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11年, 第38卷, 第1期 刊出日期:
  

  • 全选
    |
    油气勘探
  • 张水昌;张宝民;李本亮;朱光有;苏劲;王晓梅
    , 2011, 38(1): 189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陆上海相沉积盆地主要经历了早古生代末、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和晚新生代3期重大构造变革,深刻地影响了海相沉积盆地的油气生成、运移、聚集与分布,使得油气富集、分布规律变得非常复杂。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海相层系多期油气成藏的典型实例。早古生代的构造格局奠定了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形成的地质基础,但油藏多已遭破坏,现今仅残存为沥青。晚古生代,满加尔凹陷西部奥陶系烃源岩进入生烃高峰并在南北两大隆起部位持续成藏,随后早中生代发育的构造挤压变形与抬升剥蚀使这期聚集的油气遭受了明显的生物降解。晚新生代盆缘改造和陆相磨拉石建造的叠置加速了台盆区二次裂解气的生成,溶解了早期聚集的原油,形成了独特的大型凝析气藏。3期主要构造变革不但控制了海相沉积盆地形成、烃源岩沉积及其热演化、储集岩沉积与储集层形成,也深刻影响了油气运聚成藏和调整改造的整个过程。图11表1参50
  • 赵振宇;郭彦如;徐旺林;张延玲;高建荣;张月巧
    , 2011, 38(1): 189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鄂尔多斯盆地大致经历6个演化阶段,主要发育3套烃源岩、2条不整合面及多套储盖组合,形成以下古生界奥陶系气藏、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气藏、中生界三叠系—侏罗系油藏为代表的3大含油气系统。深入分析盆地内部3条油气藏连井剖面(吴忠—米脂;固原—宜川;包头—澄城)可知:烃源岩控制油气藏的规模与展布;中生界油藏位于生烃坳陷内部或附近,油气二次运移距离相对较短;古生界天然气可在整个盆地烃源岩范围内短距离运移,且规模较大,最终聚集于奥陶系顶面风化壳有效岩溶圈闭和石炭-二叠系源内或近源低渗透有效砂岩圈闭中。盆地未来风险勘探领域为:①中生界石油勘探以向北扩展和探寻生油层系内部非常规油藏为主;②上古生界天然气勘探以向盆地南部扩展和开发海相碎屑岩气藏为主;③下古生界天然气勘探以寻找伊陕斜坡中北部、盆地东南部风化壳和台缘礁滩体岩性-构造圈闭气藏为主。图5参16
  • 姜福杰;庞雄奇
    , 2011, 38(1): 189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渤中凹陷是渤海海域最大的富生烃凹陷,但对其油气资源潜力和分布规律认识不清,制约着油气的勘探进展。以油气成藏体系为评价单元,应用油气成藏门限理论,基于物质平衡原理对渤中凹陷油气资源潜力和分布特征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渤中凹陷上、下油气成藏组合各划分为6个成藏体系,环凹陷总可供聚集油量为60.270×108 t,上、下成藏组合分别为43.190×108 t和17.080×108 t,总可供聚集气量为27.02×1011 m3,上、下成藏组合分别为17.75×1011 m3和9.27×1011 m3。其中,石臼坨油气成藏体系(Ⅰ)和渤东油气成藏体系(Ⅱ)可供聚集烃量最大,是进一步勘探的有利方向。图4表3参35
  • 王明健;何登发;包洪平;鲁人齐;桂宝玲
    , 2011, 38(1): 189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含油气系统的概念与方法研究伊盟隆起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要素及成藏作用,总结其成藏模式。伊盟隆起上古生界天然气主要来自隆起南部及乌审旗地区的太原组和山西组烃源岩;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冲积扇相辫状水道砂体、河流相河道砂坝砂体及三角洲平原亚相分流河道砂体为最有利储集层;上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厚层泥岩构成区域性盖层,另有众多局部盖层;生、储、盖层具有良好的组合关系,形成自生自储式(隆起南部)和下生上储式(隆起南部、北部)生储盖组合。天然气主要通过优势输导砂体、不整合面、断层和裂缝组成的输导体系向北部运移;隆起北部地区以局部构造圈闭、远源成藏为主,而南部地区以岩性圈闭、近源成藏为主。图11表3参18
  • 张宪国;林承焰;张涛;刘卫
    , 2011, 38(1): 189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井点少、井网不规则的滩海地区,基于井资料的研究方法对储集层研究精度低,难以满足油藏开发研究的需要。在大港埕海油田Ⅰ区开展地震沉积学研究,通过纵向与平面信息相互约束和标定,实现对辫状河心滩单砂层内部结构的细致刻画。对地震资料进行相位转换和地层切片处理,利用切片上的振幅特征对研究区心滩砂体平面分布进行解释,并通过不同深度的地层切片特征研究心滩演化过程。研究发现,研究区馆I1-1小层上部心滩单砂层可以划分为3次洪水期形成的心滩沉积。通过直井和水平井组的解剖研究,验证了地层切片揭示的沉积特征及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沉积模式,对指导研究区水平井开发和无井区储集层沉积特征精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图8参25
  • 李军;张超谟;李进福;肖承文;袁仕俊
    , 2011, 38(1): 190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库车地区存在强烈的构造压实作用,对储集层分布及品质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分析构造压实测井响应基础上,建立了古构造应力定量评价模型,然后依据测井信息确定古地应力分布,分析构造压实作用对储集层的影响。构造压实作用对储集层物性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随着构造应力增大,构造压实作用和构造成岩作用加强,储集层孔隙度、渗透率降低,尤其是渗透率下降显著;另一方面随着构造挤压作用增强,砂岩致密化程度增强,砂岩中易于发育裂缝,从而形成渗滤性能良好的裂缝性储集层。此外,封闭构造压实作用形成了本区高压—超高压流体压力,这种高异常流体压力的存在抵消了部分压实作用对储集层的影响,使储集层承载的有效应力降低,从而为储集层保持较高孔渗性创造了有利条件。图6参11
  • 杨光;赵占银;邵明礼
    , 2011, 38(1): 19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长岭断陷中部隆起区有机成因烃类气藏和无机成因CO2气藏的成藏条件与分布规律研究为基础,应用储集层流体包裹体分析技术,结合构造演化史分析,研究两种气藏的形成时间、期次和序次,并建立两种气藏的成藏模式。综合研究表明:长岭断陷有机成因气为过成熟煤成气,来自营城组、沙河子组及火石岭组烃源岩;无机成因CO2气以幔源成因为主、火山岩自身脱气成因为辅,气源断裂体系的展布与幔源火山活动脱气是无机CO2气藏富集和运聚的两大主控因素。长岭断陷烃类气体先期成藏(成藏时间为距今86~81 Ma,姚家组沉积期—嫩江组沉积早期),CO2气后期成藏(成藏时间为距今约28 Ma,古近纪末);CO2气藏主要赋存于营城组火山岩中,单独存在或与烃类气体混合存在,且烃类气藏位于混合气藏的上部。图5表1参30
  • 周振柱;周瑶琪;陈勇;葛云锦
    , 2011, 38(1): 19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流体包裹体地层学(FIS)是一种先进的地球化学分析工具,通过自动而快速的群体包裹体分析获得地层流体的化学信息,利用其响应值在深度剖面上的变化,能够解决一些常用方法难以解决的勘探和开发问题。FIS可以用于识别井眼附近未钻遇油层、由浅层钻井推测深部的油气潜力、研究盖层有效性、识别遗漏油层和低电阻率油层、确定油气运移路径、描述油层和识别流体界面、研究储集层连通性、识别油气类型和品质并进行快速区域评价。由于经济而快速,FIS有助于在盆地范围内选择现今和将来的有利勘探区域。目前这一技术在国外已得到广泛应用,而在国内几乎还没有应用的实例报道,应当引起重视。图13表3参14
  • 孙歧峰;杜启振
    , 2011, 38(1): 19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综合利用纵波和横波信号进行勘探。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技术以弹性波理论为基础,依据资料处理流程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两类: 基于标量波波场理论的波场分离多分量处理技术,该技术已经形成了较完善的处理流程并进入实用阶段,其中主要包括波场分离、横波静校正、转换横波速度分析及转换横波偏移成像等核心技术。 基于矢量波波场理论的多波联合处理技术,该技术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能够更好地保持地震数据的原始信息,但目前尚处于研究和实验阶段,与其相配套的相关技术仍不完善,对于多分量地震实际资料的处理没有形成完整的处理流程。多波多分量技术是解决目前复杂油气藏勘探的有效手段,是地震勘探发展的必然趋势。参67
  • 油气田开发
  • 赵伦;卞德智;范子菲;宋珩;李建新;赵晓亮
    , 2011, 38(1): 19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让纳若尔油田是一个带凝析气顶的大型碳酸盐岩油藏,原油为弱挥发性原油,储集层为低孔低渗生物碎屑灰岩。由于早期衰竭式开发和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强非均质性,在注水开发过程中,油藏地层压力逐渐下降。随着地层压力的下降,凝析气顶向外扩大,导致油气界面附近的生产井发生气窜,气油比上升,原油密度降低;同时,在远离油气界面的油环内部,由于地层压力下降,大量溶解气析出,地层原油性质发生变化,由弱挥发性原油逐渐转变成普通黑油,原油密度增大,地层原油黏度增大,油井生产气油比升高,油井产能降低,油藏水驱开发难度增大。保持一定的地层压力水平,提高注水利用率是进一步改善和提高该油田注水开发效果的主要手段。图6表2参10
  • 刘志波;程林松;纪佑军;刘其成
    , 2011, 38(1): 190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及Surfer制图软件制作了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和蒸汽与天然气驱(SAGP)两种开采方式在采油过程中不同重力泄油阶段(泄油初期、泄油高峰期、泄油末期)的温度场、剩余油饱和度场的场图,更直观、可靠地对比研究了SAGD与SAGP的蒸汽腔形成及扩展过程以及不同泄油阶段蒸汽腔形状及渗流特征,并对两种开采方式的开采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SAGP开采过程中,蒸汽腔的横向扩展比SAGD快,垂向扩展较SAGD慢;在SAGD的注入蒸汽中添加非凝析气体能减少蒸汽注入量,增大热效率,提高油汽比,改善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的开发效果;实例研究表明,SAGP可减缓日产油的降幅,延长顶水超稠油油藏的开发时间,改善其开发效果。图10参10
  • 顾春元;狄勤丰;沈琛;王掌洪;施利毅;王新亮
    , 2011, 38(1): 190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对疏水纳米颗粒在储集层微孔道系统中的受力分析,建立了作用对象间的微观作用能数学模型,计算了疏水纳米颗粒和水分子所受的微观作用能量级,进而阐述了两者的竞争吸附机制。计算结果表明,疏水纳米颗粒受到的综合作用为指向孔壁的引力作用,总作用能量级约10-18~10-17 J,是水分子与孔壁的作用能量级的103倍左右,在竞争吸附中占绝对优势,这使得疏水纳米颗粒可以突破孔壁表面的水化层并与孔壁产生牢固吸附。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检测了疏水纳米颗粒在岩心孔壁的吸附状况。结果显示,经纳米液处理过的岩样表面具有大量纳米颗粒组成的微结构,说明纳米颗粒确实突破了水化层并在岩心孔壁形成了吸附层。图3表1参19
  • 刘振翼;张应安;郑远攀;王峰;钱新明;张德平;黄平;李清;冯长根
    , 2011, 38(1): 190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含CO2天然气井井喷后的流场特性进而为确定安全防护距离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流体力学理论与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井喷的流场特征,阐述了井喷流场各个阶段的扩散机理、模拟所需的定解条件及数值计算方法。井喷整个过程可划分为临界流、等熵膨胀、可压缩射流、不可压缩射流、重气扩散和非重气扩散6个阶段。采用CFD模拟方法模拟得出含CO2天然气井井喷气体速度场,气体膨胀速度可达700 m/s以上;分析了CO2浓度分布规律,在等熵膨胀区的内层区域CO2气体质量浓度均匀分布,而在外层区域内,CO2的质量浓度急剧降低,CO2质量浓度随扩散距离的变化符合高斯分布。理论预测与模拟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表明提出的井喷流场理论分析与CFD模拟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图9表1参16
  • 石油工程
  • 王海柱;沈忠厚;李根生
    , 2011, 38(1): 190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超临界CO2钻井过程中,井筒温度和压力对CO2的密度、黏度、导热系数、热容等物性参数影响较大,这些参数的变化对温度和压力产生反作用。利用Span-Wagner基于亥姆霍兹自由能的气体状态参数计算方法,建立了超临界CO2钻井井筒压力温度耦合计算模型,并以超临界CO2连续油管钻井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钻杆压力和环空压力都随着井深的增加而增大,钻杆内的CO2相态变化点比环空深50 m;钻杆中温度略低于环空中的温度;随着井深的增加,CO2密度缓慢降低,变化率逐渐减小;距井底20 m深处,环空中CO2密度突然增大,钻杆中CO2密度也有所增大。本文模型与文献中采用P-R状态方程的计算结果相差较大,主要原因是文献中的模型没有考虑井筒中CO2物性参数的变化及其对温度和压力的影响,本文模型计算精度高。图4表2参25
  • 王果;樊洪海;刘刚
    , 2011, 38(1): 190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井底常压控制压力钻井(MPD)技术采用专用的控压装备,将井底压力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建立井底常压MPD关于井口回压和钻井液密度的计算模型,运用迭代求解方法进行井口回压和钻井液密度的设计计算。利用该计算模型对克拉201井进行了实例分析,3 314 m处的环空压力对比表明,常规方式下无法设计合理的钻井液密度,采用井底常压法设计可保证环空压力在压力窗口之内;窄压力窗口段的回压和钻井液密度设计结果表明,采用井底常压法设计可安全钻穿2 800 m到目的层的井段,并可减少一层套管层次,节约建井成本。实例计算结果表明,MPD技术既降低了钻井液密度又满足了环空压力控制的需求,能精确地维持井底压力恒定,安全钻穿窄压力窗口地层,为优化井身结构、减少套管层次提供技术基础。图6表1参17
  • 梁华;李训铭
    , 2011, 38(1): 19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凡尔开、闭点的提取是抽油井示功图识别与量化分析的基础,对抽油井故障诊断、功图量油等具有重要作用。根据有杆抽油泵的工作原理和凡尔开、闭点的物理意义,对地面示功图上凡尔开、闭点位置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精确提取地面示功图上凡尔开、闭点的方法。在位移-时间曲线上确定上、下死点后,对载荷-时间曲线进行分区、去噪(平滑去噪、拟合去噪、迭代去噪)后,直接采用穷举比较法寻找最优解,从而确定固定凡尔和游动凡尔打开点(B点、D点);采用相同方法再确定游动凡尔和固定凡尔的关闭点(A点、C点)。编制了相应的软件,并利用1 000多个算例进行验证(包括多种故障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精确确定示功图上凡尔开、闭点位置。图5表1参11
  • 综合研究
  • 刘杨;邵芸;于五一;齐小平;田维;王世昂;原君娜
    , 2011, 38(1): 19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及时获取烃油膜在海面的分布信息、追踪油膜的发生与演变,在中国南海开展了星地同步SAR卫星观测试验,采取定点等时间间隔的方式生成油膜,应用高分辨率Cosmo X-SAR雷达数据研究海面烃类油膜扩散的时空演变特征。通过对海面烃类油膜进行两次(间隔半小时)卫星成像,对烃类油膜雷达后向散射特征进行反演分析,认为油膜扩散作用具有由增强到减弱的变化规律;油膜破碎多发生于沿扩散主轴的具弱后向散射特征处;在海面低风速条件下,油膜漂移速度稳定。卫星遥感技术为海面油膜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低成本的区域性检测手段,对于海洋油气勘探前期有利区域评估和海上油气安全生产监管具有积极意义。图7表3参17
  • 学术讨论
  • 王玉满;黄旭楠;程坤芳
    , 2011, 38(1): 19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渤海湾盆地砂砾岩岩性油气藏形成和富集主控因素分析评价为基础,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思路,建立了断陷盆地岩性勘探目标基于构造背景、沉积环境、储集层、油源等4大主控因素的分级评价模式。在区域地质背景评价中,对断陷盆地5种构造带和3大类沉积体系进行了地质、含油性和勘探成效对比分析。在储集层评价中,引入储集层结构评价,建立了断陷盆地砂砾岩储集层结构的6种样式和评价等级。在4大主控因素分级评价基础上,结合常规勘探目标评价思路和内容,建立了断陷盆地岩性圈闭综合评价规范,此规范的建立对开展中国东部断陷盆地岩性勘探目标的评价优选具有指导意义。图3表4参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