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17年, 第44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7-10-23
  

  • 全选
    |
    油气勘探
  • 赵文智, 魏国齐, 杨威, 莫午零, 谢武仁, 苏楠, 刘满仓, 曾富英, 武赛军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7, 44(5): 659-669.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7.05.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勘探的深入,地质认识不断创新,在川东北地区万源—达州发现了一近北东向展布的克拉通内裂陷。利用地震、野外露头资料,结合盆地区域构造背景分析,勾绘了万源—达州内裂陷的边界与空间展布,梳理了裂陷演化及其理论与勘探意义。研究揭示:①震旦系灯一、二段在地震剖面上有明显的“陡坎”带,显示台地边缘相带的存在,总体呈近北东向展布;②裂陷周缘灯影组一、二段较厚,灯影组三、四段较薄,裂陷内部灯影组一、二段较薄,灯影组三、四段较厚;③裂陷演化分为震旦纪灯一段—灯二段沉积期的形成阶段、灯三段—灯四段沉积期的充填与沉降阶段以及早寒武世麦地坪组—筇竹寺组沉积期的萎缩—消亡3个阶段,其形成受早期南华纪裂谷及区域性隆升联合控制。万源—达州克拉通内裂陷的发现改变了四川盆地震旦纪—早寒武世构造沉积格局的传统认识,该裂陷周缘震旦系天然气成藏条件有利,是今后的重要勘探方向。图10参34
  • 张伟, 梁金强, 陆敬安, 尉建功, 苏丕波, 方允鑫, 郭依群, 杨胜雄, 张光学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7, 44(5): 670-680.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7.05.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中国南海北部神狐海域GMGS3钻探区内岩心、测井、二维及三维地震数据综合分析,对黏土质粉砂储集层高饱和度扩散型天然气水合物分布特征、差异聚集机理及其成藏机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饱和度水合物通常对应着高电阻率、低声波时差,强似海底反射(BSRs),且在BSRs下部可能存在泥底辟及气烟囱等形式的流体渗漏现象;水合物储集层以黏土质粉砂细粒沉积物为主,局部存在具有较高孔渗性的粉砂细粒沉积物;水合物类型以I型为主,在I型水合物层的底部可能存在II型水合物;水合物气源为热解气、微生物气混合成因,来自白云凹陷中心深部的热成因气通过断层和泥底辟及气烟囱向浅层运移并与原位生物气混合,直至运移至水合物温度、压力稳定区域中富集形成高饱和度水合物;流体运移输导系统影响和控制了高饱和度水合物差异聚集成藏。图9参34
  • 胡钦红, 张宇翔, 孟祥豪, 李政, 谢忠怀, 黎茂稳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7, 44(5): 681-690.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7.05.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典型(块状、纹层状、层状)灰质泥页岩样品的微米—纳米级孔隙体系结构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利用高压压汞法(MICP)检测多个连通孔隙体系,同时表征其孔隙度、渗透率和孔道迂曲度;采用不同样品(粒径500~841 μm GRI(美国应用天然气研究所)标准的颗粒,边长1 cm的立方体,直径2.54 cm、高度2~3 cm的岩心柱),通过低压气体物理吸附、基质渗透率测定、高压压汞分析、氦气孔隙度测定、非稳态脉冲渗透率测定等分析方法测定泥页岩的孔渗参数。高压压汞法测得泥页岩样品平均孔隙度为(6.31±1.64)%,基质渗透率在(27.4±31.1)×10-9 μm2,基于体积法的中值孔喉直径为(8.20±3.01)nm,孔隙主要分布在孔喉直径5 nm区域,孔喉比随着孔隙直径的减小而降低。具有层理的泥页岩样品的渗透率是泥页岩基质渗透率的近20倍。泥页岩纳米级(孔喉直径为2.8~10.0 nm)孔隙体系的几何迂曲度高达8.44,说明具有较差的孔隙连通性和输导流体的能力,会影响泥页岩油气的保存和开采。图8表4参35
  • 秦雁群, 张光亚, 计智峰, 李志, 吴义平, 王兴龙, 梁旭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7, 44(5): 691-703.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7.05.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印度东部盆地群区域构造沉积演化、地层充填和油气地质特征,建立深水扇体发育和成藏模式,分析深水区勘探潜力。印度东部被动大陆边缘形成源自东冈瓦纳古大陆裂解,经历了克拉通内裂谷(P1—T)、东冈瓦纳裂谷(J1—K1)、裂后热沉降(K2)和被动大陆边缘(K3—N)4个演化阶段,发育裂后热沉降期末、被动大陆边缘I期末和Ⅱ期末3个明显不整合,形成裂谷期和被动大陆边缘Ⅰ期、Ⅱ期、Ⅲ期4套构造层,被动大陆边缘阶段沉积是盆地群地层主体,形成近岸叠覆型扇复合体、与三角洲有关的断裂坡折部位低位扇和前缘浊积扇两类富油气沉积体系。盆地内发育下二叠统、下白垩统、上白垩统和古近系4套证实的烃源岩,平面分布差异大;发育裂谷期砂岩和碳酸盐岩、裂后热沉降和被动大陆边缘时期三角洲和深水重力流砂岩等多种类型储集层,总体为中孔、低渗条件;油气盖层多、厚度变化大,漂移期多为区域封盖,其他时期则以局部封盖为主;形成上白垩统砂岩、古近系砂岩、新近系砂岩等8个成藏组合。被动大陆边缘阶段深水区油气勘探在平面上应以克里希那和高韦里河流三角洲地区为主,纵向上则以被动大陆边缘阶段与构造相关三角洲砂体、断裂坡折处低位扇、85°E海脊附近和高韦里盆地南部海域近岸扇复合体为重点。图9表1参40
  • 陈娅娜, 沈安江, 潘立银, 张杰, 王小芳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7, 44(5): 704-715.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7.05.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岩心和薄片观察、单井资料及地球化学分析结果,剖析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四段(简称灯四段)储集层特征、成因和分布。微生物白云岩为灯四段主力储集层,球形白云石的发现揭示白云石化与微生物作用有关,属早期低温沉淀的原白云石;原生基质孔和准同生溶蚀孔洞构成储集空间的主体,而不是前人所认为的与桐湾运动相关的层间岩溶作用及埋藏-热液溶蚀作用成因。微生物丘滩复合体和准同生溶蚀作用是灯四段储集层规模发育和分布的主控因素。台内裂陷周缘的微生物白云岩储集层厚度大、连续性好、品质优,是重要的勘探对象。图8表2参43
  • 张云峰, 谭飞, 屈海洲, 钟治奇, 刘勇, 罗新生, 王振宇, 渠芳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7, 44(5): 716-726.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7.05.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塔里木盆地轮古地区奥陶系鹰山组风化壳岩溶古地貌精细刻画,对岩溶残丘规模、数量及控储特征进行了量化研究。首先应用“印模法”及残丘体积计算公式,刻画了各级岩溶微地貌,对岩溶残丘的数量、相对幅度、面积、体积等参数进行定量评价,分析残丘不同部位储集层发育情况。轮古地区风化壳岩溶高差范围约140~160 m,厚度由岩溶高地向斜坡和阶地减小;共识别出各类残丘252个,Ⅰ、Ⅱ类残丘虽数量较少,但总体体积大,为有利的储集层发育区;残丘与现今构造高点重合率高(96.42%),后期构造运动基本未改变残丘形态,具备良好的成藏条件;岩溶残丘主体部位洞穴型、裂缝孔洞型、孔洞型和裂缝型储集层均有发育,且优质储集层发育厚度较大,各项储集层参数优于残丘翼部,残丘相对幅度与单井产量具正相关性,残丘规模和部位与产量关系密切。图10表2参36
  • 张莉, 鲍志东, 林艳波, 陈玉明, 林晓海, 窦鲁星, 孔彬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7, 44(5): 727-736.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7.05.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露头、岩心、测井、录井数据,结合现代沉积研究,分析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乾安地区白垩系姚家组一段(简称姚一段)浅水三角洲不同相带内砂体类型及空间分布规律,并根据沉积过程建立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姚一段浅水三角洲平原主要发育由活动水道、边滩及汊口浅滩组成的主干分流河道砂体和复合砂体,三角洲前缘主要发育末端分流河道及河口坝砂体。三角洲在河口建设作用和随后的河流冲刷改造作用控制下逐步推进,早期三角洲前缘逐渐演化为三角洲平原,并被分流河道沉积改造,在前方河口部位不断沉积形成新的三角洲前缘。在上述沉积过程控制下,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的主干分流河道规模逐渐减小、河口坝保存程度逐渐变好,不同类型砂体组合形成受分流河道控制的浅水三角洲沉积。乾安地区姚一段浅水三角洲主干分流河道内部的边滩和活动水道砂体储集条件最好,是岩性油藏的有利发育部位。图13表1参20
  • DMITRY Novikov Anatolievich, SARAEV Mikhai1 Mikhailovich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7, 44(5): 737-744.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7.05.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过去40年收集的西伯利亚北极地区水文地球化学数据进行分析及综合解释,对数据进行了分类、评价和统计分析,评估区域背景值和异常值,估算水源之间接近程度的各种相关系数。西伯利亚沉积盆地的古水文地质重建表明,油气藏的水体有3种成因类型:①海相沉积过程中形成的水体;②渗入盆地内并经历了各个地质时期表生作用的大气降水成因的水体;③烃类混合物冷凝形成的水体。油气藏的水文地球化学模式受控于水-岩-气-有机质体系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西伯利亚北极地区沉积盆地内分布总矿化度为0.2~350.0 g/L的含氯化钠-碳酸氢盐、氯化钠、氯化钙地下水和其他类型的地下水。通过对西伯利亚北极地区地下水的对比分析,发现含有氯化钠组分的样品总矿化度超过250 g/L,表明卤水的形成与蒸发岩的浸出有关。水文地球化学数据分析显示,地下水的成分随其演化而发生非常大的变化,阿纳巴尔—拉普帖夫、西西伯利亚等盆地中生界的地下水处于其化学演化的初始阶段。图7表1参44
  • 刘忠华, 宋连腾, 王长胜, 孙婷, 杨小明, 李霞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7, 44(5): 745-752.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7.05.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测井资料来准确计算5个独立的刚性系数(C11C33C44C66C13),以解决横观各向同性快地层最小水平主应力的测井计算难题。通过声速各向异性及黏土含量实验测量,分析并建立了声波各向异性系数与黏土含量的函数关系及不同刚性系数之间的转换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利用测井资料计算各向异性快地层刚性系数及最小水平主应力的方法。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与仅适用于慢地层的基于水平横波速度的计算方法互为补充,可用于评价致密油气储集层岩石力学参数,优选压裂试油层段。图8表1参25
  • 油气田开发
  • 关文龙, 席长丰, 陈龙, 木合塔尔, 高成国, 唐君实, 李秋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7, 44(5): 753-760.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7.05.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火烧辅助重力泄油(CAGD)技术的机理、技术优势和缺陷,研究CAGD矿场调控的目标、策略和方法。CAGD技术充分利用重力作用,让燃烧前缘高温可动油就近流入水平生产井中,使火烧油层开发超稠油油藏成为可能,但在矿场应用过程中易于发生燃烧带前缘单向锥进和火窜。通过室内三维物理模拟实验,并借鉴以往矿场试验的经验,指出平缓上倾的燃烧界面有利于实现连续稳定重力泄油,矿场实践中应以该形状为调控目标;经油藏工程及物质平衡计算,给出了CAGD矿场实践过程中能实现的最大产量和对应的注气速度,对于新疆风城超稠油油藏,CAGD最大目标产量为12.9 m3/d,对应的注气速度为14 048 m3/d。为实现上述调控目标,CAGD生产过程中应保证起火位置在油层中上部,点火初期保持低速注气并缓慢提速,同时控制烟道气产出速度为注气速度90%左右。研究成果应用于新疆风城CAGD先导试验中,取得了较好的开采效果,截至2016年底FH005井组已实现稳定重力泄油400 d,燃烧腔体发育形状、水平井单井产量、空气油比以及原油改质等指标均符合方案预期。图10表1参18
  • 王敬, 刘慧卿, 夏静, 刘月田, 洪铖, 孟庆帮, 高阳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7, 44(5): 761-770.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7.05.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渗吸采油机理和渗流理论,建立考虑重力和毛管压力的静态和动态渗吸机理数学模型,并利用室内实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然后利用该模型研究了原油黏度、基质渗透率、岩块尺寸、界面张力以及驱替速度对渗吸采油的影响。研究表明:渗吸采收率随原油黏度增加而降低,黏度越小,初期渗吸速度越快;基质渗透率与渗吸采出程度正相关,低渗油藏至致密油范围内渗吸采油效果差异显著;岩块尺寸与渗吸采出程度负相关;不考虑重力时,界面张力较低导致渗吸采油无法发生,考虑重力时,超低界面张力下渗吸采油也能发生,总体呈现出随着界面张力降低渗吸采收率先升后降的趋势,并且不同界面张力范围内毛管压力和重力的作用存在差异;裂缝性油藏驱替速度存在最优取值范围,应在保证产油速度的条件下优选驱替速度以获得较高采收率。图20表2参27
  • 迟杰, 鞠斌山, 吕广忠, 张星, 汪佳蓓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7, 44(5): 771-778.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7.05.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非达西渗流理论,考虑原油黏度、油相及CO2相启动压力梯度的变化,建立了CO2混相与非混相共同驱渗流数学模型,用传质-扩散-吸附方程求解混相波及区内CO2浓度的分布,用特征线法求解非混相波及区内饱和度方程,推导出特低渗透油藏CO2混相与非混相共同驱极限井距计算方法。以F142和G89两个区块为例,进行极限井距计算,结果表明:①极限井距随注气压力的增大而增大,随注气速度的增大而减小;②纯CO2渗流区长度对极限井距的贡献最大,CO2-原油有效传质区域及非混相波及区长度对极限井距的贡献居中,纯油区的贡献最小,注气速度越大,纯CO2渗流区与CO2-原油有效传质区域及非混相波及区长度差距越小,随着注气速度减小,差距越来越大,此规律表现得更加显著;③混相波及区与非混相波及区的压力下降梯度有着显著的差异,混相波及区中CO2-原油有效传质区域的压力下降梯度比非混相波及区大。图7参15
  • 王璐, 杨胜来, 刘义成, 徐伟, 邓惠, 孟展, 韩伟, 钱坤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7, 44(5): 779-787.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7.05.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孔隙型、孔洞型和缝洞型岩心CT扫描、压汞资料分析储集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建立多层合采物理模拟实验模型,研究了层间非均质性、生产压差、含水饱和度和水侵等因素对供气能力的影响,并采用Eclipse软件建立多层合采径向流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缝洞型储集层渗流能力强,前期产气贡献大,孔洞型和孔隙型储集层渗流能力较弱,产气贡献主要体现在中后期;储集层渗透率的绝对大小影响自身的产能贡献率,相对大小影响多层合采总采收率;合理的生产压差下各类储集层之间可以达到“动态补给平衡”供气状态;缝洞型储集层产气能力受边底水影响较小,但会优先见水并封堵其他储集层,大幅降低合采供气能力与采收率。图13表5参24
  • 石油工程
  • 刘修善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7, 44(5): 788-793.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7.05.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满足各种导向钻井方式的井眼轨迹控制需求,建立了导向钻具的定向造斜方程及井眼轨迹的过程控制方法,并进行算例分析。通过证明导向钻具的定向方向与井眼轨迹的主法线方向相一致,建立了导向钻具的定向造斜方程。通过建立导向钻具的造斜率-工具面角、造斜率-定向方位角关系曲线,提出了井眼轨迹的过程控制技术。研究表明:导向钻具的造斜率决定了井眼轨迹的井眼曲率,导向钻具的定向方向决定了井眼轨迹的主法线方向;定向方位角与工具面角均具有定向功能,二者可以互算且互为补充。研究结果揭示了导向钻具与井眼轨迹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及控制机制,据此能根据设计的井眼轨迹形成井眼轨迹的控制方案,并随钻控制和监测导向钻具的工作特性。图4表1参12
  • 郑得文, 胥洪成, 王皆明, 孙军昌, 赵凯, 李春, 石磊, 唐立根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7, 44(5): 794-801.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7.05.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储气库与气藏在开采方式和运行规律方面的差异性出发,考虑气藏型储气库建库评价技术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提出了储气库特色建库评价关键技术,并进行了矿场应用实例分析。通过总结国内第1批商业储气库建设运行经验,深入研究储气库短期大流量往复注采的内在机理,提出圈闭动态密封性、建库有效孔隙空间、高速不稳定渗流有限供给等理念,创建了圈闭密封性评价、库容参数设计、注采井网优化和监测方案设计4项储气库特色关键技术,分别解决储气库保存条件、容量大小、高效注采、安全运行方面的技术瓶颈,丰富和完善了气藏型储气库建库地质方案设计技术体系。这些技术成功指导了某气藏建库地质方案设计和现场工程实施,扩容达产效果好,实际动态与方案设计指标吻合程度高。图7参16
  • HASANNEJADA Reza, POURAFSHARY Peyman, VATANI Ali, SAMENI Abdolhamid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7, 44(5): 802-810.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7.05.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SiO2纳米流体开展岩心驱替实验,通过注入SiO2纳米流体改变孔壁的表面性质,加强颗粒与孔壁间的吸引力,克服水动力排斥力,以提高临界流速,控制储集层中微粒运移、提高注液速度。在注水过程中注入SiO2纳米颗粒控制微粒的运移,有助于设计更高的产/注液速度。驱替实验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0.1%的SiO2纳米流体控制微粒运移的性能最好,可将微粒运移量降低80%。增加注入流体的盐度并不能改善纳米流体控制微粒运移的性能。通过测量岩心表面的Zeta电位,得知SiO2纳米颗粒由于带负电荷不能改变孔壁上的Zeta电位。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证明,控制微粒运移的主要机理是SiO2纳米流体增加了孔壁的粗糙度,需要更大的水动力才能使多孔介质中的微粒开始移动。对于所有实验都计算了微粒上的总作用力和扭矩,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计算结果表明微粒主要以滚动机理从孔壁脱落。图16表5参30
  • PERERA M S A, RANJITH P G, RATHNAWEERA T D, DE SILVA G P D, LIU T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7, 44(5): 811-816.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7.05.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未固结流砂储集层在采油过程中的出砂情况和影响出砂的主要因素,进行了不同条件下的出砂过程模拟实验。使用水洗白砂、黏土(高岭土)和蒸馏水制成未固结流砂地层模型,利用新开发的出砂模拟装置进行了模拟实验,并分析了作用于地层的拖曳力和地层胶结特征对出砂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拖曳力的增加,出砂速度和产油速度都加快;随着胶结物含量的增加,出砂量和产油量明显降低,甚至在胶结物含量较高的情况下出砂量几乎为零。地层压力大的油藏在开采期间由于产生了较大的拖曳力更可能出砂,而拖曳力和有效地层应力共同影响油藏的总体产油量。可以根据地层黏土含量估计出砂情况,从而通过采取适当的防砂措施尽可能减少出砂量。某些情况下油藏比气藏更容易出砂。图10表1参18
  • 综合研究
  • 杨光, 黄东, 黄平辉, 闫伟鹏, 杨天泉, 戴鸿鸣, 林建平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7, 44(5): 817-826.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7.05.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系统分析四川盆地中部地区(川中地区)大安寨段致密油的基本地质特征,结合大量勘探开发数据,解剖致密油高产稳产主控因素及勘探方向。大安寨段致密油具有如下特征:资源量大,丰度低;储集层总体致密,发育相对优质储集层;源储一体(或紧邻),油气运聚有利;不同类型孔隙普遍含油,连续分布。开发实践揭示,致密油高产稳产井主要分布在滨湖沉积亚相中的裂缝-孔洞型储集层中,裂缝在大安寨段致密油高产稳产影响因素中至关重要,天然气在石油运聚以及油井的高产中起到了重要驱动(气驱)作用。结合高产稳产特征、勘探开发成效以及钻井投资成本等因素综合评价认为,川中南部地区的大安寨段为四川盆地侏罗系致密油效益勘探开发的现实领域。图7表5参18
  • 学术讨论
  • 胡胜福, 周灿灿, 李霞, 李潮流, 张胜强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7, 44(5): 827-836. https://doi.org/10.11698/PED.2017.05.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复杂孔隙结构致密砂岩储集层中大量存在的“非Archie(阿尔奇)”现象,提出一种新的考虑孔隙结构的梯形孔隙含油饱和度模型,即将致密砂岩孔隙结构划分为截面积不变的直孔隙和截面积变化的梯形孔隙,将岩石总的电阻视为两部分孔隙电阻的并联,综合考虑孔隙结构和导电体积对岩石电性的影响。基于梯形孔隙重构,在岩电实验的约束下,研究了梯形孔隙模型参数表征方法,并揭示了迂曲度、直孔隙比例和梯形因子等模型参数的变化规律。结合梯形孔隙重构模拟方法得到模型参数的表征方法,将该模型应用于多口致密砂岩井测井评价,结果表明,与变参数Archie模型相比,梯形孔隙饱和度模型从孔隙长度和截面积均质程度等角度考虑孔隙结构对岩石电性的影响,因此利用该模型计算的含油饱和度更加符合油藏实际和岩石物理特征,更接近地层真实含油情况。图15表1参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