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19年, 第4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9-01-20
  

  • 全选
    |
    油气勘探
  • 马新华, 杨雨, 文龙, 罗冰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 46(1): 1-13.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9.01.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四川盆地海相大中型气田基本特征分析,结合海相克拉通阶段主要成藏地质单元划分及其对关键成藏要素的控制作用研究,探讨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大中型气田分布规律,指出勘探方向。通过周期性拉张-隆升背景的分析,提出四川海相克拉通阶段发育形成了5个大型古裂陷、3个大型古隆起、5个大型古侵蚀面等大型地质单元,这些地质单元控制了大中型气田的关键成藏要素:①大型古裂陷控制了优质烃源岩生烃中心展布;②大型古裂陷边缘、古隆起高部位、古侵蚀面控制了优质储集层的展布;③大型古裂陷、古隆起、古侵蚀面和现今构造背景联合控制了多类大中型圈闭的形成;④大型地质单元内圈闭继承性演化控制天然气规模聚集。通过大中型气田展布特征与大型成藏地质单元的对比分析,提出单个或多个成藏地质单元与现今构造的叠合关系控制了大中型气田的分布,“三古”叠合区最为有利。德阳—安岳古裂陷周缘、龙门山古裂陷东缘、开江—梁平海槽及城口—鄂西海槽边缘带、环川中水下古隆起高部位、川东—蜀南地区茅口组顶界古侵蚀面、川中—川西雷口坡组顶界古侵蚀面等,是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大中型气田勘探主要领域和方向。图6表2参59
  • 张君峰, 高永进, 杨有星, 周新桂, 张金虎, 张远银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 46(1): 14-24.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9.0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塔里木盆地温宿凸起2017年新钻探的新温地1井、新温地2井两口井均获高产工业油流,通过对两口井钻井资料、试油资料、地球化学及测井资料研究,以及研究区野外剖面实测、二维地震资料处理与精细解释、沉积与成藏史分析等研究,明确了温宿凸起区烃源条件与运移通道、储盖条件与圈闭类型,建立了温宿凸起区的成藏模式。温宿凸起不发育烃源岩,但发育沟通生烃凹陷的高效输导体系;受控于温宿凸起新近纪宽缓的古地貌条件,新近系吉迪克组发育三角洲相和滨浅湖滩坝相砂体,并形成了大面积分布的构造-岩性圈闭;油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主要发生在新近纪—第四纪,具有明显的晚期复式成藏特点。塔里木盆地盆缘带等烃源岩和构造类圈闭不发育的地区,同样可以形成规模油气区,寻找高效的油气运移输导路径和地层-岩性等隐蔽型圈闭是有效的油气勘探途径及方向。图11表1参29
  • 徐长贵, 于海波, 王军, 刘晓健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 46(1): 25-38.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9.0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深入分析渤中凹陷天然气资源基础、低潜山圈闭形成机制、优质储集层控制因素和天然气保存条件,总结渤中19-6大型凝析气田的形成条件与成藏特征。研究表明,渤中凹陷多套巨厚的腐殖-腐泥型烃源岩在高演化阶段大量生气是大型气田形成的物质基础,印支期以来多期次构造演化形成了大规模的深埋低潜山圈闭,郯庐断裂活动形成了多类型储集层,潜山太古界变质岩和古近系孔店组砂砾岩是本区优质储集层。巨厚的超压湖相泥岩与较弱的新构造运动配置形成了良好的保存条件。渤中19-6气田属于大型特高含凝析油凝析气藏,天然气成因类型为腐殖-腐泥气和干酪根降解气,具有气层厚度大、气柱高度大、成藏过程先油后气的特征,潜山为块状气藏,孔店组砂砾岩为层状气藏,气藏具有超压源岩多途径强充注、多套常压—弱超压储集层汇聚、厚层超压泥岩盖层保存、天然气超晚期快速成藏的成藏模式。图15表2参56
  • 汪泽成, 刘静江, 姜华, 黄士鹏, 王坤, 徐政语, 江青春, 石书缘, 任梦怡, 王天宇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 46(1): 39-51.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9.0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四川盆地及邻区震旦系灯影组天然气及陡山沱组页岩气勘探均取得重大突破,但对陡山沱组的沉积背景条件缺乏系统研究。利用大量露头资料,结合少量钻井、地震资料,分析了中—上扬子地区陡山沱组沉积期岩相古地理格局、沉积环境、沉积演化及烃源岩分布。研究表明:①中—上扬子地区陡山沱组沉积期沉积充填序列及地层分布受古隆起和边缘凹陷控制。古隆起区陡山沱组超覆沉积,厚度薄,发育滨岸相、混积陆棚相、非典型碳酸盐台地相;边缘凹陷地层齐全、厚度大,发育深水陆棚相和局限海盆相。②陡山沱组沉积序列总体表现为“海侵-高位-海退”的一个完整沉积旋回。陡山沱组一段为海侵初期的非典型碳酸盐缓坡沉积,陡山沱组二段为广泛海侵期的滨岸—混积陆棚沉积,陡山沱组三段为海侵高位阶段的非典型局限—开阔海台地沉积。③陡山沱组二段发育富有机质黑色页岩,分布稳定、厚度大,是重要的烃源岩发育层段和页岩气主力层段;陡山沱组三段以微生物碳酸盐岩为特征,有较好的储集条件,有利于天然气及磷等矿产资源成藏(矿)富集,为值得重视的新领域。秦岭海槽、鄂西海槽是天然气(包括页岩气)及磷矿、锰矿等矿产资源勘查的有利区。图10表2参29
  • 李勇, 王兴志, 冯明友, 曾德铭, 谢圣阳, 凡睿, 王良军, 曾韬, 杨雪飞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 46(1): 52-64.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9.0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野外露头、钻井岩心的宏观与微观研究,结合相关地球化学分析资料,对四川盆地北部及周缘地区震旦系灯影组二、四段储集层特征及成因进行了探讨与对比。研究认为:区内灯影组二段储集层分布于地层中部,主要受丘滩复合体和表生期岩溶作用的共同控制,近顺层分布的拉长状孤立藻格架溶洞和残余“葡萄花边”洞构成其储集空间主体,其中部分空间被多期亮晶白云石半充填,未见有沥青分布,连通性较差,多属于低孔、低渗型储集层;灯影组四段储集层在地层中上部—顶部发育,受丘滩集合体和埋藏溶蚀作用控制明显,近顺层分布的藻格架溶孔、溶洞、晶间孔和晶间溶孔构成其主要储集空间,其中部分空间被较多沥青和少量石英半充填,几乎未见亮晶白云石分布,连通性相对较好,多属于中—低孔、低渗型储集层,局部为中高孔、中渗型。受丘滩复合体发育程度与溶蚀作用差异的共同影响,沿宁强—广元—剑阁—阆中一线分布的台地边缘是最有利于优质储集层发育的区带,深埋地表之下的广元—阆中一带则是今后该领域油气勘探的主要地区。图10表2参28
  • 周天琪, 吴朝东, 袁波, 史忠奎, 王家林, 朱文, 周彦希, 姜晰, 赵进雍, 王军, 马健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 46(1): 65-78.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9.0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应用随机森林分类法对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2 418个样品的重矿物组合进行分类,确定了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具有同源特征的重矿物组合分布,在此基础上结合稳定重矿物指数(ZTR)、沉积环境特征、古流向、U-Pb锆石年龄以及微量元素分析,探究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不同构造单元的物源体系演化特征。研究区侏罗系主要存在北天山、中天山、扎伊尔山、博格达山以及卡拉麦里山5个物源区,其中早侏罗世以北天山—中天山、卡拉麦里山以及扎伊尔山为主物源区,中侏罗世博格达山开始隆升并提供物源。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主要存在西部、中部及东部3个汇水区。准噶尔盆地南缘西部早侏罗世物源主要来自北天山及扎伊尔山,而中—晚侏罗世均以扎伊尔山为主物源区。准噶尔盆地南缘中部早侏罗世主物源区逐渐由北天山后退至中天山,西山窑组主物源区又重新从中天山回至北天山,头屯河组以及齐古组沉积时期均以北天山为主物源区。准噶尔盆地南缘东部早侏罗世—西山窑组沉积时期主要物源来自卡拉麦里山以及中天山,少量来自北天山;西山窑组沉积时期博格达山开始隆升并提供少量物源,头屯河组沉积时期博格达山隆升为主物源区,少量物源来自中天山;随博格达山进一步隆升,齐古组沉积时期中天山物源供给受阻,物源主要来自博格达山以及北天山。图11表2参56
  • 徐烽淋, 陈乔, 朱洪林, 王丹, 陈吉龙, 刘璞, 姚光华, 张阔, 霍振永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 46(1): 79-88.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9.01.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波动理论,建立渝东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的不同层理结构模型,利用时间二阶、空间四阶的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实现页岩不同层理结构对超声波特性响应的数值模拟计算,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筛选层理结构的声学参数敏感因子建立针对层理发育页岩的动态力学参数模型,利用ZY1、YY1井下岩心超声波透射实验结果与ZY2井测井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①模拟波形与实验波形相关系数大于80%,数值模拟方法可有效模拟超声波透射实验;②声学参数中声波速度是表征页岩层理结构的常规敏感因子,而衰减系数对层理厚度的变化较为敏感,关联系数可达0.89,因此利用衰减系数的归一化结果来综合描述页岩层理可使结果更加准确;③模型计算得到的动、静力学参数相关性优于传统模型,利用模型和测井资料反演而获取的岩石力学剖面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利用声波测井资料准确预测岩石力学参数奠定基础。图15表3参23
  • 夏志远, 刘占国, 李森明, 张永庶, 王波, 田明智, 伍劲, 邹开珍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 46(1): 89-99.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9.0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岩心、薄片、扫描电镜与测井等资料,运用全岩X光衍射、微米CT扫描方法,系统分析了柴达木盆地坪西地区副变质岩储集层特征。研究区副变质岩储集层岩石类型主要有板岩、钙质片岩和结晶灰岩3种,原岩为奥陶系—志留系的海相碎屑岩与碳酸盐岩。3类副变质岩储集层发育3大类6亚类储集空间类型,第1类为裂缝,包括构造缝、风化节理缝和溶蚀缝;第2类为溶蚀孔隙,包括溶孔和溶洞;第3类为纳米级晶间孔隙。受裂缝的发育程度和类型控制,3类副变质岩储集层孔喉的数量、体积和半径存在显著的差异。坪西地区副变质岩储集层成因于变质、风化、构造碎裂和溶蚀4种地质作用,其中变质作用对副变质岩类储集层形成具重要的建设作用,可打破传统局限于寻找顶部风化壳的束缚。副变质岩储集层形成经历了5个主要演化阶段,其分布受控于岩石类型、变质程度、古地貌和风化强度。图12表2参22
  • 王艳清, 刘占国, 宋光永, 张永庶, 朱超, 李森明, 王鹏, 唐鹏程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 46(1): 100-108.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9.01.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英西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上段湖相碳酸盐岩高产稳产储集层类型及分布规律,明确下步高效勘探有利方向,通过对区内大量钻井岩心、薄片、岩矿测试及井-震资料综合分析,对区内碳酸盐岩角砾岩的成因机制及勘探意义进行了研究。英西地区碳酸盐岩角砾岩按成因可分为3类:①沉积角砾岩,为早期弱固结的碳酸盐岩受短期高能量的水体改造等地质作用影响,在洼中古低隆陡坡带发生事件性的滑塌破碎再沉积而形成;②成岩角砾岩,具似角砾结构特征,为准同生期弱固结的泥质碳酸盐岩内部自形、结晶粗大的膏盐类矿物结晶生长,造成围岩撑开变形或被切割而形成;③构造角砾岩,根据产状特征进一步区分为断层角砾岩和层间滑动角砾岩两种,均与狮子沟大型区域断层活动密切相关,两类构造角砾岩发育大量角砾间半充填孔洞和裂缝系统,是英西地区深层高产稳产储集层,在邻近区域厚层膏盐岩滑脱层之下可连片成带大规模发育,是下步高效勘探重要领域。从寻找规模碳酸盐岩储集体角度,沉积角砾岩和成岩角砾岩具有良好的指相意义。图10表1参26。
  • 油气田开发
  • 高永荣, 郭二鹏, 沈德煌, 王伯军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 46(1): 109-115.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9.0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室内实验方法研究注空气低温氧化对超稠油黏度、组分的影响程度以及低温氧化前后驱油效率的变化特点,以此为基础,利用数值模拟方法探讨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后期注空气开发的可行性、实施方式与实施效果。实验研究表明,对于辽河油田杜84块兴Ⅵ组直井水平井组合SAGD试验区,汽腔温度150~250 ℃,注空气发生低温氧化,低温氧化后原油黏度大幅升高,驱油效率急剧下降。模拟了SAGD后期3种开发方式,即蒸汽+空气低温氧化、单纯空气低温氧化和单纯空气高温燃烧,通过对比生产动态曲线、剩余油分布等发现,在SAGD后期采用注空气高温燃烧方法能够有效避免蒸汽热损失,最大程度采出剩余油,延长油藏开发时间。图14表7参23
  • 孙哲, 吴行才, 康晓东, 卢祥国, 李强, 姜维东, 张晶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 46(1): 116-124.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9.0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对比连续相驱油体系(传统聚合物溶液)与分散相驱油体系(颗粒型聚合物SMG水分散液)驱油机理及性能,利用微流控技术模拟SMG水分散液在孔隙运移中的颗粒相分离现象,以生物流体力学中红细胞树状叉浓度分布理论为指导,建立SMG在不同孔隙中浓度分布数学模型,开展连续相与分散相驱油体系的微观和宏观物理模拟实验。研究表明,连续相驱油体系无区分地进入所有波及区域,增加不同大小孔隙中的流动阻力,而分散相驱油体系注入过程中产生颗粒相分离现象,SMG颗粒在大孔隙中聚集形成桥堵,携带液进入小孔隙中驱油,SMG颗粒与携带液分工合作,逐级启动相对低渗区域的剩余油,实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室内实验结果表明,分散相驱油体系的增油降水效果比连续相驱油体系更好,这与矿场试验结果一致。图12表5参30
  • 左立华, 于伟, 苗继军, VARAVEIAbdoljalil, SEPEHRNOORIKamy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 46(1): 125-131.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9.0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天然裂缝在多孔介质中的作用,将嵌入型离散裂缝模型(EDFM)与流线模拟方法相结合,对天然裂缝进行模拟,计算流体在基质和裂缝中的流动轨迹及流动时间。通过分析具有不同裂缝网络的油藏见水时间和驱扫体积的差别,研究裂缝导流能力、裂缝数目和裂缝位置对流体流动轨迹和流动时间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与无裂缝均质油藏相比,裂缝性油藏中水驱见水时间会快30%,而驱扫体积会少10%。虽然增加单条裂缝可以加速见水时间,减少驱扫体积,但增加更多裂缝却不一定得到相同效果。水驱效果还跟裂缝的走向和位置有关系,不同的走向和位置可以导致见水时间相差20%,而驱扫体积相差9%。裂缝长度越短,对于流体流动轨迹和流动时间的影响越小。裂缝的位置对驱扫效率影响较大,单条裂缝的位置变动可以导致驱扫体积变化1%。图6表2参35
  • 曹耐, 雷刚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 46(1): 132-138.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9.0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开展人造致密岩心应力敏感滞后性室内实验,分析了致密储集层加压-卸压过程应力敏感性。基于实验结果,考虑岩心颗粒不同排列方式和变形方式,以颗粒堆积模型为基础,根据Hertz接触变形原理建立了致密储集层应力敏感滞后性定量表征模型,对致密储集层应力敏感滞后性造成的渗透率损失进行了量化分析,并通过对比模型计算结果与室内实验结果对新建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加压阶段前期,在岩石结构变形和本体变形共同作用下,岩心渗透率随着有效应力的增加快速下降,当有效应力超过一定值后,岩石结构变形趋于稳定,仅发生本体变形,岩心渗透率变化趋于平缓;卸压阶段,岩石本体变形随有效应力的降低得以逐渐复原,而结构变形不能复原,岩心渗透率无法完全恢复,应力敏感滞后现象明显。图7表1参25
  • 石油工程
  • 雷群, 翁定为, 罗健辉, 张建军, 李益良, 王欣, 管保山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 46(1): 139-145.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9.0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全面梳理中国石油油气开采工程技术近年来取得的成效和关键技术进展,阐述了油气开采工程主要面临4个方面的挑战:低油价条件下,劣质化资源的有效动用;单井产量逐年降低,老油气田的持续稳产;“双高”主力油田作业系统效率整体偏低、成本居高不下,安全环保问题突出,效益开发困难,技术储备不足;低成本钻完井开发深层、非常规资源与北美差距大。进而提出“十三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油气田开采工程技术的3个主要发展方向:加强缝控储量改造技术攻关和工厂化作业等低成本技术的集成应用,实现低品质资源经济有效开发;开展老区老井重复压裂等关键技术研发、第4代分层注水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老油气田稳产;超前储备纳米驱油、同井注采等前沿技术。图3参20
  • 郭建春, 陶亮, 曾凡辉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 46(1): 146-154.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9.0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松辽盆地致密油储集层试验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新的理想重复压裂井概念,结合体积压裂水平井特有参数对候选井的重复压裂潜力进行等级划分和排序,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考虑应力敏感效应的重复压裂产能预测模型,确定最优重复压裂方式和时机。研究表明,在相同的改造簇数下,对产能贡献由大到小的重复压裂方式分别是缝间补压新缝、缝内暂堵转向、老缝加长和重压老缝;重复压裂时机越晚,有效作用期越短。利用考虑地层压力变化的破裂压力预测模型研究了不同生产时间水平井段不同位置破裂压力的变化规律。通过对水平井段不同位置处破裂压力分级,可以确定最优重复压裂时机下的暂堵转向次数和暂堵剂用量。现场应用中单井日产油量由2.3t提高到16.5t,研究成果对同类油藏重复压裂优化设计具有借鉴意义。图17表7参31
  • 时贤, 蒋恕, 卢双舫, 何治亮, 李东杰, 汪志璇, 肖佃师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 46(1): 155-164.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9.0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点矩阵纳米压痕技术对渝东南酉阳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进行弹性模量、硬度、断裂韧性等力学参数测量,借助场发射扫描电镜和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对压痕形貌及压痕区域矿物组成进行定量分析,提出基于矿物强度分类的三组分页岩微观力学模型,采用Mori-Tanaka方法实现力学参数从纳米向厘米尺度升级,并利用页岩单轴压缩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纳米尺度下的页岩弹性模量与硬度、弹性模量与断裂韧性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垂直层理方向的页岩弹性模量、硬度、断裂韧性等略小于平行层理方向;力学参数具有Weibull分布特点,硬度结果离散性最强,分析主要为页岩本身非均质性和压痕投影不确定性所导致。对比纳米压痕均值统计、尺度升级模型与宏观单轴压缩实验结果发现,纳米尺度下力学参数结果要高于尺度升级模型和单轴力学实验参数结果,证实不同尺度下的力学参数存在差异性,岩心尺寸越大,包含颗粒间孔隙和内部缺陷越多,则会导致岩石力学参数值减小。图12表5参23
  • 苏晓明, 练章华, 方俊伟, 熊汉桥, 吴若宁, 袁媛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 46(1): 165-172.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9.0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有效地解决塔中区块碳酸盐岩缝洞型异常高温高压储集层在钻完井过程中井漏、溢流频发的问题,在对该区块目标储集层地质特征和漏失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引入抗高温、高承压和研磨性好的刚性堵漏材料GZD,通过静态承压封堵实验对单剂加量及其与木质素纤维、弹性材料SQD-98和碳酸钙的复配加量进行了优化,形成了抗高温、高承压的新型复合堵漏材料SXM-I并通过钻井液配伍性实验、裂缝静态封堵承压实验和岩屑砂床实验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新型复合堵漏材料与现场钻井液体系具有较好的配伍性,形成的堵漏钻井液既能封缝又能堵洞,裂缝静态承压9 MPa以上,累计漏失量仅13.4 mL;大孔径岩屑砂床30 min内侵入深度仅为2.5 cm,表现出较好的高温高压封堵性能,为该区块的顺利钻进提供了技术支撑。图9表6参23
  • 综合研究
  • 杨智, 邹才能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 46(1): 173-184.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9.0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全球能源结构转型背景、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进展和重点盆地研究对比分析,将非常规油气划分为源岩油气、致密油气和滞聚油气3种类型,明确源岩油气是全球油气供应的战略领域,是未来石油工业第2个150 a生命周期中举足轻重的资源组成,是“进源找油”的主要对象。提出源岩油气地质学内涵,集成建立了源岩油气生、排、滞留烃模式,指出5个源岩油气生成段决定相应技术条件下的现实资源潜力;分析了源岩油气“甜点段”形成机理,发现页岩油主要聚集在紧贴生油段、孔渗较好的泥页岩段,而煤层气和页岩气“甜点段”源储一体、吸附在煤层表面或滞留在富有机质黑色页岩段,评价优选源岩油气“甜点区(段)”是“进源找油”的核心;源岩油气资源潜力巨大,继北美之后,全球十余个大型常规-非常规“共生盆地”源岩油气也将迎来大发展,源岩油气是中国未来石油稳定发展的主力、天然气产量跨越的增长点,预计2030年中国源岩油和源岩气产量将分别占比15%和30%;应对源岩油气发展挑战,建议坚持理论创新、设立开发试验区、加强技术攻关、争取国家支持等。源岩油气地质,是“源控论”在非常规油气阶段的新发展,将为承续和推进后油气工业时代上游领域新征程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图7表4参39
  • 学术讨论
  • 谭学群, 刘云燕, 周晓舟, 刘建党, 郑荣臣, 贾超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 46(1): 185-194.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9.0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三维地质建模领域,研究人员更重视建模的方法和流程,而忽略了模型的定量评价。如果把评价范围缩小至同一油气藏类型,定量评价的可比性和实用性就会显现。研究认为,定量评价体系应包括资料验证、地质认识及过程检查这3个部分。资料验证主要是根据实际资料验证模型局部预测是否准确,地质认识主要是验证模型全局预测是否符合地质规律和前期认识,两者是从不同的角度对结果进行的定量验证,互为补充,是定量评价的重点;过程检查是为了避免偶然性。以复杂断块砂岩油藏为例,在征集业内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提炼并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多参数定量评价标准,共选取13个特征参数,按重要性设置权重,按百分制确定各特征参数高、中、低三级评价标准,根据累积得分得出评价结论。评价结果表明,按此标准,既能客观、全面地评价模型质量,还能根据扣分项指出模型有待改进和提升的方面。图8表1参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