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石油勘探与开发》被SCI、Ei双收录,2023年影响因子7.2,在全球石油工程类SCI期刊中排名第一、Q1区,地学类Q1区。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介绍
综合影响力
获奖情况
编委会
投稿须知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E-mail Alert
English
本期目录
2010年, 第37卷, 第5期 刊出日期:
全选
|
油气勘探
Select
四川盆地大中型天然气田(藏)中H2S形成及富集机制
刘文汇;腾格尔;高波;张中宁;张建勇;张殿伟;范明;付小东;郑伦举;刘全有
, 2010, 37(5): 185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四川盆地含硫天然气田(藏)时空分布、地球化学特征及模拟实验结果等的综合研究,揭示H2S形成机理并进行分布预测。研究表明,P2ch—T1f储集层中足够的含镁SO42-溶液和丰富的烃类(古油藏)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TSR)是四川盆地大中型天然气田中大量H2S形成的主要途径;充足的物源基础、足够的能量供给、适宜的储集空间和苛刻的还原环境相互匹配的原地反应是高含硫天然气田(藏)形成的主要机制。而以与P2ch—T1f礁滩相储集层同期异相的致密碳酸盐岩为主的斜坡带、陆棚内部以及嘉陵江组、雷口坡组等因缺乏物源、能量等难以形成高丰度H2S,即使有自P2ch—T1f储集层运移而来的高含硫天然气,也因远距离运移H2S被消耗而变为富烃低硫天然气。预测川东北黑池梁礁滩相沉积区有发育高含硫天然气藏的可能性。图4表3参30
Select
准噶尔盆地陆东—五彩湾地区石炭系烃源岩
王绪龙;赵孟军;向宝力;达江;蒋宜勤;刘翠敏
, 2010, 37(5): 185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陆东—五彩湾地区天然气具有典型的源控成藏特征,将露头资料、钻井资料和地震资料相结合,对陆东—五彩湾地区石炭系烃源岩的丰度、类型、成熟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和评价。研究表明,研究区石炭系烃源岩以深灰色泥岩和灰色泥岩为主,其次为凝灰岩、炭质泥岩、粉砂质泥岩和煤;上石炭统巴塔玛依内山组(C2b)烃源岩丰度高于下石炭统滴水泉组(C1d),下石炭统烃源岩的类型好于上石炭统;石炭系烃源岩成熟度高值区分布在滴南凸起西段—五彩湾凹陷一带,向南、北方向石炭系烃源岩的成熟度降低;石炭系烃源岩与火山岩的分布具有互补性,烃源岩呈东西向带状分布,烃源岩最发育区位于滴南凸起西段及其南部。图8表2参15
Select
库车克拉苏深部构造的性质与“泵吸”式盐聚集
管树巍;陈竹新;李本亮;张朝军
, 2010, 37(5): 185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构造生长方式、冲断序列、盐聚集以及深浅层构造的叠置关系去探讨克拉苏深部构造的性质与解释模型。地震反射资料表明,克拉苏深部构造南翼生长地层的褶皱枢纽由深至浅向北偏移,这些枢纽连线构成的生长轴面南倾,其北侧地层的厚度明显要比南侧薄,此种生长地层结构与基底卷入式构造和盐构造作用下的生长地层结构完全不同。通过对克拉2构造南北两侧断层运动学分析,认为北侧断层首先向北逆冲形成了克拉2构造,然后被后期更强烈的南侧断层切割,造成克拉2构造愈千米的垂向抬升,由此产生“泵吸”作用使周围塑性岩层向断裂下盘流入和聚集。据此模式建立的克拉苏深部构造解释方案由古近系盐下和侏罗系煤下两套冲断系统组成,其中在盐下构造内部,被切割的克拉2构造的下半部分即是克深北背斜。克深北背斜带和侏罗系煤下冲断构造的发现,不仅拓宽了克拉苏构造带的勘探范围,也显示其尚有巨大的勘探潜力。图8参25
Select
塔中地区奥陶系油气充注期次的流体包裹体证据
陈瑞银;赵文智;王红军
, 2010, 37(5): 186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依据包裹体显微测温技术和PVT模拟方法,对塔中地区不同井位、埋深的奥陶系储集层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显微测温和捕获压力恢复。基于采集样品在地史中共处相同油气运聚系统的背景,结合各井埋藏史和热史,通过“分井定期、分期校深”的方法,对均一温度进行归一化校正处理,提高了利用温度信息对油气充注期次进行统计分析的分辨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塔中地区奥陶系储集层内曾发生6期典型的油气充注事件。与油同期的盐水包裹体捕获压力恢复结果与当时正常压力系统下的埋藏深度吻合,进一步证实了132 ℃以下5期油气充注事件的发生;另一期(156~176 ℃)为热事件影响所致。油源和埋藏热演化条件分析揭示,包括轮南地区在内的整个塔北隆起、中央隆起的中西段及两者所夹持的满加尔凹陷以西地区,都是晚期生油并充注成藏的远景区。图5表1参22
Select
砂岩储集层中碳酸盐胶结物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延长组为例
孙致学;孙治雷;鲁洪江;尹希杰;杨勇
, 2010, 37(5): 186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生碳酸盐矿物是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延长组砂岩储集层中最重要的胶结物,其主要类型有方解石、铁方解石、白云石和铁白云石,在不同层位上分布类型有较大差别,总体含量随地层深度增加而递减。偏光显微镜及SEM研究表明,该区碳酸盐胶结物主要呈充填粒间孔隙、交代矿物以及泥微晶环边赋存。碳、氧同位素分析揭示各种类型自生碳酸盐胶结物具有多期次、长时间的沉淀过程,其沉淀温度范围也存在较大差异。该区碳酸盐胶结物的物质来源主要有海洋碳酸盐岩岩屑的后期溶解、蒙脱石的伊利石化、相邻泥岩的压释流体以及长石和暗色亚稳定矿物的溶解等。由于碳酸盐胶结物较大规模地堵塞了孔隙,在个别部位形成了分割储集层的致密钙质层,且缺乏后期溶解作用,使其成为延长组储集层致密超低渗的一个重要因素。图7表2参36
Select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流一段非构造油气藏
董贵能;李俊良
, 2010, 37(5): 186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流一段高精度等时层序地层单元划分基础上开展精细沉积相研究,并进一步分析流一段非构造油气藏的油源条件、圈闭条件和非构造圈闭的形成特征。研究表明,流一段油源丰富,油气运移充注充分,储盖组合良好,主要形成断层-岩性(圈闭)油气藏、不整合面遮挡型(圈闭)油气藏、砂岩上倾尖灭型(圈闭)油气藏和砂岩透镜体岩性(圈闭)油气藏4类非构造油气藏,(扇)三角洲砂砾岩体是形成这些圈闭的主要储集层。断层-岩性圈闭的特征是断层走向与三角洲物源方向垂直或交切;不整合面遮挡型圈闭的特征是三角洲砂体上游被剥蚀;砂岩上倾尖灭型圈闭的特征是三角洲砂体下游发生构造抬升;砂岩透镜体岩性圈闭主要发育在深水区的中深湖,一般为三角洲前方的浊积体。根据以上特征,预测了流一段非构造油气藏的有利钻探目标。图9表1参33
Select
非洲东西部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分布差异
孙海涛;钟大康;张思梦
, 2010, 37(5): 186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板块构造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非洲东西部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的形成和演化,对比盆地的勘探数据,总结了两个地区的石油地质条件与油气分布差异,并探讨了其成因。非洲东西部共发育30个被动大陆边缘盆地,该类盆地是冈瓦纳大陆裂解,非洲与南北美洲、南极洲、印度分离的产物。板块分离过程的演化差异引起了不同的构造和沉积特征及油气分布差异。西非三角洲盆地和盐拱发育的含盐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尤其是深水区的油气资源量要远远大于东非,这是由于西非盆地形成时发育了巨厚的高品质烃源岩和塑性地层,且上覆有大型水系带来的巨厚碎屑岩沉积物,有利于烃源岩成熟及深水浊积砂岩、同生断层及变形构造圈闭的形成。图5表2参20
Select
苏丹Melut盆地Palogue油田高酸值原油成因
程顶胜;窦立荣;史卜庆;马陆琴;肖坤叶;李志
, 2010, 37(5): 186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苏丹Melut盆地Palogue油田原油主要为中质油(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