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05年, 第32卷, 第2期 刊出日期:
  

  • 全选
    |
    专家论坛
  • 赵文智;王兆云;张水昌;王红军;赵长毅;胡国义
    , 2005, 32(2): 106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有机质“接力成气”机理是指成气过程中生气母质的转换和生气时机与贡献的接替。有两层含义:一是干酪根热降解成气在先,液态烃和煤岩中可溶有机质热裂解成气在后,二者在成气时机和先后贡献方面构成接力过程;二是干酪根热降解形成的液态烃只有一部分可排出烃源岩,形成油藏,相当多的部分则呈分散状仍滞留在烃源岩内,在高—过成熟阶段会发生热裂解,使烃源岩仍具有良好的生气潜力。这一理论的提出,回答了我国热演化高-过成熟地区勘探潜力问题与天然气晚期成藏的机理问题,对拓搌勘探领域有重要意义。图11表2参40
  • 梁狄刚;陈建平
    , 2005, 32(2): 106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南方古生界海相高成熟(Ro值大于1.3%)、过成熟(Ro值大于2%)烃源岩的分布很广,其中古油藏沥青和油苗十分丰富。以往利用常规生物标志物(类异戊二烯烷烃、甾烷、萜烷等)进行油源对比问题不少,因为随着成熟度增高,原油、沥青和烃源岩的常规生物标志物分布趋于一致,失去了指示原始生物组成特征的意义,也完全区分不开不同层系的烃源岩。碳同位素组成因为有明显的热演化分馏作用,也难以用于精细的油源对比。广西十万大山盆地的研究证明:在高、过成熟条件下,三芳甾烷仍能区分不同层系、不同岩性(泥岩、灰岩)的烃源岩,且不受成熟度的影响,很有希望作为高、过成熟区油源对比的有效指标。对比结果表明:南方海相有效烃源岩主要是泥质岩而不是碳酸盐岩。中国南、北方的海相、陆相烃源岩中都有高、过成熟烃源岩,因此,关于高、过成熟烃源岩区的油源对比问题具有普遍的意义。图12表2参15
  • 李景明;李剑;谢增业;刘人和;王红岩
    , 2005, 32(2): 106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天然气远景资源量为47万亿m3,最终可采天然气储量14万亿m3。天然气资源量主要分布于鄂尔多斯、塔里木、四川、柴达木、东海、莺歌海、琼东南、松辽、珠江口、渤海湾、准噶尔等11个盆地中。西部地区的资源量约占总量的80%左右;东部占8%;海域占12%。中国天然气资源的勘探程度仍然很低,勘探潜力大,勘探领域多,中国陆上主要天然气勘探领域以四川、鄂尔多斯、塔里木、柴达木四大气区和松辽深层为主;海上以东海、莺歌海、琼东南以及珠江口盆地为主。中国煤层气资源也较丰富,煤层气远景资源量为27.3万亿m3。图3表1参21
  • 石油地质研究
  • 秦胜飞;潘文庆;韩剑发;宋岩;洪峰
    , 2005, 32(2): 107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库车坳陷不同地区油气地球化学特征的详细研究,发现库车坳陷油、气相态分布及地球化学特征具有不均一性。造成这种非均一性的原因有:烃源岩成熟程度的差异引起气/油比以及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的差异;成烃母质不同,造成液态烃与气态烃产率变化的多样性;在盖层封闭性稍差地区、有断裂破坏地区,天然气大量散失可形成残余油藏。库车坳陷存在多期成藏、多期构造运动,可捕获不同期的油气。图6表1参23
  • 陈安定
    , 2005, 32(2): 107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南方海相地层构造复杂、寒武系页岩等生烃过程早的特点,提出“海相有效烃源岩必须对现有圈闭或晚期成藏有过实质性贡献”的补充定义。建议在烃源岩评价中加入“时效”概念和相关参数。碳酸盐沉积相控制了烃源岩的发育,隐藻碳酸盐是碳酸盐中最主要的烃源岩,不同成熟度的海相烃源岩应有不同的有机碳含量下限标准。图2参12
  • 钟思瑛;邵先杰;廖光明;陈志香;王沛
    , 2005, 32(2): 107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苏北盆地由一系列小型断陷组成,不同部位发育了不同类型的三角洲沉积体系。在湖盆扩张期发育的退积型三角洲沉积体系中,扇三角洲坡降大、近物源,碎屑流沉积发育,颗粒粗、磨圆度低、分选差,前缘相中一般缺少河口坝和远砂坝微相,平原水道物性差,一般不是有效储集层,水下分流河道和前缘席状砂是重要的储集体;辫状三角洲坡降中等,平原亚相以辫状河道发育为特征,前三角洲亚相发育水下滑塌重力流和浊流,分流河口砂坝、远砂坝、前缘席状砂和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滚动勘探的重点层位,但浊积岩和水下滑塌重力流水道砂体也是重要储集体;正常河流三角洲坡降较缓,岩性细,分选好,与滨浅湖相伴生,生物碎屑灰岩、滩坝和分流河口砂坝厚度大,位于沉积序列的上部,是最有利的储集层。图7表1参6
  • 谢增业;田世澄;单秀琴;杨威;李剑
    , 2005, 32(2): 107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川东北飞仙关组发现了迄今四川盆地最大的它源常压型鲕滩气田。根据天然气组分、储集层沥青以及成藏地质条件分析,天然气主要来源于古油藏原油裂解,为富含H2S的干气,H2S的形成与硫酸盐岩热化学还原作用有关。天然气的运移富集受古隆起背景的控制,分布在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区域性膏盐岩盖层之下,气藏形成于受断裂控制的构造圈闭中,有岩性-构造型和构造型两种成藏模式,控制鲕滩气藏规模的两大关键因素是有利沉积相带内经白云岩化、溶蚀次生改造后储集性能极大改善的鲕粒岩和与构造圈闭的有效匹配,属于印支晚期—燕山期聚油气、喜马拉雅期调整定型成藏的晚期成藏类型。岩性-构造型气藏包括罗家寨、渡口河及铁山坡气藏等,主要经历了印支晚期—燕山早中期的鲕粒岩聚油气、液态烃类深埋裂解以及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的构造形成、流体局部调整、构造控气的成藏过程;构造型气藏包括金珠坪气藏,印支晚期—燕山早中期虽有油气运移,但受储集空间所限未形成大规模液态烃类的聚集,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的构造形成后由构造控气。鲕滩气藏鲕粒岩分布广,资源潜力大,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图4参19
  • 王新民;郭彦如;付金华;刘化清;陈启林;李天顺;廖建波;张春雷
    , 2005, 32(2): 107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8段砂岩发育于盆地东北三角洲沉积体系和盆地西南辫状三角洲沉积体系,以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为低孔、低渗储集层,但其中存在达到建产规模要求的相对高孔渗砂岩。通过大量地质分析、室内实验研究,认为有利于相对高孔渗砂岩储集层原生孔隙保存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有利的沉积微相(席状砂、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异常压力差,与成岩作用有关的烃类早期充注占位,绿泥石包膜的发育和分散的石英胶结支撑作用;在此基础上有机酸溶蚀作用形成的各类次生孔隙进一步改善了砂岩储集层的物性。在具备上述基本地质条件且几种影响因素同时作用的地区,有望发现相对高孔渗砂岩储集层及商业性油气藏。图2表1参19
  • 杨帆;孙玉善;谭秀成;张丽娟;王月华
    , 2005, 32(2): 107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迪那2气田古近系储集层为低孔低渗和低孔特低渗的碎屑岩,同一相带的储集层物性与粒度负相关,油气主要产自于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之中,储集空间以剩余原生粒间孔、溶蚀粒间孔、溶蚀构造缝和构造裂隙为主。经综合分析认为,其原因与前陆逆冲推覆构造活动的阶段性对沉积旋回性、沉积水体盐度变化及物源区变化的控制密切相关。构造相对活跃期为沉积水体咸化期,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平原亚相的辫状河道粗碎屑岩,同生期胶结作用强,而浅埋藏早成岩阶段碳酸盐和硫酸盐胶结物充填强烈,致使物性进一步变差,并且不利于晚成岩A阶段的溶蚀作用进行。而构造活动相对平静期的物源区较远,水体盐度低,发育的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相对高,同生期胶结作用弱,原生孔隙保存较多,浅埋藏早成岩阶段的胶结作用较弱,晚成岩A阶段的溶蚀作用较强,因此储集层物性要优于粗碎屑岩。构造破裂作用使迪那2气田古近系储集层物性获得改善。图3照片5表2参8
  • 申银民;孙玉善;顾桥元;徐迅
    , 2005, 32(2): 107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原理和方法,依据丰富的岩心和测井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哈得逊地区下石炭统下泥岩段海相薄层产油砂体进行精细研究。研究结果:该套薄层砂体是塔里木盆地石炭系层序Ⅰ高位体系域的低能砂质滨岸相沉积,发育的多个明显向上变粗的准层序又构成一个(弱)前积准层序组。层序Ⅰ高位体系域发育早期为远滨环境,随着海平面的缓慢下降逐渐过渡为远滨和临滨—前滨环境交互,最后演变为滨海平原。识别出的5个单独薄砂体由下向上逐渐向海迁移,砂体间由海相泥岩分隔,互不连通,呈孤立的席状透镜体,侧向相变为泥岩;平面上砂体沿古海岸线发育,其走向大致为北西-南东向。薄层砂体砂岩粒度细、厚度薄(薄于3m),但分布广,发育明显受层序(体系域)背景、古地貌和物源控制,其分布面积远大于已知油田的面积,有希望寻找到主要受岩性控制的较大型地层油气藏。图4表1参10
  • 张冬玲;鲍志东;刘平兰
    , 2005, 32(2): 107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苏北盆地浅层天然气藏成藏条件探讨
  • 赵孟军;王招明;宋岩;张水昌;肖中尧;王清华;秦胜飞
    , 2005, 32(2): 107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塔里木盆地喀什凹陷目前发现的最为重要的烃源岩分布于下石炭统和中、下侏罗统。下石炭统为Ⅱ型海相烃源岩,中、下侏罗统以湖相的Ⅱ-Ⅲ型杨叶组烃源岩为主,其次为下侏罗统煤系烃源岩。油气源对比表明,喀什凹陷的克拉托、杨叶等油苗主要源自中侏罗统杨叶组的湖相烃源岩,阿克1井天然气主要源自石炭系Ⅱ型烃源岩。成藏过程研究表明,阿克1井天然气主要聚集了石炭系烃源岩在Ro值为1.5%~1.8%阶段生成的天然气,具有晚期阶段聚气的特征,这是造成阿克1井天然气碳同位素组成偏重的主要原因。侏罗系烃源岩生成的烃类在上新世早期形成油藏,在上新世晚期受到破坏形成地表油苗或油砂。图7参26
  • 何登发;贾承造
    , 2005, 32(2): 107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逆冲断层叠加组合形成的冲断构造带或褶皱冲断带是地壳中一种常见的构造单元,按构造环境的不同,可分为6种基本类型。近年来对褶皱冲断带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表现在:①成因机制,地表作用过程与褶皱冲断带演化之间的动态作用;②褶皱冲断带中的基底卷入构造与先存张性断层挤压复活(反转)的影响,基底卷入变形与盖层薄皮滑脱变形的耦合作用;③断层相关褶皱作用机制以及可以反映褶皱作用时间与机制的生长地层的结构特点;④冲断活动对油气成藏关键事件的影响和对油气藏分布的制约作用。大多数褶皱冲断带由于先存张性断层的复活表现为薄皮冲断作用与基底卷入冲断作用的联合,很多的断层相关褶皱具有复合成因,且变形机制与运动学过程随时间而变化。关于滑脱褶皱、翼旋转褶皱机制以及生长地层几何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提高了对冲断带断层相关褶皱的认识。冲断作用加速了烃源岩的热演化,改善了储集岩的储集性能,提高了排烃效率,增大了运聚概率,形成了大量构造圈闭,导致油气成藏条件在空间与时间上有效匹配,形成了一系列大油气田。由于冲断构造样式与运动学特点的差异,不同的褶皱冲断带有利的油气聚集部位变化较大,油气田分布规律各异。图8参66
  • 隋风贵;郭玉新;王宝言;曹建军
    , 2005, 32(2): 108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钻井剖面相分析资料为基础,结合岩性、测井、地震响应特征及层序类型分析,研究东营凹陷深陷期层序的构成,着重探讨其中低位扇的沉积相类型、发育的控制因素及沉积序列。认为低位扇与构造坡折带有密切的成生关系,坡折带类型、规模和发育部位控制了低位扇的类型、规模和分布,形成了典型的陡坡型和缓坡型低位扇沉积序列。陡坡型低位扇体在“有限后退或持续下陷型”边界断裂控制下,从盆缘到中心依次发育了冲积扇、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和深水浊积扇序列;缓坡型低位扇体在断裂坡折带控制下,发育了盆缘陆上下切谷充填及低位辫状三角洲、扇三角洲及缓坡深水浊积扇序列。图5表1参26
  • 综合勘探开发技术
  • 文百红;杨辉;张研
    , 2005, 32(2): 108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10年来,随着非地震勘探仪器设备观测精度的提高和数据处理解释技术的进步,非地震勘探在中国石油(PetroChina)的13个油田逐步得到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总结非地震勘探技术进步成果的基础上,介绍了非地震勘探技术在构造和地层岩性油气勘探中的几个应用实例。在综合10年来国内外非地震勘探技术研究动态和应用现状的基础上,预测了非地震勘探技术发展的四大趋势:高精度三维非地震勘探;非地震油气预测;非地震储集层描述与监测;联合勘探与综合处理解释。参30
  • 马立驰
    , 2005, 32(2): 108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过40年勘探,济阳坳陷相对简单、埋藏浅、易于勘探的碳酸盐岩潜山已钻探完毕,下古生界油气藏勘探进入难于新发现潜山和地质情况复杂的局面。经过不断攻关研究,胜利油田逐渐形成了以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测井、模式识别和配套井筒工艺为核心的碳酸盐岩潜山勘探配套技术,包括圈闭描述、储集层预测、含油气判识和油气层保护等。在其指导下,济阳坳陷近几年发现了富台油田、桩海亿吨级潜山含油目标区,突破了渤南深层潜山油藏。图3参15
  • 刘继民;刘建中;刘志鹏;朱钢芹;王立峰
    , 2005, 32(2): 108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微地震法,全程监测松辽盆地朝阳沟油田3口井、7个层(次)的压裂施工过程,监测结果与油田生产动态相符,取得了成功。监测中发现了有代表性的3种形式的裂缝转向机制:①对于不同因素控制的不同走向的两条裂缝,分别压开转向效果最明显;②对于同一因素控制下的裂缝,尽管初裂缝走向不同,但裂缝在延伸过程中仍转回原来的方向,由于起点不同,二者只是平行,并不一定重合;③同一因素控制下的裂缝也可能出现小角度转向,由于偏离的方向小,受到的转回原来方向的约束力也小,可以出现较长的、不同走向新缝。其中,以压开不同控制因素下的两条裂缝效果最好。总结监测结果,得出判定裂缝发生转向的3个标准:①监测到的裂缝走向、形态不同;②第二次压裂的破裂压力应比第一次压裂的破裂压力显著升高;③新裂缝与原来的裂缝不是同一条缝,观测到的裂缝高度也会有所差别。这些标准与实际情况十分吻合。图4表2参5
  • 班书昊;杨慧珠
    , 2005, 32(2): 108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加快寻找地下复杂介质中的油气,针对含单相饱和流体的孔隙介质,综合了等效孔隙介质理论、Radon变换以及小生境遗传算法等,将接收信号与遗传群体相联系,引入了最小二乘原理和小生境迭代,形成了基于等效孔隙介质模型与地震CT技术的小生境多参数反演算法。理论分析与反演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避开波动方程求解的复杂性,精度高、求解方便,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能有效解决井间地层成像问题。图2表2参16
  • 蔡瑞
    , 2005, 32(2): 108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藏储集空间主要为溶蚀形成的缝洞,受碳酸盐岩储集体形状多变、分布不规则和储集体内部岩性、物性不均一等复杂性影响,储集层预测难度大。提出基于谱分解技术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溶洞识别方法:利用地震对碳酸盐岩储集层孔隙度敏感的特点,将碳酸盐岩目的层段调谐三维体丰富的振幅与相位信息与实际测井、钻井、取心等资料相结合,进行超深层缝洞型非均质碳酸盐岩储集层预测,直观展示多口钻井缝洞体分布面貌。应用谱分解技术对中国西部某地区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地层进行缝洞储集体识别的实例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图5参8
  • 钻井工程技术
  • 苏义脑;周川;窦修荣
    , 2005, 32(2): 108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空气钻井是一种特殊的欠平衡钻井技术,采用具有极大压缩性的空气作为循环介质,具有钻速高、成本低、环保性好等优势,应用越来越广泛。空气钻井循环系统的压力分布、钻井装备的选择、钻井参数的合理配置与传统钻井方式相比有很大区别。在国内外现有空气钻井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压力分布模型,推导计算公式,编程计算,得到了空气钻井中压力分布规律、压缩气体流速场分布特点、空气螺杆马达转速受压力温度影响的变化趋势以及流体温度模型的改变对循环系统中压力分布的影响等结果。在空气钻井的工艺参数研究中,主要进行了最小气量和合理钻速的选择计算,结果是:环空中过流截面增大会造成最小气量取值变大,过流截面由小变大处是携屑最困难的位置;给出了排气量为1.2m3/s时,通用算例的合理钻速取值。图6表1参8
  • 油田开发与油藏工程
  • 姜汉桥;谷建伟;陈民锋;孙梦茹
    , 2005, 32(2): 108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长期注水冲刷会引起储集层物性和流体物性的变化。以胜坨油田胜二区沙二段74-81单元为研究对象,建立该开发单元储集层物性和原油物性随不同开发阶段变化的时变油藏地质模型,研究开发阶段变化对剩余油分布和开发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渗透率场、原油黏度和密度随不同开发阶段的变化对剩余油分布和油田开发效果影响均较大,尤其是原油物性变化的影响更为严重。通过精细油藏数值模拟,得到目前74-81单元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和水淹状况,设计了该单元开发调整方案,成功地指导了油藏开发调整。表9参13
  • 生如岩;李相方
    , 2005, 32(2): 108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不同的开发方案会使水驱气藏的视地层压力曲线出现上翘、下凹或直线段,而并非必然出现上翘。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胜利油田永安断块采气速率和水体规模对砂岩底水气藏开采动态影响的结果表明,传统的物质平衡认识只适用采气速率低、水体规模大的情况;在采气速率高和水体规模小的情况下,水驱气藏视地层压力曲线可能会向下弯曲,而在特定的采气速率和水体规模时,视地层压力曲线呈直线。因此,仅根据视地层压力曲线可能会错误判断气藏的驱动类型。还研究了采气速率和水体规模对气藏最终采收率的影响,认为在一定采气速率下生产,有相当一部分产气量需在含水期产出。图6表3参15
  • 霍进;贾永禄;蒋维军
    , 2005, 32(2): 108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低速非达西渗流理论,导出了双渗(达西渗流和低速非达西渗流)两层油藏DST测试(中途测试)非自喷井的有效井径数学模型,采用拉氏变换和格林函数方法,得到拉氏空间的解析解,并绘制了新的样板曲线。参数敏感性分析表明,低渗非达西流的启动压力梯度、层间储容比、地层系数比的变化对样板曲线变化的影响比较大,样板曲线的晚期段会出现曲线上翘,这是与达西渗流情况最明显的差别。用该试井模型进行实例分析,可解释出双渗油藏的启动压力梯度、各层渗透率及表皮系数等重要参数。图3参13
  • 徐文;卢涛;陈凤喜
    , 2005, 32(2): 109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奥陶系马五1碳酸盐岩气藏主要储集空间为孔隙介质,主力气层马五12和马五13网状缝仅起局部沟通孔隙的作用,大量试井结果也证实马五1气藏的储渗特征是“以孔隙介质为主,具有有限导流作用的储集类型”,因此引入“似孔隙介质”概念描述。通过建立“似孔隙介质”参数场来判识这一特征:通过概率统计分析,根据岩心分析渗透率与测井解释渗透率的差异显著性检验进行可信度评价,用岩心分析渗透率平均值作为期望值,约束整个渗透率参数场建模,避开测井解释带来的误差,只用其归一化等值线为权重,形成物性参数场。用该方法建立的参数场能较准确地反映储集层的储渗特征,大大减少模拟参数场修正工作量,具有可靠、实用等特点。图2表1参7
  • 蒋焱;徐登霆;陈健斌;岳胜辉;孙裕治
    , 2005, 32(2): 109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分析含蜡原油和常规稠油的不同族组分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筛选出具防蜡作用的细菌F18菌组和具降黏作用的F16菌组,并通过其与原油作用实验探索细菌防蜡和降黏的机理。研究表明,F18菌组对长链脂肪烃的降解能力强,产表面活性剂能力强,经F18菌组作用后,原油中对结蜡贡献较大的烷烃组分减少,使原油含蜡量和凝固点下降;F16菌组能降低原油黏度,对黏度50~3000 mPa·s(50℃)的原油的降黏率在30%~85%,经F16菌组作用后,原油的非烃组分减少,同时代谢产物中的生物表面活性剂能有效地改善常规稠油的流动性。已在696口油井上实施了微生物单井处理,取得了显著的增油和油井维护效果。已累计增油72843.5t,平均单井增油104.66t。其油井维护作用(特别是对含蜡油井)主要表现为延长热洗周期甚至代替热洗和减少化学药剂的用量。图7表1参11
  • 王学立;陈智宇;李晓良;路永萍;张仕明;李秀兰;倪金忠;段冠青
    , 2005, 32(2): 109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大港油田官69断块油藏高含水期水驱效果差的情况,在4个井组实施微生物驱油试验。在断块4口注水井中注入相同用量的菌种(前缘段塞用胶结能力强的菌种DG002和N80,主体与后尾段塞用N80)后,2个井组见到较好效果,产量递减放慢、开采状况基本稳定,或者产量增加,含水下降。受益井官69-8井日产从21.88t上升到23.3t,官69-21井含水从95.6%降至93.7%,减缓了区块产量递减。图4参10
  • 郝永卯;薄启炜;陈月明
    , 2005, 32(2): 109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CO2驱油机理,并为制定开发方案提供基础数据,严格按照规定取样,按拟合泡点压力的配样原则配样,通过室内高压相态实验、CO2减黏效果评价实验和细管驱油实验,测定CO2-原油多组分体系的相行为,评价压力-体积关系和CO2减黏效果,认识CO2驱的机理和规律。细管驱油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采收率随驱替压力曲线的变化规律来确定混相条件最为准确,本次实验油样(胜利油田油样)最小混相压力为26MPa。对比总结国内外大量相关资料,认为对于特定油田的不同油样,相对饱和压力、归一化体积系数、膨胀系数、CO2溶解度和相对黏度等参数与CO2注入浓度的关系曲线是一定的,可以用回归的曲线进行有关预测。图4表1参13
  • 王卓飞;郎兆新;何军
    , 2005, 32(2): 109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乳化液在孔隙介质中的流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随机游走过程,不同直径的液滴在大小不同的孔隙中滞留和聚并,又通过大小不同的喉道破裂和分散。采用微观物理化学流体力学方法,根据描述乳化液液滴直径的数学公式,分析了液滴直径与毛管数及渗透率的数学关系及乳化现象发生的条件。将不同尺寸液滴在多孔介质中的分布与毛管数联系起来,并结合孔隙喉道分布,计算出乳化液液滴尺寸分布概率曲线。对乳化液滴的破裂与分散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表明,降低界面张力、提高毛管数可改善稠油油藏开发效果。图2参10
  • 杨春梅;李洪奇;张方礼;高祝军;刘卫东
    , 2005, 32(2): 109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注蒸汽热采区块中加密调整井电阻率显著降低的问题,应用沉积学原理及孔道迂曲度参数,分析热采过程中亲水大孔道的形成机理及其对储集层电学性质的影响,以视电阻率构成模型为基础,研究不同厚度及电阻率组合与视电阻率的关系。提出沉积作用导致的储集层多层次的非均质性以及高温蒸汽和热水沿高渗透条带的线性突破,是开发层段内电各向异性产生的主要原因;由于普通分辨率的测井仪器对各向异性地层中低电阻率段的反应特别灵敏,致使水线突破后加密调整井的电阻率显著下降。认为虽然加密调整井储集层过低的电阻率不能反映其中真实的含油水情况,但是通过电阻率的变化研究蒸汽在储集层中线性突破的规律,对于深入评价油藏特征、及时调整开发策略具有一定的意义。图4参11
  • 油层保护与改造
  • 杨丙秀;蒋廷学;丁云宏;汪永利;王世召
    , 2005, 32(2): 109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力压裂有助于正确、快速评价低孔低渗储集层的特性。但这类储集层对外来液体非常敏感,如果压裂设计或施工不当容易造成伤害,将影响正确认识储集层。从最大限度地认识与评价低孔低渗储集层的角度,针对探井压裂与开发井压裂的不同,在综合分析塔里木、华北、吉林、青海、玉门及长庆等探区对探井低孔低渗储集层压裂成败的基础上,提出探井低伤害压裂技术体系:与伤害相关的室内实验与分析评价;新型低伤害压裂材料研制;低伤害压裂工艺设计技术;配套的低伤害工艺措施。该技术体系在国内重点探区的现场试验取得了理想效果,2003年对华北油田留西探区深层低丰度油藏探井路45井低孔、特低渗、低电阻率油层进行压裂试油,使该探区近年来获得首次突破。图1参12
  • 李浩;刘双莲;吴伯福;刘伟兴
    , 2005, 32(2): 109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拉张的地质背景下,高束缚水成因的低电阻率油层形成于弱水动力变化带,水动力的强弱变化形成特殊的储集层岩性叠置结构(即不同的岩性按一定比例关系形成薄互层),形成由微孔隙与大孔隙构成双组孔隙系统的油层微观组构,油层高含束缚水因而电阻率低,但其中较大孔隙储集可动油气,具备产能。以沉积相研究为指导,从沉积相、储集层岩性结构及储集层微观组构这3个尺度进行研究,有助于在弱水动力变化带寻找高束缚水成因的低电阻率油层。运用这一方法研究了大港油田港东开发区某断块,数口井见到增油效果。图2参16
  • 李勇明;郭建春;赵金洲
    , 2005, 32(2): 109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的裂缝性油藏渗流介质包括人工压裂裂缝和天然微裂缝、大裂缝及基质,将大裂缝与基质的物质交换在微裂缝系统中加以描述,建立了含大裂缝的多重介质渗流数学模型,研制了裂缝性油藏压裂后生产动态模拟器,结合塔里木盆地塔河奥陶系裂缝性油藏参数,综合研究了天然裂缝、人工裂缝对压裂后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天然裂缝渗透率是影响压裂后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工裂缝的导流能力随生产时间递减对压裂后产量有重大影响。压裂可能导致天然裂缝污染,应采用低伤害压裂液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小对天然裂缝的伤害;增加人工裂缝长度可以改善流体沿裂缝向井底的流动性能,但随着压裂液滤失量的增大对天然裂缝的污染会加重、加深,应确定合理的压裂施工规模以获得合理的裂缝长度,避免导致裂缝长度增加而产量下降。裂缝系统连通差、渗透率较低的油藏,实施压裂也难以获得理想的增产效果;含有大裂缝的井压后产量明显高于不含大裂缝的井,但易形成水窜,可导致油井压裂后含水上升较快。图3表1参9
  • 朱怀江;何帆;王容军;张新贵
    , 2005, 32(2): 109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准噶尔盆地腹部的石西油田是裂缝性油藏,具有高温、高压、高矿化度和超深井底水锥进的特点。分析5次油井堵水的现场试验结果,分别采用两性离子聚合物凝胶堵剂或石灰-水泥类无机堵剂均难以满足降水增油的需求,分别采用无机硅胶堵剂-聚合物凝胶封口剂体系或植物纤维性预交联体膨颗粒堵剂-聚合物凝胶封口剂体系虽可封堵油井,但造成油水产量均下降。所以需调整堵剂体系,改善施工工艺,以确保堵剂选择性进入水层形成封堵,而不对油层产生伤害。采用三段塞(暂堵剂-改性栲胶堵剂-水泥封口剂)进行石西油田超深井的堵水达到了降水增油的目的,但需调整封堵半径,才可获得更佳的堵水效果。现场试验证明:如果明确油藏和油井情况,采用具一定选择性封堵水层能力的堵剂和注入工艺,可大幅度提高封堵高温油藏超深油井出水的成功率。图1参10
  • 油藏物理
  • 汤勇;孙雷;周涌沂;李士伦;孙良田;杜志敏
    , 2005, 32(2): 110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状态方程和气液两相相平衡理论,建立了注气压力-组成及多级接触实验相平衡的计算模型,再应用建立的计算模型,根据室内注气配套实验(压力-组成实验、多级接触实验、细管实验)数据,模拟压力-组成相图、多级接触拟三元相图和细管特征曲线,评价注气驱混相能力及驱替机理。应用该方法对吐哈盆地丘陵油田注富烃气混相驱机理进行了评价,研究了该过程中油气两相中的C1、C2—C6和C7+组分、界面张力、密度与黏度等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证实了注富烃气驱替过程中存在凝析和蒸发双重作用,因此在较低界面张力状态(即近混相)下采收率可以达到与混相驱接近的效果,认为凝析/蒸发混相就是近混相的提法不妥。图5表1参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