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湿多孔介质中Winsor Ⅰ型表面活性剂体系特征及渗吸机理
于馥玮1, 姜汉桥1, 范桢1, 徐飞1, 苏航1, 成宝洋1, 刘仁静2, 李俊键1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
2. 中国石化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北京 100029
联系作者简介:李俊键(1983-),男,山东青州人,博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油气渗流机理及提高采收率方面的研究工作。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18号,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邮政编码:102249。E-mail: junjian@cup.edu.cn

第一作者简介:于馥玮(1993-),男,山东烟台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在读博士,主要从事油气渗流机理及提高采收率方面的研究工作。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18号,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邮政编码:102249。E-mail: 2017312045@student.cup.edu.cn

摘要

通过盐度扫描实验确定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所形成的微乳液的相变行为与NaCl浓度的相关关系;通过微流控实验研究了Winsor Ⅰ型表面活性剂体系(简称WⅠ体系)的润湿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微流控实验剖析了油湿多孔介质中NaCl浓度对WⅠ体系相变行为及渗吸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油湿多孔介质中,Winsor Ⅰ型微乳液润湿性与WⅠ体系相近,与其他相相比,润湿性最强;润湿铺展与溶解渗吸残余油是WⅠ体系提高渗吸采收率的主要途径;在形成Winsor Ⅰ型微乳液的盐度条件下,NaCl浓度显著影响WⅠ体系的渗吸机制,NaCl浓度越高,渗吸过程越复杂,渗吸效率越高;同时NaCl浓度显著影响WⅠ体系溶解渗吸残余油的能力,NaCl浓度越高,WⅠ体系对渗吸残余油的溶解越强。图16参23

关键词: 多孔介质; 润湿性; Winsor Ⅰ型表面活性剂;; 渗吸机理; 提高采收率
中图分类号:TE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0747(2019)05-0950-09
Features and imbibition mechanisms of WinsorⅠtype surfactant solution in oil-wet porous media
YU Fuwei1, JIANG Hanqiao1, FAN Zhen1, XU Fei1, SU Hang1, CHENG Baoyang1, LIU Rengjing2, LI Junjian1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etroleum Resources and Prospecting,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102249, China
2. SINOPEC International Petroleum Exploration & Production Corporation, Beijing 100029, China;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Cl concentration and the phase change behavior of microemulsion of anionic surfactant was characterized by the salinity scan experiments. The wettability of Winsor Ⅰ type surfactant solution (WⅠ solution) and the effect of NaCL concentration on phase change behavior of WI solution and imbibition in oil-wet porous media were investigated by microfluidic experiments in this study. The WⅠ solution and Winsor I type microemulsion are similar in wetting phase with stronger wettability than other phases. Two main mechanisms of WⅠ solution enhancing imbibitions recovery in oil wet porous media are the wetting phase drive and residual oil solubilization. Under the salinity condition of Winsor I type microemulsion, the NaCl concentration has strong impact on the imbibition mechanism of WI solution, the higher the NaCl concentration, the complex the imbibition process and the higher the imbibition efficiency will be. The NaCl concentration has strong impact on the solubilization ability to oil of the WI solution, the higher the NaCl concentration, the stronger the solubility of the WI solution to residual oil will be.

Keyword: porous media; wettability; Winsor Ⅰ type surfactant;; imbibition mechanism; enhanced oil recovery
0 引言

中国低渗、致密储集层可采资源量大, 是近年油气田开发的重点, 也是中国油气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接替资源[1, 2]。对于水湿致密储集层而言, 在压裂后的注水开发过程中, 注入的水不仅能够有效动用裂缝中的原油, 赋存在致密基质中的原油也可以通过渗吸作用采出[3, 4]。然而, 因原油中酸性物质的作用, 大部分储集层都是偏油湿的, 毛细管力抑制了致密基质的油水置换, 大幅度降低了渗吸采出程度[5, 6]。近年来, 为了有效动用油湿致密基质中的油相, 在提高油湿致密基质渗吸效率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 主要包括表面活性剂吞吐、二氧化碳吞吐以及纳米流体排驱等[7, 8, 9, 10]。其中表面活性剂吞吐作为一种适应性较广、成熟度较高的提高采收率技术, 已在美国Yates、Mauddud、Cottonwood Creek等多个致密油田(区块)得到了应用[11]

可与油相形成原位微乳液的表面活性剂体系最初主要作为常规油藏三次采油的驱油剂来使用[12]。通过大量学者的持续研究, 目前已经形成了商用的低表面活性剂浓度(小于0.2%)、低助溶剂浓度(小于0.5%)、适用于不同油藏条件与不同性质原油的表面活性剂体系[13]。近年来, 室内岩心渗吸实验和矿场实践的结果也证实了这种体系可以有效提高油湿致密储集层渗吸效率[14]。从Li[15]室内实验的结果来看, 小的致密岩心(长10 cm, 直径3.78 cm)的渗吸采收率普遍可达到70%以上, 大的致密岩心(长30 cm, 直径9.8 cm)的渗吸采收率也可以达到38%, 证实这种复配体系比单纯用表面活性剂能够获得更高的采出程度。此外, Li等[14]也对比了不同类型(Winsor Ⅰ 型和Winsor Ⅲ 型)表面活性剂体系的渗吸效果, 结果表明, Winsor Ⅰ 型表面活性剂体系(简称WⅠ 体系, 体系中表面活性剂和助溶剂溶液可与油相形成Winsor Ⅰ 型微乳液)渗吸采收率高于Winsor Ⅲ 型表面活性剂体系, 在致密储集层开发方面具有极大潜力。

目前已有学者针对表面活性剂类型优选、矿场适应性评价以及跨尺度渗吸方程构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16, 17, 18]。然而, 在流动条件下, 原位微乳液在多孔介质中的相变行为以及表面活性剂体系与原油所形成的微乳液相在渗吸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却没有得到深入研究。此外, 矿化度作为表面活性剂体系配方优化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其对整个体系渗吸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针对上述问题, 本文从NaCl浓度扫描实验、润湿性判别实验和微流控渗吸实验3个方面对WⅠ 体系的相变行为及渗吸机理进行研究。NaCl浓度扫描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WⅠ 体系中NaCl浓度对微乳液静态相变特征的影响, 并为后续动态相变行为分析提供参考。而润湿性判别实验则是用来比较WⅠ 体系、微乳液、油以及NaCl溶液等各流体间的润湿铺展性能, 为后续渗吸机制的分析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 进行了微流控芯片渗吸实验, 进一步研究WⅠ 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的相变特征、提高油湿介质渗吸采收率的主要机理及NaCl浓度影响WⅠ 体系性能的作用机制, 从而为WⅠ 体系跨尺度渗吸机理的表征及数值模拟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 实验介绍

实验主要包括3部分:NaCl浓度扫描实验; 润湿性判别实验; 微流控渗吸实验。

1.1 实验设备

实验设备主要包括Leica M165FC显微镜、Leica CCD相机(100帧, 2 560像素× 1 920像素)、neMESYS 注射泵、分析天平等。

1.2 实验材料

实验用油为煤油, 微流控实验用水为去离子水, 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 助溶剂为正丁醇。

1.3 实验设计

1.3.1 微乳液体系

采用较为常用的十二烷基硫酸钠与正丁醇复配WⅠ 体系。考虑到后续微流控实验, 选择平衡时间较短、溶油量较大的配方, 表面活性剂与助溶剂配比为1︰1.5, 表面活性剂浓度为86.5 g/L。

1.3.2 润湿性判别模型

用于两相流体润湿性判别的微流控模型结构如图1所示。模型主要包括润湿相注入通道A(长60 mm, 宽0.3 mm, 深15 μ m), 非润湿相注入通道B(长60 mm, 宽0.3 mm, 深15 μ m), 两条注入通道间设计一条直通道(长30 mm, 宽100 μ m, 深15 μ m)。在模型饱和非润湿相流体后, 分别从A相和B相入口注入两相流体。润湿相流体会渗吸到直通道里, 此时可以在直通道中观察油水界面变化情况, 进而实现两相流体接触角的观测。为了保证模型的亲油性, 在模型键合之前, 用食人鱼溶液(浓硫酸与双氧水配比为7︰3)浸泡模型30 min, 清洗后再用三甲基氯硅烷(浓度2.0%)甲醇溶液浸泡模型2 h, 浸泡后模型的水接触角约为120° 。

图1 润湿性判别微流控模型结构图

1.3.3 2.5D油湿微流控渗吸模型

渗吸实验2.5D微流控渗吸模型结构如图2所示, 包括2.5D基质区域、2个裂缝通道、A相入口、B相入口及2个出口。两条裂缝通道形状及结构完全相同且平行, 该设计可以为基质中的油相提供油水接触界面, 营造渗吸环境。当A、B相流体注入压力为零时, 基质两侧无注入压力作用, 可用于渗吸研究。

图2 2.5D微流控渗吸模型结构图

裂缝通道与基质区域采用T型方式连接, 可避免流体受惯性作用被注入到基质区域中。单个裂缝通道长55.5 mm, 宽330 μ m, 深16 μ m; 基质区域由配位数为6的2.5D孔喉单元组成, 长13.0 mm, 宽3.8 mm, 其中孔隙体深度约为20 μ m, 喉道深度约为4 μ m(见图3)。

图3 2.5D基质孔喉结构图

2.5D孔喉结构的制作是通过氢氟酸(HF)腐蚀的各向同性来实现的, 最初由Xu等[19]提出。通过这种腐蚀方法, 可以在两个孔隙体之间创建一个比孔隙体更窄且更浅的喉道。2.5D微观模型具有更接近储集层三维孔喉结构的特征, 近年来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油气渗流的相关研究[20, 21]。本文采用2.5D孔喉结构作为基质单元, 并将其整合到微流控渗吸模型中, 用以研究原位微乳液在多孔介质中的形成过程及渗流动态, 同时将该模型与润湿性判别模型均进行相同的亲油性处理。

1.4 实验流程

1.4.1 微乳液NaCl浓度扫描实验

微乳液NaCl浓度扫描实验具体步骤:①将玻璃移液管用酒精喷灯进行烧结, 封住底端出口; ②将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助溶剂与水混匀, 并通过注射器转移到移液管中, 再向移液管中加入等体积的煤油, 并记录油相和水相的初始界面; ③依次向移液管中加入不同质量(以0.5%作为浓度梯度)的NaCl, 再将移液管另一端出口封住, 充分混合后静置; ④观察微乳液的相行为, 并记录界面变化。

1.4.2 两相流体润湿性判别实验

利用图1所示的微流控模型进行两相流体润湿铺展性能研究:①将微观模型饱和非润湿相流体; ②分别从入口A和入口B以1.0 kPa压力注入润湿相和非润湿相流体, 出口压力为大气压, 待直通道中发生界面运移时采集油水两相界面照片。

1.4.3 微流控渗吸模型实验

2.5D油湿微流控渗吸模型WⅠ 体系渗吸动态实验步骤为:①同时从图2所示模型中的A相注入口和出口1以300 kPa的压力注入染色煤油, 使模型完全饱和油; ②同时从A相注入口和B相注入口以2.0 kPa压力注入油相和WⅠ 体系, 待两相流体到达出口后, 将注入压力降低为零; ③对基质区域进行实时录像, 并观察油水流动动态; ④通过ImageJ软件对采集的图像进行处理, 计算不同时刻基质区域的含油饱和度; ⑤每次实验结束后分别用5%盐酸溶液、2% NaOH溶液、乙醇和去离子水反复冲洗微通道, 并在120 ℃下烘干微观模型; ⑥每组实验重复3次, 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及实验可重复。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NaCl浓度扫描实验

通过NaCl浓度扫描实验对微乳液的静态相行为进行测定, 实验主要目的是确定不同NaCl浓度条件下WⅠ 体系的溶油量以及所形成微乳液与油相的界面张力, 实验结果如图4所示。在低NaCl浓度条件下, WⅠ 体系会与油相形成Winsor Ⅰ 型(水包油)微乳液; 因通过NaCl的盐析作用, 可改变表面活性剂亲水、亲油性的相对强度, 进而实现微乳液的相变。因此, 随着NaCl浓度升高, 形成的微乳液由Winsor Ⅰ 型向Winsor Ⅲ 型(双连续相)及Winsor Ⅱ 型(油包水)转变。在Winsor Ⅰ 型微乳液体系中, 表面活性剂和助溶剂的亲水性强于亲油性, 油相以纳米液滴的形式分散于水相中。随着NaCl浓度升高, 盐析作用加强, 表面活性剂和助溶剂在NaCl溶液中溶解度降低, 亲油性会逐渐变强, 进而水相与油相形成双连续或油包水的微观结构。

图4 NaCl浓度扫描实验结果

通过微乳液相图, 可以进一步确定不同NaCl浓度条件下WⅠ 体系的溶油与溶水能力。WⅠ 体系的溶油或溶水能力, 可用油或水在单位体积表面活性剂中的溶解度来表征。

\[{{\sigma }_{\text{x}}}\text{=}\frac{{{V}_{\text{x}}}}{{{V}_{\text{s}}}}\ (1)\]

NaCl的加入会影响体系中表面活性剂和助溶剂的溶解度, 当NaCl质量浓度超过30 000 mg/L时, WⅠ 体系会在盐析作用下分层, 无法用于三次采油。因Winsor Ⅰ 型微乳液的溶油量随NaCl浓度的增加呈近似线性上升, 因此, 选择低于WⅠ 体系耐盐度且差距较大的3个质量浓度(0, 10 000, 20 000 mg/L)开展NaCl浓度对WⅠ 体系渗吸效率的影响研究。

微乳液-油相界面张力可根据Chun-Huh公式[22]进行计算。

\[\gamma \text{=}\frac{C}{{{\sigma }_{\text{x}}}^{2}}\ (2)\]

微乳液溶油量与微乳液-油相界面张力的计算结果如图5所示。从静态实验结果来看, NaCl浓度对WⅠ 体系性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微乳液的溶油量上。在Winsor Ⅰ 型微乳液体系中, 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 微乳液溶油量逐渐增高, 界面张力逐渐降低。然而, 静态实验的结果并不能体现WⅠ 体系在多孔介质中与油相的作用效果, 也不能反映整个体系的润湿性特征及自发渗吸的可行性, 因此需要更加直观的实验来呈现WⅠ 体系在动态条件下的润湿铺展行为。

图5 不同WⅠ 体系溶油量与微乳液-油相界面张力随NaCl质量浓度的变化关系

2.2 原位微乳液识别及润湿行为

WⅠ 体系和油相之间界面张力低且易混溶, 在常规接触角测定设备中, 滴入油相中的表面活性剂溶液在岩心表面铺展并迅速混溶, 导致无法进行“ WⅠ 体系-油相-固相” 3相接触角的测定[23]。直通道微流控模型可提供弱接触、轻扰动的环境, 实现对表面活性剂体系润湿铺展行为的研究。在对润湿铺展行为进行研究之前, 先对微观模型中微乳液体系进行了识别, 以便于在微流控实验中区分油相、微乳液相与水溶液相(见图6), 微观模型中红色为油相、粉色为微乳液相、白色为水溶液相。

图6 微观模型中微乳液识别结果

研究各相润湿性的主要目的是为微流控渗吸实验中润湿相与非润湿相的区分提供依据。低NaCl浓度的WⅠ 体系在多孔介质中流动的过程中, 在扩散、对流等作用下, 油与WⅠ 体系会在界面处自发地形成微乳液(见图7a)。根据Tagavifar等[21]的研究结果, 多孔介质中微乳液体系的动态相变行为与移液管中的静态相变行为是不一致的。后者符合微乳液体系静态平衡理论, 而前者符合原位微乳液的局部平衡理论。即在流动条件下, 原位微乳液的形成及其微观结构都与油- WⅠ 体系接触的局部区域的油水比、NaCl浓度和表面活性剂浓度等参数有关。根据原位微乳液局部平衡理论, 高NaCl浓度条件下, 在WⅠ 体系与油相接触面上, 由于盐析作用, 会导致表面活性剂和助溶剂在油水界面过量富集, 形成“ 过平衡微乳液” [21], 同时在“ 过平衡微乳液” 后沿会析出NaCl溶液(见图7b)。

图7 不同条件下原位微乳液形成示意图

“ 过平衡微乳液” 是由于局部表面活性剂浓度、助溶剂浓度高于原溶液浓度而产生的溶油量大于平衡状态微乳液溶油量的微乳液相。因此, 在进行原位微乳液体系润湿铺展性能研究的过程中, 考虑了WⅠ 体系、微乳液相、油相和NaCl溶液相等共存条件下的润湿铺展行为。WⅠ 体系、微乳液相、油相和NaCl溶液相接触角如图8所示, 可以看出, 在油湿多孔介质中, 整个体系的润湿性相对强度从大到小排序为:微乳液或WⅠ 体系、油相、NaCl溶液相。这也就意味着, 在油湿多孔介质中, WⅠ 体系和Winsor Ⅰ 型微乳液相都能够实现自发渗吸。但润湿性判别的结果仅能反映两相流体间自发渗吸的可行性, 要明确WⅠ 体系渗吸机理, 则需要利用微流控模型更进一步地研究多孔介质中WⅠ 体系的渗吸过程。

图8 油湿芯片中“ 油-NaCl溶液-WⅠ 体系-微乳液” 的相接触角测定结果

2.3 NaCl浓度对WⅠ 体系渗吸的影响

2.3.1 NaCl浓度对WⅠ 体系渗吸效率的影响

利用油湿微观渗吸模型, 进行不同NaCl浓度的WⅠ 体系微观模型自发渗吸实验(见图9)。可以看出, WⅠ 体系最终渗吸采收率随NaCl浓度的增加显著增大:NaCl质量浓度为0 mg/L时最终渗吸采收率为62.5%; NaCl质量浓度为10 000 mg/L时最终渗吸采收率为76.8%; NaCl质量浓度为20 000 mg/L时最终渗吸采收率为95.3%。同时随着NaCl浓度增加, 油湿介质自发渗吸速度和采出程度都逐渐升高, 即高NaCl浓度的WⅠ 体系能够显著提高油湿介质自发渗吸效率。

图9 微观模型中不同NaCl浓度的WⅠ 体系渗吸效果

从油湿微观模型自发渗吸过程(见图10)可以看出:①在NaCl质量浓度为0 mg/L时, 模型中只包括油相与Winsor Ⅰ 型微乳液相; ②随着NaCl浓度升高, Winsor Ⅰ 型微乳液条带逐渐变窄, 所形成微乳液不能迅速与后续表面活性剂溶液混溶; ③随着NaCl浓度升高, 不仅体系渗吸速度升高, WⅠ 体系已波及区域中滞留的油相也会减少, 在渗吸初期被圈闭住的油相也会逐渐被采出, 这种作用效果在NaCl质量浓度为20 000 mg/L的WⅠ 体系中尤为明显。

图10 不同NaCl浓度的WⅠ 体系渗吸动态过程

2.3.2 NaCl浓度对WⅠ 体系渗吸机制的影响

根据图10的研究结果, WⅠ 体系的渗吸机制可分为2种模式。

①低NaCl浓度条件下, 盐析作用弱, 表面活性剂和助溶剂的亲水性远大于亲油性, 在油-WⅠ 体系界面处形成的Winsor Ⅰ 型微乳液能够与后续WⅠ 体系持续混溶, 实现Winsor Ⅰ 型微乳液的瞬间再平衡(见图10a), 低NaCl浓度条件下模型中只有Winsor Ⅰ 型微乳液与油两相共存。整个渗吸过程都是更润湿的Winsor Ⅰ 型微乳液相推动油相的过程(见图11)。该过程中, 同一孔隙中的油相与微乳液相在多个喉道存在接触, 当一个喉道中的微乳液相突破后, 会出现由于毛细管屏蔽效应导致的残余油(图11中紫色箭头指示区域), 这是渗吸过程中形成残余油的主要原因。这里将WⅠ 体系-微乳液已波及区域中滞留的油相定义为渗吸残余油。

图11 NaCl质量浓度为0 mg/L条件下微乳液渗吸微观图像

②高NaCl浓度条件下, 盐析作用增强, 表面活性剂和助溶剂的亲油性增强, WⅠ 体系中的表面活性剂和助溶剂会在油-WⅠ 体系界面处富集, 其在与油相形成微乳液的同时, 会在微乳液相的后沿出现非润湿的NaCl溶液相。此时, 整个体系呈现出“ WⅠ 体系-NaCl溶液相-微乳液相-油相” 共存的特征(见图10b、图10c)。在渗吸过程中, 微乳液相仍会以润湿相的形式在壁面铺展(见图12a), 而非润湿的NaCl溶液相则会在后续润湿的WⅠ 体系的推动下驱替微乳液相(见图12b)。

图12 NaCl质量浓度为20 000 mg/L条件下WⅠ 体系渗吸微观动态图像

结合前述原位微乳液体系的润湿性判别, 可以确 定从低NaCl浓度到高NaCl浓度, WⅠ 体系的渗吸机制是逐渐由“ 微乳液-油相” 渗吸向“ WⅠ 体系-NaCl溶液-微乳液-油相” 渗吸过渡的过程(见图13)。

图13 NaCl浓度对原位微乳液体系渗吸排油机制的影响

2.3.3 NaCl浓度对WⅠ 体系溶油效率的影响

图14展示了图10中已波及区域滞留的油相被再次动用的微观动态, 红色箭头所指为后续WⅠ 体系的流动方向, 可以看出, 在WⅠ 溶液与Winsor Ⅰ 型微乳液的接触面上, WⅠ 溶液与微乳液的边界逐渐变模糊, 边界区域微乳液颜色变浅, 即微乳液相与WⅠ 体系发生了互溶, 该现象与Winsor Ⅰ 型微乳液的水溶性有关。在微乳液相与后续WⅠ 体系互溶过程中, 所形成的颜色更浅的“ 未平衡微乳液相” (溶油能力未达到饱和的微乳液)仍具有一定的溶油能力, 会溶解滞留在孔隙中的油相, 进而趋向平衡态微乳液相(图中蓝圈区域), 但这种作用仅在局部区域出现, 其周边没有参与到该再平衡过程的油相则不会被溶解。

图14 后续WⅠ 体系流动动态图像

采用imageJ软件计算微观渗吸实验结果的饱和度剖面, 定量化研究不同WⅠ 体系对渗吸过程中已圈闭油相的动用情况(见图15)。WⅠ 体系/微乳液已波及区域中滞留的油相饱和度剖面为图中虚线部分。可以看出:①NaCl质量浓度为0 mg/L的WⅠ 体系渗吸残余油饱和度约为20%, 且渗吸残余油在后续WⅠ 体系流动过程中基本未被动用; ②NaCl质量浓度为10 000 mg/L的WⅠ 体系渗吸残余油饱和度约为15%, 且模型末端的渗吸残余油可在后续WⅠ 体系流动过程中继续通过溶解作用采出; ③NaCl质量浓度为20 000 mg/L的WⅠ 体系渗吸残余油饱和度约为10%, 且整个模型中的渗吸残余油大多都可以在后续WⅠ 体系流动过程中通过溶解作用采出。

图15 不同WⅠ 体系渗吸过程中含油饱和度剖面与渗吸残余油饱和度分布

结合图5与图15的分析可知:①WⅠ 体系的NaCl浓度与渗吸残余油饱和度呈负相关, NaCl浓度越高, 渗吸残余油饱和度越低; ②WⅠ 体系的NaCl浓度与渗吸残余油的动用效果正相关, NaCl浓度越高, 渗吸残余油的动用效果越好。渗吸模型中, 相对渗吸残余油而言, WⅠ 体系都属于过量相, 即3种NaCl浓度的WⅠ 体系溶油量都远大于模型中渗吸残余油的含量。因此, 渗吸残余油动用效果与WⅠ 体系的溶油量无明显相关性, NaCl浓度不同导致Winsor Ⅰ 型微乳液再平衡机制不同是影响渗吸残余油动用效果的主控因素。高NaCl浓度WⅠ 体系中, 盐析作用较强, 整个体系表现为“ WⅠ 体系-高浓度NaCl溶液-Winsor Ⅰ 型微乳液-油” 4相共存、共同流动状态, 表面活性剂将在NaCl溶液界面处富集并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界面膜, 界面膜附近进而形成WⅠ 溶液与Winsor Ⅰ 型微乳液间的隔离条带, 该隔离条带将阻碍水溶性的Winsor Ⅰ 型微乳液与后续WⅠ 体系迅速混溶, 从而后续WⅠ 体系能够溶解更多的油相(见图16)。

图16 NaCl浓度对WⅠ 体系溶解渗吸残余油影响示意图

3 结论

油湿多孔介质中, Winsor Ⅰ 型微乳液润湿性与WⅠ 体系相近, 相对油相和NaCl溶液相而言为润湿相; 盐析作用产生的NaCl溶液相对油相而言为非润湿相。

WⅠ 体系可在多孔介质中与油相形成Winsor Ⅰ 型原位微乳液, 其润湿铺展与溶解渗吸残余油是提高渗吸采收率的主要途径。

NaCl浓度显著影响WⅠ 体系的渗吸机制:低NaCl浓度条件下, 渗吸过程表现为更润湿的Winsor Ⅰ 型微乳液相推动油相; 高NaCl浓度条件下, 析出的非润湿相NaCl溶液显著影响Winsor Ⅰ 型微乳液的再平衡, 渗吸过程由“ Winsor Ⅰ 型微乳液-油相” 转变为“ WⅠ 溶液- NaCl溶液-Winsor Ⅰ 型微乳液-油相” 渗吸, 后者渗吸效率更高。

NaCl浓度显著影响WⅠ 体系溶解渗吸残余油的能力:低NaCl浓度条件下, 油水界面形成的Winsor Ⅰ 型微乳液可迅速与后续WⅠ 溶液互溶, 形成Winsor Ⅰ 型微乳液相, 其对渗吸残余油的溶解能力相对较差; 高NaCl浓度条件下, Winsor Ⅰ 型微乳液与NaCl溶液混溶较慢, 后续WⅠ 体系可与渗吸残余油混溶形成Winsor Ⅰ 型微乳液相, 采出更多渗吸残余油。

符号注释:

C— — 常数, 取值为0.3 mN/m; Vs— — 表面活性剂的体积, mL; Vx— — 微乳液中溶解的水或油的体积, mL; γ — — 微乳液与油相间的界面张力, mN/m; σ x— — 油或水在单位体积表面活性剂中的溶解度, mL/mL。

(编辑 唐俊伟)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贾承造. 论非常规油气对经典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理论的突破及意义[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7, 44(1): 1-11.
JIA Chengzao. Breakthrough and significance of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to classical petroleum geological theory[J].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7, 44(1): 1-11. [本文引用:1]
[2] 杨华, 梁晓伟, 牛小兵, . 陆相致密油形成地质条件及富集主控因素: 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7段为例[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7, 44(1): 12-20.
YANG Hua, LIANG Xiaowei, NIU Xiaobing, et al. Geological conditions for continental tight oil formation and the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for the enrichment: A case of Chang 7 Member,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Ordos Basin, NW China[J].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7, 44(1): 12-20. [本文引用:1]
[3] 方文超, 姜汉桥, 李俊键, . 致密储集层跨尺度耦合渗流数值模拟模型[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7, 44(3): 415-422.
FANG Wenchao, JIANG Hanqiao, LI Junjian, et al. A numerical simulation model for multi-scale flow in tight oil reservoirs[J].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7, 44(3): 415-422. [本文引用:1]
[4] 胡素云, 朱如凯, 吴松涛, . 中国陆相致密油效益勘探开发[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8, 45(4): 737-748.
HU Suyun, ZHU Rukai, WU Songtao, et al. Profitabl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ntinental tight oil in China[J].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8, 45(4): 737-748. [本文引用:1]
[5] LIANG T B, LI Q G, LIANG X Y, et al. Evaluation of liquid nanofluid as fracturing fluid additive on enhanced oil recovery from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s[J].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8, 168(9): 390-399. [本文引用:1]
[6] 冯程, 石玉江, 郝建飞, . 低渗透复杂润湿性储集层核磁共振特征[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7, 44(2): 252-257.
FENG Cheng, SHI Yujiang, HAO Jianfei, et al.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features of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s with complex wettability[J].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7, 44(2): 252-257. [本文引用:1]
[7] SHENG J J. What type of surfactants should be used to enhance spontaneous imbibition in shale and tight reservoirs?[J].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 Engineering, 2017, 159: 635-643. [本文引用:1]
[8] 刘合, 金旭, 丁彬. 纳米技术在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的应用[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6, 43(6): 1014-1021.
LIU He, JIN Xu, DING Bin. Application of nanotechnology in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J].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6, 43(6): 1014-1021. [本文引用:1]
[9] PU W, WEI B, JIN F,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CO2, huff-n-puff process for enhancing oil recovery in tight reservoirs[J]. Chem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 Design, 2016, 111: 269-276. [本文引用:1]
[10] YOU Q, WANG H, ZHANG Y,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spontaneous imbibition of recycled fracturing flow-back fluid to enhance oil recovery in low permeability sand stone reservoirs[J].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 Engineering, 2018, 166: 375-380. [本文引用:1]
[11] OLAJIRE A A. Review of ASP EOR (alkaline surfactant polymer enhanced oil recovery) technology in the petroleum industry: Prospects and challenges[J]. Energy, 2014, 77(C): 963-982. [本文引用:1]
[12] LIANG T, ZHOU F, LU J. Evaluation of wettability alteration and IFT reduction on mitigating water blocking for low-permeability oil-wet rocks after hydraulic fracturing[J]. Fuel, 2017, 209(23): 650-660. [本文引用:1]
[13] LIANG T, ACHOUR S H, LONGORIA R A, et al. Flow physics of how surfactants can reduce water blocking caused by hydraulic fracturing in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J].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7, 157: 631-642. [本文引用:1]
[14] LI Y, POPE G A, LU J, et al. Scaling of low-interfacial-tension imbibition in oil-wet carbonates[J]. SPE Journal, 2017, 22(5): 1349-1361. [本文引用:2]
[15] LI Y.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imbibitions in oil-wet carbonates under low IFT conditions[D]. Texas: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2016: 110-168. [本文引用:1]
[16] LIU S, ZHANG D L, YAN W, et al. Favorable attributes of alkali-surfactant-polymer flooding[J]. SPE Journal, 2006, 13(1): 5-16. [本文引用:1]
[17] FLAATEN A, NGUYEN Q P, POPE G A, et al. A systematic laboratory approach to low-cost, high-performance chemical flooding[J]. SPE Reservoir Evaluation & Engineering, 2009, 12(5): 713-723. [本文引用:1]
[18] HIRASAKI G J. Recent advances in surfactant EOR[J]. SPE Journal, 2008, 16(4): 889-907. [本文引用:1]
[19] XU K, LIANG T, ZHU P, et al. A 2. 5-D glass micromodel for investigation of multi-phase flow in porous media[J]. Lab on A Chip, 2017, 17(4): 640-646. [本文引用:1]
[20] XU K, BONNECAZE R, BALHOFF M. Egalitarianism among bubbles in porous media: An Ostwald ripening derived anticoarsening phenomenon[J].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17, 119(26): 264502. [本文引用:1]
[21] TAGAVIFAR M, XU K, JANG S H, et al. Spontaneous and flow-driven interfacial phase change: Dynamics of microemulsion formation at the pore scale[J]. Langmuir, 2017, 33(45): 13077-13086. [本文引用:3]
[22] HUH C. Equilibrium of a microemulsion that coexists with oil or brine[J]. Society of Petroleum Engineers Journal, 1983, 23(5): 829-847. [本文引用:1]
[23] REED R L, HEALY R N. Contact angles for equilibrated microemulsion systems[J]. SPE Journal, 1984, 24(3): 342-350.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