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19年, 第46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9-10-20
  

  • 全选
    |
    油气勘探
  • 焦方正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 46(5): 803-810.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9.05.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四川盆地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为典型实例,基于其目前勘探开发实践新进展,从油气形成与聚集机理和油气层主要特征两大方面开展非常规油气之“非常规”再认识。认为源储一体、持续聚集、连续分布的源岩层内油气为非常规油气,并以页岩油气为研究重点结合常规油气对比分析,取得5个方面进展。①非常规油气源储一体、原位聚集,以“连续油气聚集”为理论依据,成藏动力为超压和扩散作用;常规油气源储异位,主要以圈闭成藏为理论基础,成藏动力以浮力和毛细管力等为主要特征。②非常规油气储集层主要形成于低能贫氧—厌氧环境,以陆架斜坡的半深水—深水陆棚相和半深湖—深湖相为主,岩性简单,富含有机质和黏土矿物;常规油气储集层岩类多样、岩性复杂,油气主要赋存于高能沉积水体环境下相对粗粒沉积岩中。③非常规油气储集层储集空间主要为纳米级孔隙,有机质孔隙是重要的储集空间;常规油气储集层孔隙主要为微米级—毫米级孔隙,不存在有机质孔隙。④非常规油气储集层中油气性质均一,含油气饱和度高,无水或低含水率,油气水界限不明显;常规油气储集层油气性质复杂多样,含油气饱和度适中、具有略高的含水率,油气水界限相对明显。⑤富有机质页岩是非常规油气主要勘探对象,沉积环境控制高有机质丰度页岩区带分布、有机质含量控制油气丰度,正向构造和高孔隙度控产量,层理(页理)与裂缝发育是控制富集高产的重要因素。非常规油气“再认识”将为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实践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图7表6参40
  • 赵文智, 胡素云, 郭绪杰, 李建忠, 曹正林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 46(5): 811-819.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9.05.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准噶尔盆地是中国陆上主要含油气盆地之一,油气资源丰富。2010年前后,受地质认识和勘探技术制约,面临西北缘“跳出断阶带,走向斜坡区”石油勘探徘徊不前、腹部“寻找下一个大型岩性地层油气藏”久攻不克,以及天然气勘探继克拉美丽气田发现后再无重大突破的窘境,寻找大油气田方向与目标不明朗。以富油气凹陷“满凹含油”理论为指导,基于对盆地油气成藏条件与特征的长期研究和思考,先后提出西北缘斜坡区存在古冲断带“二台阶”、盆地区存在6大“迎烃面”,以及找气潜力值得高度重视等新理念,对推动准噶尔盆地玛湖1井、盐北1井的突破以及玛湖凹陷二叠系、三叠系10×108 t级油区建设等都有指导作用。天然气勘探也展现出好苗头,逼近富油气凹陷高熟气源灶部署的阜26、高探1和前哨2井相继获天然气勘探新发现,指明了盆地深化勘探寻找大中型气田的方向。图6参27
  • 杜金虎, 李相博, 包洪平, 徐旺林, 王雅婷, 黄军平, 王宏波, 完颜容, 王菁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 46(5): 820-835.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9.05.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野外露头调查、钻井及地震资料解释,并借鉴大量前人研究成果,从华北克拉通裂解演化、祁连—秦岭洋盆开合演化角度出发,对鄂尔多斯盆地古老海相烃源岩特征、有利储集相带、油气运移方向及成藏规律进行了研究。主要取得以下4点认识:①受深水陆棚-海湾控制,鄂尔多斯盆地及周缘发育中新元古界、下寒武统底部和中上奥陶统3套烃源岩;②受滨岸环境、古隆起及台地边缘控制,区内发育中新元古界—下寒武统滨浅海石英砂岩、中上寒武统—奥陶系风化壳与白云石化储集层及奥陶系“L”形台缘礁滩体4类储集层系;③研究区成藏组合变化较大,台内以“上生下储”为主,“自生自储”次之;台缘带既有“上生下储”,也有“自生自储”。此外,在深大断裂与长城系古裂陷槽沟通的情况下,台内与台缘还可能存在“下生上储”组合;④研究区存在庆阳古隆起前石炭纪风化壳、盆地西南缘“L”形台缘带、盆地中东部奥陶系盐下组合及中新元古界—寒武系4个勘探领域,其中前石炭纪风化壳、“L”形台缘相带是较为现实的接替领域,奥陶系盐下组合及盆地深层中新元古界—寒武系等领域具有一定潜力,值得探索。图10表1参47
  • 魏国齐, 朱秋影, 杨威, 张春林, 莫午零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 46(5): 836-847.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9.05.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综合利用地震、测井、钻井和露头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断裂特征及其对沉积储集层的控制作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寒武系发育北东向、近东西向和北西向3组断裂,其中北东向和近东西向断裂是寒武系的主干断裂,以正断层为主,为同沉积断裂。②根据断裂在构造单元中的作用不同并参考断裂规模差异,将寒武系的断裂分为3个级别,其中二级断裂控制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凹陷的边界且断裂规模较大,三级断裂主要控制局部构造的高、低起伏,规模较二级断裂小,四级断裂是在局部构造单元内发育的调节断层,断裂规模很小。③寒武系断裂对沉积储集层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受二级、三级断裂控制,形成了寒武纪凹凸相间的宏观构造和高低分异的微观地貌相结合的古地理格局,这种古地理格局不仅控制了寒武系滩相的发育,同时也控制了优质储集层的分布。④受断裂控制,紧邻寒武系凹陷边缘的微古地貌高部位是有利的勘探区。图14参33
  • 张光亚, 童晓光, 辛仁臣, 温志新, 马锋, 黄彤飞, 王兆明, 于炳松, 李曰俊, 陈汉林, 刘小兵, 刘祚冬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 46(5): 848-868.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9.05.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中新生代6个地质时期现今地理位置和古板块位置岩相古地理图编制及分析,重点阐述中新生界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其发育规律。结合前寒武纪及古生代各时期岩相古地理研究成果,系统研究前寒武纪以来全球岩相、古地理特征与演化规律及其对全球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形成和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前寒武纪以来,全球岩相古地理演化具有隆起剥蚀区及碎屑岩沉积区逐渐增加的趋势,大陆生长时期的隆起剥蚀区及碎屑岩沉积区显著增加;滨浅海相区具有前寒武纪—泥盆纪、石炭纪—三叠纪、侏罗纪—新近纪等3个明显的旋回,与之相对应浅水碳酸盐台地发育亦呈3个旋回;湖泊相在中新生代相对发育;蒸发岩盐沼相主要发育在泥盆纪、二叠纪、三叠纪。白垩系是全球最重要的烃源岩层系,其次是侏罗系和古近系烃源岩;碎屑岩储集层储集油气比碳酸盐岩储集层多;泥页岩为盖层的油气藏数量及油气储量最多,而蒸发岩盖层封闭能力最强,可形成一些超大型油气田。图12参45
  • 周立宏, 韩国猛, 董越崎, 石倩茹, 马建英, 胡瑨男, 任仕超, 周可佳, 王锦程, 司维柳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 46(5): 869-882.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9.05.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地震、测录井等资料,以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滨海断裂下降盘的滨海断鼻为对象,开展断裂特征、砂体展布及断-砂组合与油气成藏分析,揭示断陷湖盆断裂发育区的油气富集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滨海断鼻新生代构造特征具有东西分带性,西段断裂主体区构造简单,东段帚状断裂区构造复杂,发育多组断裂。断裂演化的差异控制了砂体的空间展布,砂体在断鼻中段顺港东断裂下降盘的断槽带呈大面积连片分布,形成顺向型断-砂组合模式,而断鼻东段断裂活动时期较晚,砂体受古地貌控制呈多期次北南向指状展布,与断裂匹配形成垂向型断-砂组合模式。断裂与砂体、油源及盖层的配置关系决定了油气的垂向输导能力、平面展布及纵向分布特征,在断鼻中段及东段分别形成了单条主断裂供烃-断砂顺向匹配-多层系立体含油和断裂系复式输导-断砂垂向匹配-条带状叠置含油两种油气成藏模式,控制了滨海断鼻油气分布和富集程度的差异。图10表3参48
  • 甘利灯, 王峣钧, 罗贤哲, 张明, 李贤斌, 戴晓峰, 杨昊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 46(5): 883-890.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9.05.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在储集层孔隙结构复杂、岩相分布非均质性较大情况下采用孔隙度直接线性回归法预测渗透率存在适用性差的问题,提出综合考虑储集层孔隙结构、孔隙度和岩相等因素进行复杂储集层渗透率预测的方法。首先采用储集层段孔隙度、弹性参数及剪切骨架柔度因子进行岩相分析,然后在每类岩相中采用弹性参数、孔隙度及剪切骨架柔度因子进行多元回归得到预测渗透率。通过研究区测井资料渗透率预测实验表明,刻画孔隙结构的剪切柔度因子对渗透率的影响比常规弹性参数敏感,可以更好地用于渗透率预测;岩相分类精度会对渗透率预测产生较大影响,精确地岩相分类仍然是渗透率预测前提条件。实际研究区应用效果验证了基于孔隙结构参数的相控渗透率地震预测方法准确有效,为渗透率预测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图13表2参14
  • 牛博, 赵家宏, 付平, 李军建, 鲍志东, 胡勇, 苏进昌, 高兴军, 张弛, 于登飞, 臧东升, 李敏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 46(5): 891-901.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9.05.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测井响应特征,结合沉积模式与砂体厚度,对渤海湾盆地埕宁隆起石臼坨凸起西部新近系明化镇组下段明三油层组第2小层古曲流河沉积砂体分布特征开展研究。针对目前废弃河道形态存在多解性的问题,探索出一种利用水平井电阻率曲线计算砂泥岩界面产状的方法,该方法利用随钻探测半径、界面倾角、曲线变化段长度之间的三角函数关系对砂泥岩界面产状进行定性—定量计算,以确定废弃河道的真实走向,是对现有曲流河砂体构型解剖技术的补充与完善。利用经验公式、水平井等方法对研究区点坝内部侧积层倾角与侧积体规模进行定量研究,确定点坝内部侧积层的空间分布。利用界面搭建相关构型要素,采用非均匀粗化对侧积层、侧积体分别施加不同的网格密度,对研究区多点坝复合曲流河砂体进行精细三维构建,实现构型级别数值模拟的工业化应用。研究结果对油田剩余油分布预测和挖潜以及油田优化注水具有指导意义。图13参31
  • 商晓飞, 段太忠, 侯加根, 李燕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 46(5): 902-915.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9.05.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湖泊滨岸砂坝储集层不同级次砂体与隔夹层交互频繁,泥质沉积成因与分布复杂等问题,开展了砂坝储集层砂泥空间配置关系的研究,对砂坝储集层内部结构进行了剖析。通过对山东省峡山湖现代砂坝沉积的解析,结合板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二段砂坝储集层的对比,分析砂、泥在空间上的分布和组合关系,探讨砂坝沉积体的构型模式。研究表明,根据纵向上砂、泥交互沉积特征,湖泊滨岸砂坝可划分为砂泥薄互层、厚泥厚砂、薄泥厚砂3种砂泥组合样式,其泥质组分表现为多种成因类型的细粒岩相沉积,分别是半深湖—深湖泥、砂泥互层式浅滩、坝后水体滞留区域泥质沉积以及洪水注卸带来的落淤层。依据每种细粒泥质岩相在现代砂坝沉积中其特定的发育部位和时序关系,建立了基于沉积过程的泥质沉积组合模式。在此基础上,探讨砂坝储集层中的砂坝与泥质沉积的空间配置关系,并提出砂坝垂向叠置和侧向迁移两种情况下的典型地层结构。湖泊滨岸砂坝储集层中,泥质的沉积与保存程度主要受可容空间变化、基准面旋回频繁程度和暴露-冲刷时间3个因素的控制,进而影响着储集层中砂、泥岩的连续性和相对含量。泥质沉积的分布会形成不同级次的隔夹层,并影响砂坝储集层的非均质性和流体渗流。明确砂坝沉积的砂泥空间配置关系可为砂坝储集层内部构型精细表征与建模提供地质模式和信息参数,为油藏开发策略调整或优化开发方案给予指导。图10表2参34
  • 胡安平, 沈安江, 杨翰轩, 张杰, 王鑫, 杨柳, 蒙绍兴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 46(5): 916-928.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9.05.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碳酸盐岩-膏盐岩共生体系中储集层发育规律和储盖组合类型不清的问题,开展该体系岩性组合特征、白云岩与储集层成因和储盖组合类型研究。在全球碳酸盐岩油气藏调研的基础上,解剖分析国内外4个碳酸盐岩-膏盐岩组合剖面,综合应用地质和实验分析工作,取得以下3个方面的地质认识:①潮湿气候到干旱气候的变迁决定了碳酸盐岩-膏盐岩共生体系岩性组合序列,正常情况下形成微生物灰岩/生屑灰岩→微生物白云岩→膏云岩→膏盐岩系列,反之亦然,气候的突变会导致某种岩性的缺失。②碳酸盐岩-膏盐岩共生体系中主要发育3类储集层,包括微生物灰岩/生屑灰岩、微生物白云岩和膏云岩储集层,存在沉淀和交代2种成因的白云岩。微生物早期降解和微生物岩晚期热解释放的CO2气体和有机酸,以及早期白云石化作用是微生物白云岩能够成为优质储集层的主控因素。③碳酸盐岩-膏盐岩共生体系理论上存在6类14种储盖组合类型,目前的油气发现主要集中在4种组合中,包括微生物灰岩/生屑灰岩→微生物白云岩→膏云岩→膏盐岩组合、微生物灰岩/生屑灰岩→膏盐岩组合、微生物白云岩→膏云岩→膏盐岩组合和膏云岩→微生物白云岩→致密碳酸盐岩或碎屑岩组合,这显然与地质历史时期古气候变迁的内在规律有关。通过解剖已发现的油气藏,揭示在碳酸盐岩-膏盐岩体系中以上4种储盖组合最为现实,勘探前景较好。图12表1参41
  • 杜威, 陈琰, 王振东, 卞青, 郭召杰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 46(5): 929-936.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9.05.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利用高精度三维地震数据,对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前带东坪—牛中地区新生代北西—南东向和近东西向两组断裂构造演化过程及其油气意义进行研究。牛中地区北西—南东向断裂发育于渐新世,渐新世至中新世在东坪、牛中地区发育一系列压扭断裂相关褶皱;中新世之后,随着阿尔金走滑断裂带的持续扩展,阿尔金山前带近东西向断裂开始大规模发育,近东西向断裂的活动及牛中北部基岩的大规模隆起承受了牛中地区的大部分压扭分量,导致牛中地区北西—南东向断裂于中新世后活动明显减弱。继承性的侏罗系凹陷中发育了良好的烃源岩,断裂是东坪、牛中地区油气运移的有效通道,油气充注时间与北西—南东向断裂及其相关构造形成时期匹配较好,断裂相关背斜成为油气聚集的有利目标;其中,牛中地区中新世以来受新生代构造影响较小,有利于气藏保存。图8参37
  • 油气田开发
  • 雷群, 罗健辉, 彭宝亮, 王小聪, 肖沛文, 王平美, 贺丽鹏, 丁彬, 耿向飞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 46(5): 937-942.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9.05.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低场核磁共振(LF-NMR)岩心驱替实验测试iNanoW1.0纳米驱油剂扩大特低渗透岩心水驱波及体积的效果,并通过氧谱核磁共振(17O-NMR)和毛细作用分析实验分析其扩大水驱波及体积的机理。LF-NMR岩心驱替实验结果表明,iNanoW1.0纳米驱油剂能够在常规水驱的基础上增加10%~20%的波及体积,使水分子进入常规水驱不能波及的低渗小孔隙区域。17O-NMR实验和毛细作用分析证实iNanoW1.0纳米粒子能够减弱水分子间的氢键缔合作用,有效改变水分子网络结构,从而使普通水进入常规水驱不能波及的低渗小孔隙区域,增加波及体积;其减弱氢键缔合作用的能力随iNanoW1.0纳米粒子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强,且在达到0.1%后趋于稳定。图11表3参24
  • 李熙喆, 卢德唐, 罗瑞兰, 孙玉平, 沈伟军, 胡勇, 刘晓华, 齐亚东, 关春晓, 郭辉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 46(5): 943-949.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9.05.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判识油气储集层中复杂多孔介质的主流通道类型,利用试井解释获取的综合渗透率与岩心测试(或测井解释)得到的基质渗透率的比值定义了“主流通道指数”,同时基于流量等效原理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主流通道分类方法,实现了储集层流动通道类型的定量表征,并通过典型气藏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研究表明,“主流通道指数”能够定量划分流动通道类型:该指数小于3,基质孔隙为主要流动通道;该指数为3~20,流动通道以裂缝为主、基质孔隙为辅;该指数大于20可视裂缝为唯一渗流通道。典型气藏的动态分析显示,“主流通道指数”可用于评价多孔介质流动通道类型,进而指导气藏分类开发、规避气藏开发风险。图10参29
  • 于馥玮, 姜汉桥, 范桢, 徐飞, 苏航, 成宝洋, 刘仁静, 李俊键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 46(5): 950-958.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9.05.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盐度扫描实验确定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所形成的微乳液的相变行为与NaCl浓度的相关关系;通过微流控实验研究了Winsor Ⅰ型表面活性剂体系(简称WⅠ体系)的润湿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微流控实验剖析了油湿多孔介质中NaCl浓度对WⅠ体系相变行为及渗吸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油湿多孔介质中,Winsor Ⅰ型微乳液润湿性与WⅠ体系相近,与其他相相比,润湿性最强;润湿铺展与溶解渗吸残余油是WⅠ体系提高渗吸采收率的主要途径;在形成Winsor Ⅰ型微乳液的盐度条件下,NaCl浓度显著影响WⅠ体系的渗吸机制,NaCl浓度越高,渗吸过程越复杂,渗吸效率越高;同时NaCl浓度显著影响WⅠ体系溶解渗吸残余油的能力,NaCl浓度越高,WⅠ体系对渗吸残余油的溶解越强。图16参23
  • 王洪亮, 穆龙新, 时付更, 刘凯铭, 钱育蓉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 46(5): 959-965.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9.05.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大数据分布式存储与并行计算、数据仓库建模等技术构建多维分析引擎数据管理平台,实现了分散存储油气生产动态大数据的优化管理与快速查询,该系统可集中管理36×104余口油、气、水井的生产数据,并实现秒级响应。建立了油、气、水井生产多维分析主题模型,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层级实现了油区生产运行跟踪、重点油田生产预警、低产井和长停井现状、分类油藏开发规律等分析应用的快速、高效响应,处理时间由原来的1 d缩短到现在的5 s;油气生产模式分析基本单元由原来的油田细化为单井,生产管理更为细致;分析结果可以按照集团公司、油气田公司、油气田、区块、单井逐级追溯,实时掌握各基本单元的油气生产动态。图8表6参25
  • 石油工程
  • 熊春明, 曹光强, 张建军, 李楠, 徐文龙, 武俊文, 李隽, 张娜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 46(5): 966-973.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9.05.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常规泡排剂在中国不同类型气田,特别是高温、高盐、高含酸性气体、高含凝析油的气田中应用存在的性能适应性差、成本高的问题,构建了以Gemini双子表面活性剂作为主剂来提升泡排剂起泡性和稳泡性、接枝修饰纳米粒子作为稳泡剂进一步提升生成泡沫稳定性、优化特征助剂适应不同类型气藏的“三位一体”研发思路,制备出2大类6小类适应中国主要气田的纳米粒子泡排剂系列。性能实验评价结果表明,该泡排剂系列总体耐温可达到160 ℃,耐矿化度250 000 mg/L,抗H2S为100 mg/L,抗CO2、抗凝析油分别可达100%、40%。在中国主要气田开展了8 685井次的规模应用,施工后平均单井天然气产量增加62.48%、油套压差降低18.9%;综合成本较常规泡排剂降低45%以上,降本增效作用显著。图6表9参30
  • DARVISHPOUR Ayoub, SEIFABAD Masoud Cheraghi, WOOD David Anthony, GHORBANI Hamzeh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 46(5): 974-980.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9.05.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伊朗西南部某油田Asmari组砂岩储集层为研究对象,研究其中一口垂直井的井筒稳定性,利用FLAC3D软件,根据钻遇地层地质力学特征建立井筒的有限体积模型,监测井壁岩石塑性状态的形成以确定砂岩层安全钻井液密度的上限值和下限值。评估了岩石强度特性、井筒周围主要地应力和孔隙压力对该井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的影响,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井壁岩石内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减小会导致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大幅变窄;孔隙压力和最大水平应力与最小水平应力之比的减小则会使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显著增大。此模型便于量化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的变化,可作为一种油气井钻井方案设计和监测工具。图11参50
  • 王军磊, 贾爱林, 位云生, 贾成业, 齐亚东, 袁贺, 金亦秋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 46(5): 981-992.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9.05.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变缝宽导流裂缝为基本流动单元,建立考虑井间干扰和缝间干扰的多水平井渗流数学模型,采用半解析方法求解模型,模拟多井开发平台全生命周期生产动态,分析裂缝长度、裂缝导流能力、井距、缝距等因素对生产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压裂规模为内部约束条件,以经济效益为外部约束条件的“嵌套式”全局优化方法来优化水平井-裂缝等钻完井参数。研究表明,不考虑约束条件时,增加裂缝与地层接触面积、降低缝/井间干扰强度、平衡裂缝与地层流入流出关系均能有效提高平台开发效果,但不存在最优钻完井参数。仅考虑内部约束条件时,存在最优裂缝导流能力和长度,但不存在最优井距、缝距。同时考虑内外部约束条件时,裂缝导流能力、裂缝长度、井距、缝距等因素间产生关联,出现参数优化空间,在压裂规模较小时宜采用小井距、宽缝距、短裂缝的水平井部署模式;在压裂规模较大时则宜采用大井距、窄缝距、长裂缝的部署模式。图14参28
  • 新能源新领域
  • 何登发, 鲁人齐, 黄涵宇, 王晓山, 姜华, 张伟康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 46(5): 993-1006.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9.05.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水力压裂是页岩气开采的关键技术,其是否诱导地震已成为公众热点话题与学者研究焦点。针对页岩气开采的紧迫性与地震的灾害性凸显这一急需破解的矛盾,以四川盆地页岩气开采重点区块长宁背斜为例,对该区2018年12月16日5.7级和2019年1月3日5.3级地震及其余震序列应用研究区的速度模型进行重新定位,应用页岩气勘探的钻井与地震反射资料,开展构造解析,通过复原长宁背斜的形成过程揭示地震发生的构造地质背景,进一步探讨地震形成机制。研究表明,长宁背斜为一大型基底断层转折褶皱背斜,形成背斜的断层位移量为18 km,长宁背斜吸收了33%的断层滑移量;长宁背斜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发生沿下伏基底断层滑动的层平行剪切,形成微裂缝系统;基底断层的下盘断坡部位在现今复活,该区地震多沿基底断层下盘断坡及其上、下发生,背斜与向斜转折端也出现地震集中区,但沿膝折带向上地震震级减小,志留系龙马溪组中多发生2.0级以下地震。长宁背斜区的地震目前主要发生在背斜南翼,为沿基底断层下盘断坡部位活动形成的天然地震。长宁地区的地震可能与现今青藏高原向东南缘挤出的大地构造背景有关,川西南地区的早期构造在晚第四纪复活疑是产生中等强度地震的主因。建议开展页岩气开发区地震活动的科学监测。图14表2参50
  • 周福建, 苏航, 梁星原, 孟磊峰, 袁立山, 李秀辉, 梁天博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 46(5): 1007-1014.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9.05.2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对提高致密油储集层压裂改造效果面临挑战的分析,提出高效缝网改造与提高采收率一体化技术。通过调研发现,形成密集有效的裂缝网络以及提高压裂液的渗吸效果是目前所面临的两大挑战。针对这两大挑战,通过室内实验模拟与现场应用效果评估,提出一套适用于中国致密油开发的高效缝网改造与提高采收率一体化技术:①利用暂堵剂实现段内多簇改造,形成密集裂缝网络,可以最大化储集层的泄油面积;②利用微支撑剂,在前置液造缝阶段对大量诱导性裂缝进行有效支撑,可以形成有效密集缝网;③利用一种新型的纳米乳液体系(LNF)作为压裂液添加剂,提高油水置换效率,可以高效利用“万方压裂液”实现储集层的增能压裂开发。图8表1参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