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18年, 第45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8-08-10
  

  • 全选
    |
    油气勘探
  • 赵文智, 胡素云, 侯连华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8, 45(4): 537-545.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8.04.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页岩油地下原位转化是利用水平井电加热轻质化技术,将埋深300~3 000 m页岩中的重质油、沥青和各类有机物大规模转化为轻质油和天然气的物理化学过程,可称为“地下炼厂”,在清洁开采、总量规模与产出物品质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以有机质生排烃机理为基础,研究认为陆相中低成熟度(Ro值小于1.0%)富有机质页岩中,滞留液态烃占总生油量最大比例约25%、未转化有机质达40%~100%。适合地下原位转化的富有机质页岩需具备以下条件:页岩集中段TOC值大于6%,且越高越好;Ro值为0.5%~1.0%;厚度大于15 m;埋深小于3 000 m、面积大于50 km2;页岩段顶底板封闭性好;地层含水率小于5%等。中国页岩油原位转化潜力巨大,技术可采资源量石油约(700~900)×108 t,天然气约(60~65)×1012 m3。页岩油地下原位转化是新时期“进源找油”勘探的重大接替领域,如能实现商业突破,对中国石油工业的长期稳定乃至跨越式发展都具有里程碑意义。图7表4参16
  • 贾承造, 邹才能, 杨智, 朱如凯, 陈竹新, 张斌, 姜林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8, 45(4): 546-560.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8.04.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中国陆相油气地质理论在世界石油地质学界占有重要学术地位,中国油气资源以陆相为主,中国地质学家成功地勘探开发了复杂的陆相油气,并发展了陆相油气地质理论体系。通过总结20世纪40年代以来陆相油气地质理论的发展历程与理论成就,将陆相油气地质理论的发展历程划分为提出、形成、发展3个阶段,认为中国陆相油气地质理论已经形成基本完善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由陆相盆地构造理论、陆相盆地沉积与储集层理论、陆相生油理论、陆相油气聚集理论和陆相砂岩油气田开发地质理论等5个部分组成,地质理论具有全球普适性意义。重点总结了近30年伴随中国中西部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的重大发现和产量增长,陆相油气地质理论取得的重大进展,包括中西部挤压背景下陆相盆地构造学、多类型湖盆沉积体系与砾岩/深层等特殊储集层地质、煤成烃等陆相生烃新领域、前陆冲断带与岩性地层油气藏等陆相油气富集规律、陆相非常规油气地质和陆相低渗透油气开发地质等。这些重大进展极大发展和丰富了陆相油气地质理论,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图6表1参90
  • 马永生, 蔡勋育, 赵培荣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8, 45(4): 561-574.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8.04.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四川盆地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分布规律、优质页岩表观特征、页岩储集层微观特征、保存条件与页岩气富集、可压裂性等方面的分析,对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理论认识进行总结,并对未来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提出针对性建议。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重要的地质认识可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沉积环境和沉积过程控制了富有机质页岩分布;“甜点段”优质页岩具备高有机碳含量、高脆性、高孔隙度、高含气性的特征;有机质孔隙是页岩气富集的重要储集空间;保存条件是复杂构造区页岩气地质评价的关键因素;页岩气属“人工气藏”,可压裂性评价是获得高产的核心;纳米级储集空间与赋存状态决定了页岩气具有特殊的渗流特征。对中国页岩气产业的发展建议:①加大基础研究,实现页岩气地质理论体系的新突破;②强化勘探实践,形成多层系全方位新发现;③研究开发生产规律,建立页岩气开发新模式;④创新思维,攻关新技术;⑤探索管理创新,形成页岩气发展新机制。图6参72
  • 邹才能, 杨智, 何东博, 位云生, 李剑, 贾爱林, 陈建军, 赵群, 李易隆, 李君, 杨慎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8, 45(4): 575-587.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8.04.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天然气进入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时期,成为向清洁能源过渡不可逾越的桥梁。通过对国内外天然气发展现状、理论技术、潜力前景进行重点研究和阐述,结果表明:①全球天然气资源丰富,剩余探明可采储量186×1012 m3,储采比为52.4,具备长期加快发展的资源基础;②提出了常规-非常规天然气地质学内涵,其形成分布具有10条规律,天然气勘探地质形成以不同气源为核心的常规圈闭“单体型”大气田成藏理论、以不同岩类储集层为核心的非常规“连续型”甜点区聚集理论,天然气开发地质形成以常规“控制水侵”为核心的构造气藏开发理论、以“人工气藏”为核心的非常规天然气开发理论;③中国天然气地质资源量(不含天然气水合物)达210×1012 m3,整体探明率不足2%,天然气储产量将持续增长,预计2030年前年增探明地质储量约为(6 000~7 000)×108 m3,预计2030年常规、非常规气产量均有望达到1 000×108 m3左右,消费量需求可达5 500×108 m3,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可能达到64%,2050年可能达到70%;④提出中国未来天然气发展应加大资源规模区勘探力度、提高非常规气开发效益、增强储气库调峰与LNG(液化天然气)规模建设等10条措施。图8表5参32
  • 戴金星, 倪云燕, 秦胜飞, 黄士鹏, 彭威龙, 韩文学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8, 45(4): 588-597.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8.04.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对四川盆地38口井超深层(埋深大于6 000 m)天然气组分及其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以判明超深层天然气成因。四川盆地超深层天然气组分具如下特征:甲烷占绝对优势,含量最高达99.56%,平均86.67%;乙烷含量低,平均为0.13%;几乎没有丙、丁烷,为干气,属过成熟度气。硫化氢含量最高为25.21%,平均为5.45%;烷烃气碳同位素组成为:δ13C1值从-33.6‰变化至-26.7‰,δ13C2值从-32.9‰变化至-22.1‰,绝大部分没有倒转而主要为正碳同位素组成系列。烷烃气氢同位素组成为:δD1值从-156‰变化至-113‰,少量井δD2值从-103‰变化至-89‰。二氧化碳碳同位素组成为:δ13CCO2值从-17.2‰变化至1.9‰,绝大部分在0±3‰范围。根据δ13C1-δ13C2-δ13C3鉴别图版,盆地超深层烷烃气除个别井外绝大部分为煤成气。根据二氧化碳成因鉴别图和δ13CCO2值,判定除个别井外,超深层二氧化碳绝大部分为碳酸盐岩变质成因。龙岗气田和元坝气田超深层硫化氢为非生物还原型(热化学硫酸盐还原成因),双探号井的超深层硫化氢可能为裂解型(硫酸盐热裂解成因)。图8表1参74
  • 张东晓, 陈云天, 孟晋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8, 45(4): 598-607.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8.04.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在不增加经济成本的基础上补充缺失的测井信息,提出利用机器学习方法根据已有的部分测井曲线生成人工测井曲线,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和应用效果分析。考虑到传统全连接神经网络(FCNN)无法描述数据的空间相关性,基于一种循环神经网络(RNN)即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来构建测井曲线生成方法。该方法生成的曲线不仅考虑了不同测井曲线的内在联系,同时兼顾了测井信息随深度的变化趋势和前后关联。将标准LSTM与串级系统相结合,提出了一种串级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CLSTM)。采用真实测井数据进行实验,LSTM明显优于传统FCNN,生成的测井数据精度更高;CLSTM更适用于测井曲线生成这种多序列数据问题;提出的基于机器学习的人工测井曲线生成方法更准确经济。图8表2参32
  • SHANMUGAM G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8, 45(4): 608-625.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8.04.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对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NASA)数千幅卫星图像的系统汇编,对45个密度羽流(包含21条主要河流和6种不同的沉积环境)进行实例分析,首次揭示现代环境中各种密度羽流自然构型变化特征,指出密度羽流至少有24种构型。研究发现密度羽流受多达18种包括海洋、气象和其他复杂因素控制:①中国黄河受到潮汐和河道变化的影响;②中国长江在冬季受陆架潮流和潮汐垂直混合的影响;③阿根廷和乌拉圭里约热内卢的拉普拉塔河口受洋流控制;④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湾受潮流影响;⑤印度洋马纳尔湾受季风环流影响;⑥埃及红海受风成尘埃影响;⑦美国大西洋边缘受飓风气旋影响;⑧斯里兰卡受海啸影响;⑨阿拉斯加柯柏河受高坡辫状河三角洲的影响;⑩伊利湖受湖震影响;?纳米比亚大陆边缘受上升涌流影响;?白令海受浮游生物的影响;?大西洋大巴哈马海岸受鱼类活动影响;?印度尼西亚受火山活动影响;?格陵兰岛受冰川融化的影响;?南太平洋受珊瑚礁的影响;?卡罗莱纳州大陆凸起受地形坑洼的影响;?日本大槌湾受内部狂浪控制。河流-洪水成因的异重流以泥质为主,且往往出现在内陆架靠近海岸线的沉积环境中;从成因机制上讲,异重流无法通过陆架把砂砾输送到深海;此外,野外观察表明这类异重流不能在深水环境中形成米级厚度的砂层。因此,河流-洪水触发的异重岩不可能成为深水沉积储集层,除非另有证据。图44表1参91
  • 谌卓恒, 杨潮, 姜春庆, KOHLRUSS Dan, 胡克珍, 刘晓军, YURKOWSKI Melinda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8, 45(4): 626-635.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8.04.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对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东南部Williston盆地中Bakken段致密油产区“甜点”进行预测,在大量生产数据分析基础上,根据致密油生产井产量与成藏要素间的定量关系,提出了一套识别潜在“甜点”的多元统计方法。在筛选和分析控制油气“甜点”地质要素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制约常规油气成藏的地质因素同样适用于中Bakken段致密油区,这些因素包括:①北东走向的Torqunay-Rocanville构造带可能是连接Williston盆地南部成熟烃源岩灶和研究区内Bakken组致密储集层之间的主要油气运移通道;②美国和加拿大边界Bakken段致密储集层中的油可能由当地局部成熟的Bakken组烃源岩提供;③正向构造有利于油气聚集;④顶部盖层和侧向封堵有利于油气的聚集与保存,从而增加单井产量;⑤单井最终可采储量方向变差函数的空间连续性方向与最大水平应力方向一致,水平井的走向对致密油的产量有实质影响。图13表2参40
  • 油气田开发
  • 孙龙德, 伍晓林, 周万富, 李学军, 韩培慧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8, 45(4): 636-645.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8.04.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通过跟踪分析大庆油田20世纪70年代以来开展的化学驱技术攻关实践,系统总结了所形成的化学驱理论、技术的适应性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及思路。大庆油田在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技术方面,主要建立了低酸值原油形成超低界面张力的表面活性剂与原油匹配关系理论,自主研制出系列表面活性剂产品;形成化学驱注入参数优化及数值模拟等关键技术;发展了化学驱分质分层注入、清防垢采油、配注及采出液处理工艺,形成了配套的采油及地面工程技术。大庆油田化学驱应用效果显著,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12%,三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18%。进一步提高化学驱采收率,可从3个方面开展攻关:①油藏表征由精细向精准发展;②提高采收率技术向智能、高效方向发展;③配套工艺向环保、高效、智能化发展。图12表4参17
  • 胡文瑞, 魏漪, 鲍敬伟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8, 45(4): 646-656.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8.04.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对国内已开发低渗透油气资源的认识和研究,提炼了低渗透油气藏的开发理论,总结了低渗透油气藏开发的关键技术,探讨了低渗透油气藏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和技术方向。中国低渗透油气藏开发主要形成了5个方面的理论与关键技术:①发展了低渗透储集层渗流、双重介质渗流、相对均质等理论;②研发了“储集层有利区与含气性预测相结合、叠前和叠后相结合”的井位优选技术;③完善了定向射孔多缝、多级加砂、多级暂堵、直井多层、水平井等体积压裂提高单井产量技术;④提出了整体降压、局部增压、聚能冲压解堵、精细分注、温和超前注水等增注保压技术;⑤形成了水平井注采井网优化提高采收率技术。继续经济有效开发低渗透储量,必须做好3方面的工作:①依靠技术进步,继续研发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建立低品位油藏效益开发新模式,确定主体技术界限并做好超前开发接替技术储备;②坚持“低成本技术+低成本管理”体系,通过“技术和管理的不断创新,建立一套完整的低成本二元集成创新体系”;③争取国家优惠政策。图7表1参32
  • 袁士义, 王强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8, 45(4): 657-668.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8.04.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油田开发主体技术的不断进步,开采多年的老油田得以持续有效深化开发,原来认为难以开采的复杂油田得以有效开发动用,大幅度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和石油的保障供给能力。通过系统总结中国中高渗高含水、低渗透、稠油、复杂断块、特殊岩性等油田近10年来开发主体技术取得的新进展,特别是在提高采收率技术方面取得的国际领先成就,分析了各类油田开发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配套应用、攻关试验、超前储备”三代主体技术滚动接替的发展路线和技术方向。建议的重点研究工作有:①进一步完善老油田精细注水和化学驱、化学驱后提高采收率、低渗油藏注气等理论技术的研发和矿场试验;②加强纳米智能驱、原位改质、同井注采等颠覆性技术的基础理论方法研究;③超前储备适应低油价、新领域(深海、深层、非常规等)、高难度(四次采油、超低渗三次采油等)条件下提高采收率的新技术。通过开发技术及油藏管理的不断创新,推动油田开发主体技术的研发换代和有序接替,实现油田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图4表1参39
  • 李阳, 康志江, 薛兆杰, 郑松青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8, 45(4): 669-678.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8.04.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中国碳酸盐岩油气田成藏模式多样、构造复杂、储集层差异大的特点,跟踪分析了中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开发技术攻关实践,系统总结了所形成的碳酸盐岩油气藏开发理论与技术,分析了其适应性与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及思路。中国碳酸盐岩油气藏开发主要形成了:①碳酸盐岩储集层的成因机制、复杂介质复合流动机理理论;②以地球物理描述、离散缝洞建模方法为核心的储集体识别和描述技术;③自由流-渗流耦合的数值模拟方法及试井分析技术;④空间结构井网设计、变强度注水和堵水封窜为核心的注水开发和氮气单井吞吐提高采收率技术;⑤钻完井、酸化压裂增产技术。进一步实现碳酸盐岩油气藏高效开发,需要开展4个方面的攻关:①发展更高精度的复杂储集层描述技术;②研发多途径的油气藏提高采收率技术;③完善和发展超深层碳酸盐岩钻井、酸化压裂改造方法,大幅降低工程成本;④加强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与油气藏开发的融合,实现油田开发的智能化。图5表1参46
  • 宋新民, 李勇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8, 45(4): 679-689.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8.04.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多个中东已开发碳酸盐岩油藏的研究,厘清了不同类型碳酸盐岩油藏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一套高效注水开发方式及技术对策。确定了中东碳酸盐岩油藏多存在比较隐蔽的物性夹层的特征,明确了充分利用隔夹层的发育特点坚持分层系开发的原则。提出采用灵活多样的井型和简单适用的分层注水等剖面控制技术,提高对储集层的控制及动用程度。提出了适用于中东地区不同类型碳酸盐岩油藏的3种主体注水开发方式,包括顶部注气与边缘注水相结合、底注顶采(浮力托浮)和点弱面强面积井网等开发方式。明确了中东碳酸盐岩储集层泥质含量少、压力传播快且远的特征,宜采用大井距注采井网,制定了温和注水、保持合理生产压差及注采比的开发技术对策,以实现油藏无水和低含水期的最大采出程度。图12表2参16
  • 穆龙新, 范子菲, 许安著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8, 45(4): 690-697.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8.04.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中国石油公司20多年来海外油气田开发的经验,全面总结了海外油气田开发的特点、开发理念、开发模式及开发方案设计策略。海外油气田开发具有项目资源的非己性、合同模式的多样性、合作方式的复杂性等10大特点。基于以追求有限合同期内产量和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海外油气田开发理念,建立了早期优先利用天然能量开发、规模建产、快速上产、高速开采、快速回收的海外油气田开发模式。确定了适应不同合同类型的海外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策略,对于矿税制合同,优先开发富集且技术难度小的资源,依据合同规定的矿费变化确定早期投资进度、上产速度、开发工作量和产量;对于产品分成合同,高速开发,稀井高产,加快投资回收;对于技术服务合同,根据投资回报率确定方案的合理产量目标和工作量,确保高峰期产量和稳产期达到合同要求。图3表4参12
  • 石油工程
  • 刘合, 金旭, 周德开, 杨清海, 李隆球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8, 45(4): 698-704.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8.04.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微纳马达与超材料为典型代表,介绍功能微纳结构的研究现状,对微纳结构设计与制造技术在石油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功能微纳结构是为实现特定目标所制备的具有特殊功能的微纳结构与器件,新型功能微纳结构可分为以微纳马达为代表的运动型微纳结构,以及以超材料为代表的固定型微纳结构,3D打印技术是微纳结构的新兴制造方法。结合油气田勘探开发需求及智能微纳结构研究现状,认为潜在的应用方向有3个:①以超材料、智能涂层为代表的智能微纳结构可应用于采油工程技术与装备领域,提高石油装备的稳定性与可靠性;②以微纳马达、智能微球材料为代表的智能微纳机器人可应用于提高采收率新材料开发领域,有效提高稠油、页岩油等资源的开发效率;③以3D打印技术为代表的智能结构制造技术可应用于储集层流体微流动研究领域,对指导矿井驱油剂选择及提高开采效率具有巨大作用。表1参65
  • 苏义脑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8, 45(4): 705-712.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8.04.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回顾百年来钻井工程技术发展过程的基础上,阐述了井下控制工程学产生的技术与学术背景,论述了井下控制工程学的基本问题、学科框架和主要研究内容,介绍了井下控制工程学30年来在中国的研究进展,并对井下控制工程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做出展望。笔者于1988年提出“井眼轨道制导控制理论与技术”这一研究领域,并进一步于1993年提出了“井下控制工程学”这一概念。井下控制工程学是用工程控制论的观点和方法去研究和解决油气井井下工程控制问题的有关理论、技术的一个学科分支,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应用技术领域。该学科分支由井下系统动力学与控制信号分析方法研究、井下控制机构与系统设计学和井下参数采集与传输技术研究、井下控制工程产品开发、实验方法研究与实验室建设等4部分组成,其主要研究内容也包括这4个方面。30年来笔者及研究团队在这4个方面取得若干成果和进展。作为石油天然气工程中的一个研究领域和一个学科分支,井下控制工程学正在向更大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图1参16
  • 孙金声, 黄贤斌, 蒋官澄, 吕开河, 刘敬平, 代志文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8, 45(4): 713-718.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8.04.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传统油基钻井液固相含量较高、不利于提高机械钻速和保护储集层的问题,研制了一种无土相油基钻井液体系,阐述了关键处理剂的合成方法、作用机理,并进行了体系性能评价。利用二聚脂肪酸与二乙醇胺反应,制备了提切剂;利用脂肪酸的氧化和加合反应,制备了主乳化剂;对脂肪酸进行酰胺化改性,制备了辅乳化剂;将丙烯酸单体引入到苯乙烯、丙烯酸丁酯聚合反应中,合成了水性丙烯酸树脂降滤失剂。提切剂通过分子间的氢键作用增强乳液中液滴、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在乳液中形成三维网架结构,从而起到提切的作用。室内性能评价实验表明:无土相油基钻井液可抗220 ℃高温,高温高压滤失量小于5 mL;与传统油基钻井液相比,无土相油基钻井液具有较低的黏度以及较高的切力、动塑比和渗透率恢复值,有利于提高钻速、清洁井眼和保护储集层。图4表3参16
  • 雷群, 杨立峰, 段瑶瑶, 翁定为, 王欣, 管保山, 王臻, 郭英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8, 45(4): 719-726.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8.04.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决非常规油气效益开发面临的难题,提出了“缝控储量”改造优化设计技术新概念及配套技术方法体系。“缝控储量”改造优化设计技术即通过优化形成与“甜点区”和“非甜点区”匹配程度高的裂缝体系,实现非常规油气资源的立体动用和经济高效开发。该技术以非常规油气资源为研究对象,形成了以初次改造系数最大化为约束进而提高“缝控储量”的“3优化、3控制”的技术路线和途径,通过优化井间距控制砂体范围,优化裂缝系统控制可采储量,优化补能方式控制单井产量递减。“缝控储量”改造优化设计技术强调初次改造系数最大化和补能、改造和开采一体化,延长重复压裂周期或避免重复压裂,通过参数优化和精准的控制技术,实现纵向和平面上油藏的立体全动用和高效开发,最大化实现非常规油气资源大规模、可持续、高效益的开发。在国内致密油、页岩气等5大典型区块开展了20井次先导性试验,致密油压采效果提高,页岩气实现商业开发,展示出良好应用前景。图11参24
  • 综合研究
  • 童晓光, 张光亚, 王兆明, 温志新, 田作基, 王红军, 马锋, 吴义平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8, 45(4): 727-736.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8.04.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以成藏组合为单元的常规、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对全球主要含油气盆地(不含中国)的常规油气资源和7种类型的非常规资源油气地质与资源潜力进行评价,首次获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资源评价数据。经评价计算,全球常规石油可采资源量为5 350.0×108 t、凝析油可采资源量为496.2×108 t、天然气可采资源量为588.4× 1012 m3;其中剩余油气2P(证实储量+概算储量)可采储量为4 212.6×108 t,已知油气田可采储量增长量为1 531.7×108 t,待发现油气可采资源量为3 065.5×108 t。全球非常规石油可采资源量为4 209.4×108 t、非常规天然气可采资源量为195.4×1012 m3。评价结果表明,全球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仍然丰富。图19表12参16
  • 学术讨论
  • 胡素云, 朱如凯, 吴松涛, 白斌, 杨智, 崔景伟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8, 45(4): 737-748.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8.04.2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北美致密油勘探开发现状调研基础上,总结北美致密油规模效益勘探开发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分析中国陆相致密油与北美海相致密油成藏地质条件差异,提出中国陆相致密油产业发展的技术对策。北美致密油规模勘探、效益开发有6方面经验值得借鉴:在成熟探区寻找新的效益勘探层系;加强“甜点区”经济评价,重点开发高收益“甜点区”;通过重复压裂、立体压裂,最大限度提高致密油储量动用程度;优化钻完井技术,降低工程作业成本;采用商品套期保值措施确保公司长期持续盈利;加强不同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升整体经济效益。中国陆相致密油有较好的资源基础,借鉴北美海相致密油勘探开发的成功经验,针对中国致密油储集层地质条件,提出4方面建议:评价致密油资源潜力,优选致密油勘探战略选区;选准“甜点区”、“甜点段”,实现精准高效开发;采用先进致密油压裂改造技术实现经济效益开发;通过管理体制创新,推进致密油规模效益开发。图5表4参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