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02年, 第29卷, 第1期 刊出日期:
  

  • 全选
    |
    北京石油学会青年科技论坛论文专
  • 张光亚;薛良清
    , 2002, 29(1): 16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具有多旋回复合特征:①以中生代(部分包括晚古生代晚期)前陆盆地为主体,发育陆相沉积层序;②普遍缺乏典型前陆盆地的被动大陆边缘层序“基础”,“基础”主要为晚古生代或更早形成的褶皱基底或前陆盆地;③普遍叠置新生代再生前陆盆地。受中生代前陆盆地早期阶段坳陷或断陷发育及温暖潮湿气候控制,主要烃源岩是三叠系—侏罗系(部分包括石炭-二叠系)烃源岩。这些烃源岩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以Ⅲ型干酪根为主,受第三纪再生前陆盆地叠置的控制,具生烃高峰期晚、成藏期晚的特征。叠置沉积物厚的地区普遍进入高—过成熟阶段,以聚集天然气为主;叠置沉积物较薄的地区以聚油为主。前陆盆地的油气分布明显受盆地结构控制,不同构造单元的成藏组合类型不同:前陆褶皱-冲断带油气以近源垂向运移为主,往往形成与冲断层有关的油气藏;前陆斜坡带油气以侧向运移为主,形成地层、岩性和与断块有关的油气藏。中西部前陆盆地油气富集受盆地原型及其叠加、改造的控制。发育早、演化长、继承型或叠合型前陆盆地含油气前景最好,残余型前陆盆地次之。通过对中西部前陆盆地油源条件、冲断带演化、构造样式、油源断层、封盖层特征、晚期断裂活动强度等分析,提出库车、准噶尔南缘、塔里木西南缘、祁连山北缘、柴西南缘、川西、柴北缘等是进一步勘探的有利领域。图2表2参6
  • 邱楠生
    , 2002, 29(1): 16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于揭示大陆岩石圈的地球动力过程及沉积盆地中烃源岩的生烃历史而言,热体制都非常重要。中国西部地区的热背景较低,但由于各沉积盆地的地质演化历史不同,它们的热体制和热历史不一样。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和镜质组反射率等古温度标志参数对塔里木、准噶尔和柴达木盆地的热历史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的地热梯度从第三纪以来逐渐变小,第四纪又微增;塔里木盆地经历了复杂的热演化史,二叠纪的火山活动使地热梯度相对较高,但新生代地热梯度下降很快,现今地热梯度仅约为20℃/km;准噶尔盆地的地热梯度和大地热流在其地质演化过程中逐渐减小。不同的热演化史导致不同的生烃史,对各盆地主要烃源岩的生烃史模拟结果表明,Ro值为1.0%的生油气高峰期不同,从而使各盆地的油气勘探前景存在差异。图4表1参12
  • 查明;曲江秀;张卫海
    , 2002, 29(1): 16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与正常压力环境相比,在相同条件下,异常高压烃源层中有机质的成熟度和产气率明显偏低,而产油率较高。有证据表明,高压产生的微裂缝不仅是烃类垂向运移的重要通道,而且明显改善了储集层的储集性能。高压泥岩对断层和不同相态烃类的封盖作用是天然气聚集和成藏的关键因素之一。分析异常高压系统中温度与压力的关系,结合实例阐述了异常高压对油气形成、运移、聚集、封盖、成藏和分布的作用与影响,并从理论上探讨了异常高压对成藏作用的机理和控制条件。图3表2参6
  • 周杰;庞雄奇
    , 2002, 29(1): 16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烃源岩的生烃量等于其残烃量与排出烃量之和。利用氯仿沥青“A”/总有机碳参数随深度的变化关系,可求出烃源岩的残烃率。在烃源岩演化过程中,(S1+S2)/总有机碳(生烃潜力指数)减小的唯一原因是有烃类从烃源岩中排出。无论生烃机制如何,烃源岩的现今生烃潜力指数与油气排出以前的原始生烃潜力指数之间的差值始终代表当前每克有机碳的排烃量(排烃率),据此可计算生成未熟—低熟油的烃源岩的排烃量。将排烃率与对应的残烃率叠加,可求出烃源岩的油气发生率,结合烃源岩的厚度、面积、密度及有机碳丰度等资料,可计算生烃量。在东营凹陷八面河油田应用此方法发现,该区下第三系沙三段、沙四段的泥岩与油页岩的生、排烃演化模式不同,泥岩的生烃量巨大,但排烃效率很低。图3表1参19
  • 张义杰;柳广弟
    , 2002, 29(1): 16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复合油气系统是同一区域内多个油气系统的复合与叠加,其范围内的不同油气系统一般不是独立的,储集层和盖层往往是共有的,所形成的油气藏为多油源混合的结果。准噶尔盆地发育包括16个油气系统的4个复合油气系统,一般具有多套烃源岩,具有多生烃期以及油气多源多期混合成藏的特点,同一复合油气系统内多个油气系统的连续性和继承性演化是油气富集的重要因素。玛湖—盆1井西复合油气系统包括佳木河组油气系统、风城组油气系统和下乌尔禾组油气系统;昌吉复合油气系统由侏罗系油气系统和中二叠统油气系统组成;东道海子—大井复合油气系统由石炭系油气系统和二叠系平地泉组油气系统组成。这3个复合油气系统含油气丰度高,应是目前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应坚持富油气系统内继承性正向构造单元及其斜坡区勘探,并应加强侏罗系的勘探力度。图5参2
  • 李振宏;汤良杰;丁文龙;姚素平;王英民;刘豪;王媛
    , 2002, 29(1): 16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断裂分为深层断裂系统(断开三叠系及以下层位)和浅层断裂系统(断开三叠系及以上层位),深层断裂系统主要形成于晚海西期,发育逆断层,易形成冲起构造;浅层断裂系统主要形成于燕山早期,发育正断层,一般形成地堑、地垒。断裂呈现多种平面展布样式,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控制主要构造格局。断裂在剖面上呈现以正反转构造为主的叠加构造组合,在平面呈现冲起构造组合。腹部地区断裂与油气运聚配置关系良好,深层先存断裂作为油源断裂,三叠纪末形成的区域不整合面将深层断裂系统和浅层断裂系统相连接,使油气以深层断裂、不整合面为通道,运移到浅层断裂系统控制的构造圈闭中聚集成藏。图5表1参7
  • 朱筱敏;康安;胡宗全;徐子远
    , 2002, 29(1): 16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依据起源于被动大陆边缘海相盆地的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对缺乏地形坡折的柴达木盆地第四系进行了层序地层研究。通过对野外露头、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的综合研究,将柴达木盆地第四系划分为5个沉积层序,并总结了层序边界和最大湖泛面的识别标志。指出没有地形坡折的陆相盆地沉积层序仅由下部的湖侵体系域和上部的湖退体系域组成。湖侵体系域多由几个退积式准层序组构成,向上砂泥比减小;湖退体系域多由几个进积式和加积式准层序组构成,向上砂泥比值加大。湖侵体系域常在气候湿润、物源供给较多时形成,易形成广泛分布的烃源岩和三角洲、滩坝成因的储集体;湖退体系域常在气候干旱、物源供给较少时形成,易形成广泛分布的泥岩和膏盐岩盖层。图5表2参5
  • 门相勇;王智诒;吴丰成;彭红雨
    , 2002, 29(1): 17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柴达木盆地中南部处于盆地西部第三系含油气系统和盆地东部第四系含油气系统之间,第三纪接受了巨厚的湖相沉积。该区具备有利的构造圈闭、泥岩盖层条件,烃源岩以E23—N1为主,累计厚度大于2000m,具备一定的资源潜力。与盆地西部油田区相比,该区烃源岩厚度变薄、有机质丰度降低、埋藏深度大,有机质热演化多已进入高成熟阶段,砂岩储集层不发育、物性差,是制约油气成藏的不利条件。柴达木盆地中南部地区勘探应以找气为主、找油为辅,寻找构造裂缝为主的裂缝性储集层是取得勘探突破的一个关键环节。位于甘森湖凹陷边缘的土疙瘩构造是一个可以进行重点评价的目标。图5表2参4
  • 曾溅辉;左胜杰
    , 2002, 29(1): 17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吐哈盆地鲁克沁构造带流体包裹体和地层水化学成分以及油气运移和聚集条件的研究,认为:①鲁克沁构造带流体地球化学演化表现为:从古至今封存条件变好,现今地层水经历了相对于古流体更为强烈的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地层水矿化度和各种主要化学组分的含量增大,封闭条件比古流体更好。吐玉克区块的古流体经历了相对较强的蒸发浓缩作用和流体-岩石相互作用,而玉东和鲁克沁区块的古流体大多经受过大气降水的淋滤作用。②鲁克沁构造带流体动力演化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印支末期—中燕山期,存在两种地下水流,一种为自西北向东南的沉积水流,另一种为自东南向西北的大气淋滤水流,水动力强度较大。第二阶段为燕山晚期—现今,主要表现为沉积水自深部向浅部的侧向和垂向运动,但流体动力强度较小。③地层流体地球化学和流体动力研究进一步证实,鲁克沁构造带油气是从西北向东南方向运移的,晚三叠世后期—中侏罗世早期边运聚边降解,中侏罗世中晚期—现今的降解作用减弱,主要表现为油气藏的保存和调整。图2表1参11
  • 左胜杰
    , 2002, 29(1): 17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别考虑各种相态残留气量影响因素并建立相应定量关系的基础上,采用排烃门限理论和物质平衡法,对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煤层残留气量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煤中残留的气主要以水溶、油溶、游离和吸附4种相态存在,其中油溶相和吸附相起决定作用。与炭质页岩和泥岩相比,煤的残留气量最大。台北凹陷1m3煤岩残留甲烷气和重烃气的量分别为10.64m3和2.384m3,煤岩残留气量随埋深先增大后减小。台北凹陷中、下侏罗统煤层残留气量分别为5.63×1012m3和13.12×1012m3,在该区适合开展煤层气勘探。图2参3
  • 窦齐丰;黄述旺;王韶华
    , 2002, 29(1): 17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沉积微相研究及储集层参数定量研究的基础上,应用灰色聚类分析方法,对柴达木盆地红柳泉油田E13低渗透岩性油藏的储集层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了储集层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各类储集层发育的因素及其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相控制着各类储集层分布的总趋势,有利的沉积相带可以发育高质量储集层,但后期成岩作用的强弱对储集层质量的影响更为重要,有利储集相带均分布在碳酸盐含量较低、胶结作用较弱的区域;沉积后期成岩作用的不均一性是造成各类储集层平面不连续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图3表1参2
  • 樊洪海
    , 2002, 29(1): 17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声波时差检测方法是基于正常压实趋势线的,仅适用于欠压实泥岩地层。提出利用声波速度等测井资料检测地层孔隙压力的“综合解释方法”,即同时考虑砂泥岩地层的泥质含量、孔隙度、垂直有效应力对声波速度的影响,先由相关测井资料求取泥质含量和孔隙度,再由声波速度计算垂直有效应力,最后通过有效应力计算地层孔隙压力。初步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利用声波速度检测砂泥岩及非欠压实成因的异常高压,而且检测精度很高。图1参6
  • 王尚旭;狄帮让;魏建新
    , 2002, 29(1): 17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柴达木盆地鄂博梁地区山地具有典型山地特征,单斜高陡,高速地层出露地表,第四系松散沉积与之共存,近地表速度横向变化剧烈。为了研究该区山地地震勘探问题,必须研究复杂条件下地震波传播规律,分析复杂近地表地质结构对地下中深层反射地震波的影响。由于主要目的是研究近地表单斜高陡地层对地震波传播及其成像的影响,所以在制作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时简化了山地地形的起伏,简化了中深层复杂的地质构造。数学模拟和物理模拟采用了相同的模型以利于对比分析,实验采用了多次覆盖观测系统。实验结果表明:①山地特殊的近地表结构会强烈改造中深层的反射,并对中深层反射成像产生强烈影响,认识这种作用,对山地地震资料采集方式、处理流程和解释模式都有重要作用;②近地表高陡构造会产生类似于折射波的干扰波,这种干扰波在单炮记录或叠加剖面上很容易被认为是有效波;③在近地表地质结构为高陡地层并且不存在浅层折射界面(在山地常出现这种情况)时,初至波不是折射波,建议山地资料处理中慎用折射波静校正。图4参21
  • 曹思远;刘宏伟;撒利明
    , 2002, 29(1): 17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讨论了地震剖面上常见的“层断波不断”现象。通过小波理论中的多尺度分析,对此现象进行了研究,恢复出了断点信息,拓宽了地震资料的应用范围。通过在MB地区的勘探实践,总结出从“层断波不断”的现象中判别断点位置的方法:①在目的层上下方,检查地震波形在横向上有无能量的变化,如果有,则该处有断点可能性极大。在此基础上再查看这种现象在相邻测线上是否有连续性。②如果这种现象在空间具有连续性,但还不能清楚反映断点信息,则只能依据小波理论对资料进行叠后的进一步处理。建议在处理地震资料时,尽可能慎用依据信号的统计原则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的模块;或在使用这些模块时,尽可能使用相对较少的地震道信息,以防止绕射波或其它有用信息遭到大的破坏。图2参3
  • 徐安娜;江同文;伍轶鸣;甘功宙
    , 2002, 29(1): 17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轮南油田是塔里木盆地最早投入开发的百万吨级油田,已进入中高含水采油阶段,急需为油田实现稳产8~10a目标确立稳产技术。利用精细油藏描述等技术对油田三大类潜力类型进行分析,确立了以水平井为主进行调整挖潜的稳产配套技术。通过稳产技术攻关与实践,基本肯定了确保轮南油田稳产的支撑技术是水平井技术、滚动勘探开发技术、注采系统综合调整技术和分阶段优化井网接替式稳产技术。这些技术在油田实践中便于操作,应用效果显著,使轮南油田3a新增可采储量125×104t,生产原油近90×104t。图3参3
  • 赵阳;曲志浩;刘震
    , 2002, 29(1): 17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层中的构造裂缝对驱油效率有明显影响。研究微观水驱油机理的理想手段是真实砂岩微观模型油、水驱替实验。采用该技术对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层进行了单模型和组合模型的水驱油实验研究,在实验过程中,不同类型裂缝的渗流现象不同,对驱油效率的影响也不同。在水驱油过程中,不存在裂缝的模型,注入水沿多条路线向出口端比较均匀地推进;较粗(30μm以上)且延伸较长的裂缝,油、水在裂缝中的渗流速度很快;粗但延伸较短的裂缝在水驱油过程中不起特殊作用;孔隙级别的裂缝无论长短,对水驱油过程都没有不利影响,反而可以改善渗透性;完全被充填的裂缝对油、水渗流起隔挡作用;裂缝方向垂直于流线,对渗流有一定影响。多油层合注合采时,渗透性越好的层驱油效果越好,渗透性越差的层驱油效果越差。图1表2参7
  • 李玉喜;庞雄奇;汤良杰;姜振学;周瑞年;蒋武明
    , 2002, 29(1): 44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分析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中生界残余厚度变化规律、新生代沉积相分布规律及平面形态特征等,认为柴西地区近南北向构造形成于前新生代,新生代以来在近南北向挤压区域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北西西向和近南北向构造成为统一构造系统。第三纪近南北向断裂活动以汇聚型右行走滑方式为主,形成近南北向走滑构造和近南北向构造变换带,作为深部边界约束条件而影响着第三系变形。近南北向构造对柴西地区油气成藏起重要作用,已发现油田与其关系密切。近南北向走滑带发育地区是寻找第三系优质裂缝性油气藏的主要地区。图5参2
  • 柳广弟;张仲培;陈文学;陈文礼;林社卿
    , 2002, 29(1): 44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焉耆盆地烃源岩的生烃史、油气成熟度、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和储集层自生伊利石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综合分析盆地的成藏期次。焉耆盆地八道湾组烃源岩的两次主要生、排烃作用发生在侏罗纪末期和早第三纪,白垩纪为生烃停止期;三工河组砂岩溶蚀孔隙中的流体包裹体形成温度主要为101~130℃,与侏罗纪晚期三工河组储集层温度相当,表明这些包裹体主要是侏罗纪晚期以压溶和溶蚀作用为主的晚成岩作用阶段形成的。储集层自生伊利石的K/Ar同位素年龄分布主要为170~140Ma和120~100Ma,第一期反映侏罗纪晚期的成藏作用,第二期与白垩纪油气藏的破坏作用有关。三工河组原油、八道湾组原油的αααC29甾烷20S/(20S+20R)比值平均为0.49和0.45,C29甾烷ββ/(αα+ββ)比值平均为0.46和0.40,表明原油生成和成藏时烃源岩的Ro值约为0.7%~1.0%,与生烃凹陷八道湾组烃源岩在侏罗纪末的成熟度相当;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值为-51.80‰~-41.53‰,成熟度比原油更低,形成时间更早。综合分析认为,焉耆盆地曾发生两期成藏作用,第一期是侏罗系埋深最大的侏罗纪晚期,为主要成藏期;第二期是侏罗系二次埋藏的第三纪。图4参6
  • 庞雄奇;闫伟鹏;朱筱敏;张琴;古莉;张群伟;张振生;王小善
    , 2002, 29(1): 44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岩心描述、薄片观察、X-CT扫描以及钻井、测井等资料,研究了酒西盆地青西坳陷柳沟庄—窟窿山油藏裂缝性储集层的类型及特征,分析了控制裂缝发育的地质因素及裂缝对油气的控制作用,认为储集层裂缝有3种基本类型,即构造裂缝、构造溶蚀缝和饼状破裂,主要受构造应力场及构造位置等因素的控制。根据裂缝形态、充填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裂缝的形成主要有3个期次,其中喜马拉雅运动晚期形成的第三期裂缝对油气运移和聚集最有效。研究结果表明,裂缝是柳沟庄—窟窿山油藏主要的储集空间和控制油气富集的因素。图6表2参6
  • 谢庆宾;韩德馨;朱筱敏;朱毅秀
    , 2002, 29(1): 44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三塘湖盆地的上、下二叠统和石炭系发育3套典型的火成岩,主要岩类有玄武岩、安山岩和辉绿岩等;储集空间包括原生孔隙和裂缝以及次生溶孔和裂缝,进一步可分为原生气孔、残余气孔、原生粒间孔隙、冷凝收缩缝、收缩节理、颗粒爆炸纹缝、斑晶溶蚀孔、铸模孔、粒间溶孔、基质溶蚀孔、蚀变物溶蚀孔、裂缝充填再溶蚀孔、杏仁体溶孔、构造裂缝、风化裂缝、溶缝等。火成岩在成岩和后生变化过程中,发生了交代蚀变作用、充填作用和溶解作用等成岩事件,原生孔隙经历了复杂的充填和溶蚀过程才形成现今的面貌。火成岩的岩相、成岩作用和构造运动控制了火山岩的储集性能。图1参4
  • 王贵文;邓清平;唐为清
    , 2002, 29(1): 45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测井曲线包含了丰富的地层信息,能够敏感、连续地反映所测地层的成层性和旋回性特征。测井解释的目的在于综合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充分挖掘测井资料所包含的地层信息,建立测井数据向地质目标的映射关系,描述目的层的地质特征。储集层沉积旋回研究的主体是地层中的小规模旋回,测井资料以其数量多、连续性好等优点,成为小规模旋回研究中的主要资料来源。某一沉积事件周期性出现的频繁程度可用时间序列中的频率来表示。地层沉积过程中的周期性规律会相应地体现在测井资料所包含的信息中,设计一定的数据处理系统提取这些信息,可以分析、描述和识别地层沉积特征。提出最大熵谱分析方法,即对测井曲线提取主成分和进行最大熵谱分析、谱特征分析,进而依频谱展宽及其韵律识别和研究沉积旋回。与其它谱分析方法(如傅立叶谱和周期图法)比较,最大熵谱分析方法具有不受取样长度限制、对频谱分辨率较高等优点。对塔里木盆地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图4参6
  • 赵亮;吴锡令;汪中浩
    , 2002, 29(1): 45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一种生产测井多井解释方法,综合分析不同井点、不同时间测量的生产测井资料研究油藏生产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该解释方法包括三部分:①多井资料标准化处理部分对不同测量条件、时间生产测井资料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得多井资料具有可比性。②多井对比部分根据油层物性相似性和相关性提取对比因子构成对比因子序列,应用关联度分析方法确定油层横向连通性。③油层生产动态评价部分首先根据渗流规律预测单井剩余油饱和度和产能,然后应用多井资料和平面预测方法进行油层生产动态评价,最后对某油田某区块多井资料的实际处理解释。单井剩余油饱和度计算结果与岩心实验结果对比表明预测效果较好,文中提出的主作用因素分析方法比趋势面分析和分形克里金预测方法预测结果更为合理。图2表1参5
  • 邵文斌;陈小宏;刘洋;王守东
    , 2002, 29(1): 45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青海柴达木盆地英雄岭坚硬地层出露地表,地层倾角大,形成特殊的连续大沟、大坎地表地质条件。依据地震测线经过的山地特殊地表地质条件,建立了倾斜地层与冲沟的理论模型,通过正演模拟分析,对这种特殊的地表地质条件进行了干扰波分析,认为处理地震资料得不到有效同相轴主要与复杂地表条件有关,特别在深沟附近,地层的反射和深沟的侧面反射交叉在一起,使地震剖面出现深沟的侧面反射超过地层有效反射的情况,形成假像。在处理山地地震资料时,要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地段地震波传播特征与干扰波的影响,以形成在地表地质模型约束下的地震处理方法。英雄岭地区的实际山地地震资料因很强的地表影响而出现同相轴交叉,进行常规地震处理很难正确识别地层反射同相轴。在地表模型和地质条件约束下,分别利用双边资料或单边资料处理,得到了合理和较好的结果,处理后的地震剖面反映了地下地质构造。图3参1
  • 王根久;王桂宏;余国义;杨荣婧;孙爱
    , 2002, 29(1): 45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为以裂缝、溶洞为主的碳酸盐岩油藏,其储集层近水平方向延伸,横向连续性很差,特别是北西-南东方向储集层变异程度大。建立裂缝和溶洞模型的具体方法是:对密度测井曲线进行标准化,与岩心实测孔隙度对比,控制数据质量后计算密度孔隙度;对密度孔隙度进行空间数据分析,得到变差函数,按裂缝和溶洞带水平延伸的框架模型进行条件模拟,建立基于井的孔隙度地质模型;用13口井的密度测井曲线推导拟波阻抗曲线,建立整个油藏的三维地震速度模型,综合反演得到油藏的孔隙度模型。估算结果,塔河油田裂缝、溶洞的净厚度约为碳酸盐岩厚度的5%。由于油藏条件下的岩心分析数据非常重要,所以应在对油层进行酸化、压裂之前获取单层测试资料,以利于通过生产资料来检验模型的精度。图5表1参2
  • 吴锡令;熊君君;王界益;谭志武
    , 2002, 29(1): 46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我国大部分油田已进入开发中后期,80%以上的油井依靠机械抽油生产。在有杆泵抽油生产条件下,流体的速度和压力都随时间变化,处于非稳定流动状态。然而长期以来,国内外一直采用稳定流动模型对测试资料进行分析,往往导致错误的结果。分析流体非稳定流动的机理,发现其特征是:活塞上冲程的流量随时间逐渐增大,其变化趋势近似于正弦曲线的π/2周期;活塞下冲程的流量随时间逐渐减小,其变化趋势近似于指数曲线。由于井内流体波动变化的波长大于流道直径,引用一维连续波方程作为测量分析模型。分析的关键在于如何估计扰动速度,可以根据实际生产工况和测试响应特征,确定分析模型中的有关参数,进而准确计算流体的总平均速度和体积流量。图1参2
  • 庞雄奇;金之钧;姜振学;左胜杰
    , 2002, 29(1): 48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叠合盆地具有多套烃源岩、多类储盖组合、多次生、排烃和多期成藏等特征,通常勘探目的层埋深大,经历长期演化,油气藏充注历史复杂,油气分布规律受多种因素控制。认为评价叠合盆地的油气资源量时需要注意:①不能依据氯仿沥青“A”和有机碳含量等实测指标评价烃源岩品质,因为这些指标值高并不能完全表征烃源岩的生、排烃量大;②不要完全依据生、排烃量评价探区勘探前景,因为构造变动强时可以使烃源岩排出的烃量在运移中全部遭到破坏;③不宜套用运聚系数法求取资源量,因为叠合盆地成藏体系聚油气效率远不如简单盆地;④不应依据有限的几口预探井的失利而否定某一地区的勘探前景,因为复杂盆地具有复杂而独特的油气成藏机理和分布规律。研究这四方面的地质问题对于准确评价和预测叠合盆地的油气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图7参18(
  • 周海燕;庞雄奇;姜振学;周杰
    , 2002, 29(1): 48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烃源岩生成的石油和天然气大部分在运聚成藏过程中损失了,因此石油和天然气运聚效率主要取决于油气运聚过程中的损耗量的大小。损耗量包括烃源岩残留烃量、储集层滞留烃量、运移流散烃量和构造破坏烃量。天然气的运聚效率远小于石油,是由于天然气在溶解性、扩散性、吸附性等物理性质方面与石油有差异。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寒武系—下奥陶统及中、上奥陶统烃源岩的模拟计算,认为影响石油运聚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构造破坏作用和储集层滞留作用,而影响天然气运聚效率的主控因素是运移过程中的扩散、溶解及构造破坏作用。构造作用同时控制塔里木盆地石油和天然气的运聚效率,对正确评价油气资源量有重大意义。图3表5参23
  • 张振生;李明杰;刘社平
    , 2002, 29(1): 49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对塔中地区及整个塔里木盆地构造-沉积特征(构造应力场、构造格局、沉积环境及物源、火山活动、逆冲断层、地震反射特征)的分析,认为塔中低凸起是塔里木板块南部与南昆仑板块在早奥陶世末相撞的产物,板块碰撞使塔里木板块北部的被动大陆边缘盆地与南部的弧后前陆盆地共存,唐古孜巴斯凹陷应属于弧后前陆盆地,塔中低凸起为前陆隆起,塔中Ⅰ号断裂为塔中前陆隆起冲断裂,其南部断裂为调节断裂或补偿断裂,此期形成的逆冲带成为后期阿尔金走滑断层活动的基础。论述了塔中前陆隆起的构造-沉积演化特点。塔中Ⅰ号断裂形成时间早,断距大,北部直接与生油凹陷相连,既是重要的油源断层,也是能改造储集层物性的重要断层,沿Ⅰ号断裂的潜山勘探应是今后塔中地区的重点勘探区域,东部的构造变形强度大于西部,勘探前景应好于西部。早、中奥陶世强烈的火山活动使塘古孜巴斯凹陷可能缺乏烃源岩,补偿断层主要在志留纪—泥盆纪形成,石炭纪以后基本上为稳定的整体升降,因此对该凹陷的勘探应格外慎重。图4参5
  • 吕雪雁;朱筱敏;申银民;高雷
    , 2002, 29(1): 49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基础,综合利用岩心、录井、测井及地震资料,进行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三叠系层序地层学研究。识别出5个以不整合面为边界的三级层序,层序Ⅰ、层序Ⅱ和层序Ⅲ位于下三叠统,层序Ⅳ相当于中三叠统,层序Ⅴ相当于上三叠统。层序Ⅰ由低位体系域、水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构成,低位体系域分布在塔中低凸起和满加尔凹陷中南部,塔中地区、满西1井和满参1井处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水侵体系域广布整个台盆区,为半深湖—深湖沉积,高位体系域仅保存在塔北隆起的低洼部位。层序Ⅱ由水侵体系域和低位体系域组成,主要为湖泊相沉积。层序Ⅲ分布在塔中低凸起和整个满加尔凹陷,为辫状河沉积。层序Ⅳ由低位体系域和水侵体系域构成,塔中地区为曲流河沉积,满加尔凹陷—塔北隆起为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层序Ⅴ由低位体系域和水侵体系域构成,为扇三角洲—湖泊相沉积,分布在塔北隆起和满加尔凹陷的北坡,塔中地区缺失。三叠系各层序的形成主要与构造运动、湖平面变化、物源供给有关。根据层序格架内沉积体系的分布规律及已知油气田的生储盖组合,预测塔北隆起草湖凹陷北部靠近轮台断隆处是发育扇三角洲储集层的有利部位,塔中低凸起西段的中、下三叠统辫状河三角洲分支河道砂体也是有利储集层。图6参6
  • 鲍志东;管守锐;李儒峰;王英民;刘凌;赵秀岐;齐雪峰
    , 2002, 29(1): 52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发育砾岩、砂岩和泥岩为主的含煤或不含煤层序,可以划分出2个超层序、7个层序和15个体系域。第一超层序由Ⅰ、Ⅱ、Ⅲ、Ⅳ层序组成,相当于八道湾组、三工河组及西山窑组;第二超层序由Ⅴ、Ⅵ、Ⅶ层序组成,相当于头屯河组、齐古组及喀拉扎组。各层序在不同的地区发育程度不同,具有不均衡性、不完整性及横向变化的分区性。对比分析显示,准噶尔盆地三级层序持续的时间周期约为7~13Ma,Ⅰ层序、Ⅳ层序、Ⅵ层序的的底界面分别与全球层序的UAB1、LZA1、LZA3的底界面一致。图2表1参5
  • 况军;唐勇;朱国华;崔炳富
    , 2002, 29(1): 52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描述储集层基本特征、分析储集层性质的主控因素、建立储集层成因模式和评价、预测储集层性质这4个层次,研究准噶尔盆地重点勘探目标区的侏罗系储集层。系统总结侏罗系储集层岩石学特征,认为成岩压实作用强弱是控制储集层性质的关键因素;指出相对优质储集层均为剩余原生粒间孔隙型储集层,溶蚀作用对渗透率贡献小;非煤系储集层的孔隙保存条件明显比煤系储集层好,这是三工河组、头屯河组和吐谷鲁群的物性普遍优于八道湾组和西山窑组的原因。在确定储集层性质的控制因素和控制机理基础上,建立了煤系和非煤系两大类储集层的成因-演化模型。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分地区、分层位评价了储集层,并预测了不同渗透率储集层的深度界线及相对优质储集层的平面分布。图6参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