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1 不同黏度原油高温点火空气驱一维物理模拟实验
1.1 不同黏度原油组分特点
1.2 物理模拟实验
1.2.1 实验装置
1.2.2 实验流程
表1 物理模拟实验设计方案 |
实验编号 | 油样类型 | 注入压力/MPa | 通风强度/(m3·m-2·h-1) | 备注 |
---|---|---|---|---|
1 | 稠油 | 2 | 20 | |
2 | 稀油 | 15 | 60 | 中途灭火 |
3 | 稀油 | 15 | 60 | |
4 | 挥发油 | 15 | 60 | 中途灭火 |
5 | 挥发油 | 15 | 60 |
1.3 不同黏度原油实验氧化和驱替特征
1.3.1 热氧化前缘温度特征
表2 物理模拟实验氧化/燃烧参数表 |
实验 编号 | 油样 类型 | 注入压力/ MPa | 驱替时 间/min | 注气量/ L | 空气消耗量/ (m3·m-3) | |
---|---|---|---|---|---|---|
1 | 稠油 | 2 | 731 | 718.8 | 162.6 | |
3 | 稀油 | 15 | 554 | 513.6 | 116.2 | |
5 | 挥发油 | 15 | 393 | 354.0 | 80.1 |
1.3.2 不同黏度原油空气驱储集层区带特征
1.3.3 轻质油藏空气驱热混相机理
2 轻质油藏空气热混相驱数值模拟
2.1 数值模型的建立
表3 数值模拟模型关键参数表 |
原油 类型 | 储集层 深度/m | 地层厚度/ m | 原始地层 压力/MPa | 地层温度/ ℃ | 孔隙度/ % | 渗透率/ 10-3 μm2 | 地下原油黏度/ (mPa·s) | 含油饱 和度/% | 井网条件 |
---|---|---|---|---|---|---|---|---|---|
稀油 | 1 200 | 4 | 10.8 | 67 | 16 | 10 | 5 | 40 | 70 m×100 m反九点井网 |
稠油 | 400 | 4 | 4.0 | 25 | 25 | 1 200 | 10 000 | 67 | 250 mm×300 m反九点井网 |
表4 数值模拟反应方程式及关键参数 |
反应方程式 | 指前因子/(kPa·s-1) | 活化能/(kJ·mol-1) | 反应放热/(kJ·mol-1) |
---|---|---|---|
16 A→37 B+112 CH | 4.167×109 | 1.828×105 | |
4 A+12 O2→8 H2O+5 B+8 CO2+56 CH | 3.020×106 | 6.382×104 | 1.529×106 |
1B+12 O2→8 H2O+8 CO2 | 1.200×107 | 7.383×104 | 6.594×107 |
4 CH+5 O2→2 H2O+4 CO2 | 8.170×105 | 5.862×104 | 6.160×105 |
注:A—重质组分;B—轻质组分;CH—焦质 |
表5 数值模拟中各组分参数 |
组分 | 摩尔质量/(g·mol-1) | 临界压力/kPa | 临界温度/℃ | K1/GPa | K4/℃ | K5/℃ |
---|---|---|---|---|---|---|
水 | 18 | 22 048.00 | 374.15 | 0 | 0 | 0 |
重质组分 | 350 | 1 351.57 | 539.27 | 0 | 0 | 0 |
轻质组分 | 112 | 2 949.03 | 282.43 | 3.95 | -3 999.90 | -273.15 |
二氧化碳 | 44 | 7 376.46 | 31.05 | 5.32 | -2 002.10 | -273.15 |
氮气 | 28 | 3 394.39 | -146.95 | |||
氧气 | 32 | 506.62 | -118.55 | |||
焦炭 | 13 |
注:K1—气液平衡常数第1系数;K4—气液平衡常数第4系数;K5—气液平衡常数第5系数 |
表6 数值模拟模型注入参数 |
开发方式 | 注气量/ (104 m3·d-1) | 采注比 | 注入气成分占比/f | ||
---|---|---|---|---|---|
N2 | O2 | CO2 | |||
稀油热混相驱 | 3 | 0.85 | 0.79 | 0.21 | 0 |
稀油烟道气驱 | 3 | 0.85 | 0.85 | 0 | 0.15 |
稠油火驱 | 3 | 0.95 | 0.79 | 0.21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