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1 页岩油注空气提高采收率在线物理模拟实验方法
1.1 页岩油空气驱在线CT扫描实验方法
表1 页岩油空气驱在线CT扫描实验样品物性参数 |
编 号 | 直径/ cm | 长度/ cm | 孔隙度/ % | 渗透率/ 10-3 μm2 | 注入时机 |
---|---|---|---|---|---|
J1 | 2.493 | 7.107 | 16.4 | 0.019 | 衰竭至28 MPa转气驱 |
J2 | 2.506 | 7.312 | 10.1 | 0.021 | 衰竭至21 MPa转气驱 |
J3 | 2.498 | 7.127 | 11.6 | 0.020 | 衰竭至13 MPa转气驱 |
1.2 页岩油空气驱在线核磁共振实验方法
表2 页岩油空气驱在线核磁共振实验样品物性参数 |
编 号 | 直径/ cm | 长度/ cm | 孔隙度/ % | 渗透率/ 10-3 μm2 | 注入空气 含氧量/% | 注入压力/ MPa | 岩心 类型 |
---|---|---|---|---|---|---|---|
J4 | 2.487 | 7.127 | 14.3 | 0.315 | 5 | 36 | 基质型 |
J5 | 2.507 | 6.915 | 14.1 | 0.301 | 8 | 36 | 基质型 |
J6 | 2.496 | 6.843 | 14.2 | 0.315 | 21 | 36 | 基质型 |
J7 | 2.503 | 6.637 | 15.8 | 0.074 | 21 | 36 | 基质型 |
J8 | 2.493 | 6.581 | 16.6 | 0.919 | 21 | 36 | 基质型 |
J9 | 2.493 | 6.782 | 17.1 | 0.331 | 21 | 34 | 基质型 |
J10 | 2.487 | 6.825 | 17.2 | 0.312 | 21 | 36 | 基质型 |
J11 | 2.501 | 6.791 | 17.2 | 0.311 | 21 | 38 | 基质型 |
J12 | 2.496 | 6.377 | 14.1 | 0.307 | 21 | 36 | 基质型 |
J13 | 2.507 | 6.829 | 16.4 | 0.794 | 21 | 36 | 裂缝型 |
2 页岩油注空气提高采收率机理
2.1 不同衰竭压力下页岩油转空气驱开发效果
2.2 页岩油转空气驱不同大小孔隙微观动用特征
2.3 页岩油注空气采油机制
3 页岩油注空气提高采收率影响因素
表3 不同影响因素下在线核磁共振实验结果 |
影响 因素 | 岩心 编号 | 采收 率/% | 不同大小孔隙中原油采出量占 总采出量的比例/% | |||
---|---|---|---|---|---|---|
纳米孔 | 亚微米孔 | 微米孔 | 中孔、大孔 | |||
空气 含氧量 | J4 | 41.62 | 24.8 | 27.1 | 36.4 | 11.7 |
J5 | 43.57 | 25.9 | 30.5 | 38.9 | 4.7 | |
J6 | 45.71 | 27.4 | 31.4 | 38.2 | 3.0 | |
渗透率 | J7 | 17.81 | 8.2 | 19.8 | 28.9 | 43.1 |
J8 | 46.37 | 33.6 | 31.1 | 32.5 | 2.8 | |
注入 压力 | J9 | 37.66 | 33.6 | 45.2 | 2.3 | 18.9 |
J10 | 43.81 | 41.2 | 49.8 | 6.7 | 2.3 | |
J11 | 39.46 | 71.0 | 20.0 | 7.7 | 1.3 | |
裂缝 | J12 | 34.54 | 43.1 | 32.2 | 14.8 | 9.9 |
J13 | 57.94 | 18.9 | 34.3 | 42.7 | 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