构造精细解释及地震相研究,分析了东地中海埃拉托色尼海山(ESM)及其周缘孤立台地形成、生物礁体类型及油气成藏条件等,指出了未来勘探方向。研究表明,东地中海ESM等系列孤立碳酸盐台地形成演化与新特提斯洋的开合休戚相关,早期为从非洲-阿拉伯板块上裂解出来的垒式断块,形成于中三叠世—早侏罗世陆内裂谷阶段,经过中侏罗世陆间裂谷阶段、晚中侏罗世—晚白垩世土伦期漂移阶段和晚白垩世森诺期—中新世俯冲消减阶段继承性碳酸盐岩沉积建造,晚中新世梅西期以来受新特提斯洋关闭影响发生中—轻度反转改造。受不同古构造背景控制形成3类孤立台地,一是小规模狭窄垒式断块所控制的单个点礁型孤立台地,二是中等规模宽缓垒式断块所控制的单个环礁型孤立台地,三是大规模宽缓古隆起控制形成的多个礁滩复合体型孤立台地。前两类在埃南和埃西凸起上普遍发育,第3类只分布于ESM海山之上。纵向上,受海平面升降影响,ESM古隆起、埃南和埃西凸起上均发育了中侏罗统巴柔阶—上白垩统土伦阶和中新统两套礁体建造。单个点礁型孤立台地和单个环礁型孤立台地已被钻井证实具有优越的天然气成藏条件,ESM海山隆起带上多个礁滩复合体型孤立台地同样值得探索。图11参42
  • 严威, 罗冰, 周刚, 陈友莲, 钟原, 李堃宇, 周红飞, 赵立可, 和源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1, 48(2): 290-302.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1.02.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综合利用JT1、CS1等钻井资料,结合露头剖面及地震资料,研究四川盆地川中古隆起寒武系沧浪铺组下段沉积格局、生储盖空间配置及古隆起演化特征,揭示有利勘探区带。沧浪铺组下段沉积格局受德阳—安岳裂陷控制,具有东西分异的特征,裂陷西侧以碎屑沉积物为主,裂陷东侧呈现为清水陆棚环境,沿着棚内洼地边缘、陆棚边缘及膏质潟湖边缘发育了规模滩体,其中白云岩滩体主要分布在洼地边缘及潟湖北侧,受岩溶叠加改造作用可形成优质储集层。沧下段白云岩滩体下伏筇竹寺组广覆式烃源岩,可原地直接充注,上覆沧上段砂泥岩直接盖层,主力成藏期滩体位于古隆起较高部位,成藏要素配置关系较好。优选PT1—CS1井区、HT1—GT2井区、GT2东井区为沧浪铺组下段天然气勘探的有利区带。图16表2参27
  • 张三, 金强, 孙建芳, 魏荷花, 程付启, 张旭栋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1, 48(2): 303-313.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1.02.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大量地质、地球物理资料,从断裂特征和地层厚度分析入手,探讨塔河地区奥陶系岩溶斜坡上峰丘高地的成因,并对其缝洞类型与油气分布进行深入剖析。结果表明,海西早期,岩溶斜坡上发育由高耸丘峰与狭长丘谷组成的带状峰丘高地,其与北北东向正花状构造空间展布一致,具继承性演化特征。峰丘高地奥陶系鹰山组残余厚度大于其间残丘谷地,断层-裂缝及缝洞复合体密集发育,厚度可达百米,60%的油井单井累计产油量可达20×104 t,在其丘谷处发现崩塌角砾无序堆积搭建“洞穴”,洞高为1.6~13.5 m,充填率为51.6%。研究认为,走滑挤压背景下的正花状构造形成了岩溶斜坡上峰丘高地的雏形,导致了水系差异分布和岩溶作用差异;相对于富水残丘谷地,贫水的峰丘高地岩溶作用弱,残余地层厚,地貌相对抬高;每逢雨季,大气降水沿其中密集分布的缝隙扩散、渗滤溶蚀,形成错综复杂的网络状缝洞群;加之岩溶斜坡继承性隆升以及北北东向通源断裂的有效配置,油气持续不断向缝洞空间充注、运聚,形成纵向准连续分布、横向片状富集的峰丘体型缝洞油藏,油气丰度大,油井产量高。图11参28
  • 张文彪, 段太忠, 李蒙, 赵华伟, 商晓飞, 汪彦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1, 48(2): 314-325.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1.02.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野外露头、岩心、测井、录井、地震、生产动态等资料,结合断溶体地质成因,对塔河油田托甫台区奥陶系断溶体层级类型及表征方法进行研究。按照成因地质体的概念将断溶体划分为4个层级构型单元,走滑断裂影响带为第1层级单元,断溶体为第2层级构型单元,断溶体内部缝洞带为第3层级构型单元(构型要素可进一步划分为溶蚀洞穴、溶蚀孔洞带、裂缝密集带),洞内充填为第4层级构型单元(构型要素可根据充填程度及充填岩性进行细分)。针对断溶体构型层级逐级开展表征,基于地震相干及人工精细解释表征走滑断裂影响带,在走滑断裂影响带约束下基于FL(Fault Likelihood)属性刻画断溶体外部轮廓,外部几何形态约束下基于地震Texture属性进行内部结构划分,基于岩心、测录井综合解释洞穴充填样式。研究初步实现了断溶体三维空间立体解剖,形成了基于井震结合的断溶体构型表征技术,对塔河断溶体油藏开发理论及技术方法具有补充作用。图8表1参43
  • 油气田开发
  • 马新华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1, 48(2): 326-336.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1.02.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实践,逐渐形成了以“不断突破开发技术界限”为核心的“极限动用”理念,支撑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规模效益开发,提出并论述了非常规天然气“极限动用”开发理论,阐述其理论内涵,梳理其系列开发技术及开发实践。理论内涵即针对“极限气藏”,采用“极限技术”,建立地下连通体,增大泄流面积,提高动用范围,追求最大单井产量和极限采收率,达到“极限效果”。系列开发技术包括微纳米尺度储集层评价技术、“甜点区/段”预测技术、非常规渗流理论与产能评价技术、网格化井网开发优化技术、优快钻井与体积压裂技术、生产制度优化与组织管理。苏里格致密气、川南页岩气及沁水煤层气等非常规气的开发实践证明,“极限动用”理论有力推动了中国非常规天然气的产业发展,同时能够为其他尚未突破的非常规和复杂难采资源有效开发提供理论指导。图11参32
  • 汤勇, 龙科吉, 王皆明, 胥洪成, 汪勇, 何佑伟, 石磊, 朱华银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1, 48(2): 337-346.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1.02.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储气库与气藏开采方式和运行过程的差异性,建立了凝析气藏型储气库多周期注采过程相平衡测试实验流程和多周期注采相平衡理论模拟模型,研究凝析气藏型储气库多周期注采过程采出流体和剩余流体相态特征。以实例凝析气藏型储气库为对象,通过多周期注采实验和相平衡理论模拟,开展多周期注采过程中采出流体和剩余流体组分、剩余流体相态、反凝析油饱和度和凝析油采出程度变化规律研究。研究表明,注入气可大幅度提高储气库凝析油采出程度,经过5个周期的注采凝析油采收率提高了42%;注入气对储气库中凝析油的蒸发抽提作用明显,前两个周期作用最为显著;地层凝析油饱和度随注采周期数增加而减小,多周期注采后剩余凝析油饱和度几乎为0;多周期注采后库容增加约7.5%,第5周期累计注气量较第1周期增加约25%。图15表4参29
  • 王立鑫, 尹艳树, 王晖, 张昌民, 冯文杰, 刘振坤, 王盘根, 程丽芳, 刘炯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1, 48(2): 347-359.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1.02.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连井剖面、沉积相平面等地质分析结果构建正交的二维训练图像,通过线性池化方法获得3个方向上的二维概率,随后采用对数线性池化将3个方向上的概率融合,最终确定未知点处的三维多点模式概率,实现由二维剖面重构三维模型的目的。针对二维训练图像中模式变化性较小,概率分布代表性降低从而导致抽样不确定性增加的问题,引入自适应空间抽样方法,采用迭代模拟策略,从前次模拟结果中可信度高的区域抽取部分点作为附加条件点参与下一次模拟,从而提高了模式概率抽样稳定性。侧积层概念模型对比表明,采用自适应空间抽样的重构算法提高了模式抽样的准确性和空间结构特征的合理性,能够准确反映侧积层形态和分布样式。在加拿大某区块McMurray组曲流河储集层的实际应用表明,新方法准确地再现了潮汐影响下曲流河储集层内部复杂的侧积层形态、空间分布样式和发育特征。抽稀井检验表明,模拟准确度在85%以上,新钻水平井侧积层解释与预测结果符合率达到80%。图13表3参41
  • GHASEMIAN Javad, RIAHI Siavash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1, 48(2): 360-367.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1.02.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碳酸盐岩岩心开展岩心驱替实验,研究了在智能水驱过程中由于矿物结垢沉淀而引起的储集层伤害风险以及注入水矿化度和离子组成对矿物结垢沉淀的影响。设计了一种新的室内岩心驱替实验程序以模拟注入水和地层水在储集层中的流动条件,考虑了注入水和地层水的原位接触时间对矿物结垢沉淀的影响。在确定了最佳接触时间之后,通过改变注入海水的矿化度和离子浓度来研究渗透率下降程度的变化。利用扫描电镜对结垢后的岩心样品进行目测分析,以研究结垢晶体形态。实验结果表明,在设定的实验条件下,CaSO4和CaCO3复合结垢沉淀导致的渗透率下降幅度为初始渗透率的61.0%~79.1%,注入智能水的矿化度、离子组成以及注入水与地层水的接触时间对CaSO4和CaCO3结垢沉淀有显著影响。扫描电镜图像显示,岩心渗透率的损失主要是由结垢晶体积聚并垂直于孔隙壁面生长造成的。图11表5参33
  • 李滔, 李骞, 胡勇, 彭先, 冯曦, 朱占美, 赵梓寒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1, 48(2): 368-378.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1.02.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对储集层岩石微裂缝和基质孔隙特征的认识,采用数值算法构建裂缝性多孔介质和裂缝-孔隙性多孔介质模型,引入裂缝网络连通系数和走向因子定量表征微裂缝网络连通性和走向,以揭示微裂缝网络对岩石渗透率的影响机理。采用多弛豫时间格子-玻尔兹曼模型模拟流体渗流,研究裂缝开度、裂缝网络走向和裂缝网络连通性对多孔介质渗流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裂缝网络走向因子越大,裂缝性多孔介质迂曲度越小,渗透率越大;裂缝网络连通系数越大,裂缝-孔隙性多孔介质渗透率越大,越易出现优势通道效应,且裂缝网络连通性对裂缝-孔隙性多孔介质渗流能力的影响大于裂缝开度和裂缝网络走向;裂缝性多孔介质的迂曲度与裂缝网络走向因子呈多项式关系式,裂缝-孔隙性多孔介质的渗透率与裂缝网络连通系数满足指数关系式。图19表3参33
  • 袁舟, 廖新维, 张快乐, 赵晓亮, 陈志明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1, 48(2): 379-387.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1.02.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长庆油田长8区块为例,采用室内静态实验与动态驱替实验,定量研究CO2驱过程中CO2与地层水在不同温度、压差、成垢离子质量浓度条件下产生的沉淀量,以及沉淀作用对储集层物性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数学表征模型。采用数学表征方程对Eclipse数值模拟软件E300模块的数值模拟模型进行了修正,在此基础上模拟了研究区块CO2连续气驱过程中无机盐沉淀物的分布规律,预测了无机盐沉淀物对油田采收率的影响。CO2-地层水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无机盐沉淀主要是CaCO3,且压差、成垢离子质量浓度与沉淀量呈正比,温度与沉淀量呈反比。CO2驱替前后岩心孔隙度变化率与温度、驱替压差呈正相关性,由于沉淀作用影响,地层水组(CO2-地层水-岩石反应组)的岩心孔隙度增加幅度始终低于蒸馏水组(CO2-蒸馏水-岩石反应组)的岩心。随着CO2的不断注入,最终在生产井附近产生的沉淀最多。由于沉淀物在井组内广泛沉积,导致油田开发效果变差,考虑沉淀作用时CO2驱20年后区块采收率为33.45%,不考虑沉淀作用时采收率为37.64%。图8表4参16
  • 石油工程
  • 闫铁, 许瑞, 孙文峰, 刘维凯, 侯兆凯, 袁圆, 邵阳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1, 48(2): 386-393.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1.02.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综合考虑地层岩石抗钻特性、钻头工作条件、钻头使用效果及钻头经济效益,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对地层抗钻能力相似性进行评价,筛选出具有参考价值的备选钻头,然后通过构造绝对理想解、改变相对距离度量方法和引入熵权建立钻头综合性能评价新模型,进而计算备选钻头与理想钻头的贴近度并确定合理的钻头选型。研究表明,通过绝对理想解的构造、相对距离度量方法的改进及熵权的引入可以克服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无法绝对排序、存在逆序现象及权重设定不合理的固有缺陷,且计算简便、易于理解,对采用动态变化钻头数据库进行钻头选型具有很好的适应性;现场应用证明,采用钻头选型新方法优选出的钻头,在实际钻进中平均机械钻速大幅提高,钻头磨损率较低,与钻遇地层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可作为油田优选高效、长寿及具有较好经济性钻头的技术手段。图7表2参27
  • 路千里, 刘壮, 郭建春, 何乐, 李彦超, 曾冀, 任山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1, 48(2): 394-401.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1.02.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天然裂缝滑移导致页岩气井压裂易出现套管变形(简称套变)问题,在应力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裂缝面受力模型,并采用复变函数建立了套变量计算模型,开展井筒剪应力、套变量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表明:①裂缝逼近角与井筒逼近角对井筒剪应力影响显著,在威远页岩气田现场常见井筒逼近角(近90°)条件下,裂缝逼近角为20°~55°(或其补角)时,井筒剪应力大,套变风险高;②当裂缝未完全撑开时,井筒剪应力与缝内流体压力正相关、与摩擦系数负相关;当裂缝完全撑开时,井筒剪应力与天然裂缝面积正相关;③弹性模量越低,裂缝越长,套变程度越严重;泊松比对套变量影响较弱;套变量随裂缝逼近角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裂缝逼近角为45°时达最大值;④裂缝逼近角一定时,可适当调整井筒逼近角以避免井筒受到高剪应力,合理控制缝内流体压力可以降低套变风险;套管所受剪应力通常远大于套管抗剪强度,提高套管强度或固井质量对降低套变风险作用有限。经现场井径测井数据验证,套变量计算模型可靠,可用于建立套变风险程度分析图版及计算套变量,为压裂设计中快速预判水平井套变风险提供参考。图13表4参23
  • 王燚钊, 侯冰, 王栋, 贾振华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1, 48(2): 402-410.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1.02.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沙河街组页岩油不同储集层全直径岩心进行真三轴压裂物理模拟实验,研究水力裂缝在不同储集层中的纵向扩展形态;采用全局嵌入内聚力单元的数值模拟方法建立考虑界面强度、射孔层位、压裂液排量的页岩油多储集层拟三维裂缝扩展数值模型,研究水力裂缝穿层扩展特征。研究表明:水力裂缝在致密砂岩层呈十字型扩展,在天然裂缝发育的砂岩层呈一字型扩展,在层理发育的页岩层形成阶梯缝;砂岩和页岩层中水力裂缝在纵向上均呈条带状延伸,页岩层纵向沟通层理后在横向上呈面状展布;受层理限制页岩层压裂缝高度最小,砂岩层主裂缝高度较大,砂岩、页岩两层同时压裂纵向连通后缝高延伸最大;优选砂岩、页岩界面强度高的层位射孔,提高压裂排量能够增加缝高延伸能力,实现页岩油多储集层穿层压裂增产改造的目标。图10表5参36
  • 新能源新领域
  • 邹才能, 熊波, 薛华庆, 郑德温, 葛稚新, 王影, 蒋璐阳, 潘松圻, 吴松涛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1, 48(2): 411-420.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1.02.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二氧化碳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介质,具有实现生态系统有机物的转换和造成温室效应的双重属性。将大气圈中被固定或可利用的二氧化碳定义为“灰碳”无法被固定或利用,并留存在大气圈中的二氧化碳定义为“黑碳”。碳中和是人类发展的共识,但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政治、资源、技术、市场、能源结构等诸多挑战。提出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4种主要途径,其中碳替代将是碳中和的中坚力量。新能源已经成为第3次能源转换的主角,未来将成为碳中和的主导。目前,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氢能等是新能源的主力军,助力电力部门实现低碳排放;“绿氢”是新能源的后备军,助力工业与交通等领域进一步降低碳排放;人工碳转化技术是连接新能源与化石能源的桥梁,有效降低化石能源的碳排放。预测2030年中国碳达峰的峰值约110×108 t。按照高、中、低3种情景预测2060年中国碳排放将分别降至22×108,33×108,44×108 t。针对中国实现碳中和提出7项实施建议。构建中国新的“三小一大”能源结构,推动实现中国能源“独立自主”战略。图9表2参35
  • 宋岩, 罗群, 姜振学, 杨威, 刘冬冬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1, 48(2): 421-433.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1.02.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鄂尔多斯盆地中南凹陷、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酒泉盆地青西凹陷致密油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观测、致密油解剖、样品分析测试、模拟实验与综合分析,揭示了致密油“启动压力启动、压差推进、弥漫式快慢交替、阶梯状大面积充注与裂缝优势通道快速运移并存、优势缝-孔耦合空间富集”的机理。指出孔隙结构的多尺度层次性是致密油阶梯式充注的根本原因。总结出“广覆式高生烃强度的源岩是致密油富集的物质基础,优势源储组合是致密油富集的基本单元,裂缝和层理有利于致密油的局部快速运移,缝-孔耦合控制致密油的富集”是致密油富集的主控因素。建立了大型淡水湖碎屑岩“源储共生,四优富集,环心展布,规模连片”和小型咸化湖混积岩“源储一体,四优富集,中心分布,虽小而肥”的两种典型致密油运聚富集模式。图8表1参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