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22年, 第49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2-10-23
  

  • 全选
    |
    油气勘探
  • 魏国齐, 谢增业, 杨雨, 李剑, 杨威, 赵路子, 杨春龙, 张璐, 谢武仁, 姜华, 李志生, 李谨, 国建英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2, 49(5): 835-846.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1059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川中古隆起北斜坡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藏特征、油气充注史及成藏地质条件分析,研究其天然气成因、成藏演化、聚集模式及大型岩性气藏形成条件。通过天然气组成、碳氢同位素组成、流体包裹体、储集层沥青、岩相古地理及滩体刻画等综合分析,认为:①北斜坡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主要为原油裂解气,多套烃源岩贡献比例不同导致不同层系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差异。②北斜坡震旦系、寒武系气藏均为单斜背景下的岩性气藏,前者为常压,后者为高压;发育单源下生上储,双源下生上储、旁生侧储,双源下生上储、上生下储3类生储盖组合;二叠纪—三叠纪是原油主要生成期,早—中侏罗世是原油裂解气及湿气主要生成期,晚侏罗世—白垩纪是干气主要生成期。③北斜坡震旦系—寒武系大型岩性气藏形成的条件主要是斜坡背景下大面积分布的规模滩相储集体邻近源岩或处于古油藏范围,规模丘滩体储集层与滩间致密带封隔层有效匹配形成大型岩性圈闭,有利于近源聚集和古油藏裂解气“原位”规模聚集成藏。研究和勘探成果证实北斜坡发育多层系大型岩性气藏,天然气资源规模超过万亿立方米,勘探潜力大。

  • 汪泽成, 施亦做, 文龙, 姜华, 江青春, 黄士鹏, 谢武仁, 黎荣, 金惠, 张志杰, 严增民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2, 49(5): 847-858.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20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超级盆地思维及油公司资源战略,分析四川盆地含油气系统和剩余油气资源分布,最大限度地挖掘四川盆地油气资源潜力,探索该盆地的超级盆地发展模式。研究表明:①四川盆地在陆内裂谷—海相克拉通—前陆盆地3阶段演化背景下,形成了以天然气为主的复合含油气系统,具备构成超级盆地的资源条件。盆地超深层存在南华纪裂谷潜在含气系统;震旦系—中三叠统发育海相克拉通含气系统,以常规天然气和页岩气为主;上三叠统—侏罗系发育前陆盆地致密砂岩气和页岩油;每套油气系统内常规和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分布规律各不相同。②发展完善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常规气、致密砂岩气、页岩油等领域先进实用勘探技术,是支撑规模勘探开发的必要条件。③分层次制定勘探战略,争取政府扶持与政策支持力度,探索合作发展新模式,有助于最大限度挖掘四川盆地油气资源。引入超级盆地研究思路挖掘四川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对指导四川盆地及类似成熟盆地的勘探开发部署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 鲁雪松, 赵孟军, 张凤奇, 桂丽黎, 刘刚, 卓勤功, 陈竹新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2, 49(5): 859-870.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20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冲断带地层超压在纵向和横向上的差异分布问题,开展超压成因判识、超压演化模拟研究。利用实测地层压力、钻井液密度、测井等资料和超压成因判识及超压演化模拟技术,分析超压在纵向上和横向上的分布规律,讨论不同构造带超压成因机制及超压在纵横向上差异分布的原因,探讨超压发育演化对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准南前陆冲断带超压在纵向上多层系发育、越深超压规模越大,横向上超压在山前带最不发育,褶皱背斜带最发育、斜坡区较发育。超压差异分布主要受控于不同区带的不均衡压实作用和构造挤压作用强度的差异。沟通深部超压层系的断层造成的超压传递作用对该区超压幅度的进一步增大有重要贡献。超压形成演化对油气成藏和分布的控制作用,具体表现在:当强超压形成于储集层致密化之前,超压对深层储集层物性具有一定保持作用,拓展了深层—超深层的勘探深度;古近系安集海河组和下白垩统吐谷鲁群超压泥岩盖层之下是油气规模富集的主要场所;在总体超压的背景下,超压强度太高或太低均不利于油气富集与保存,压力系数以1.6~2.1最好。

  • 谭磊, 刘宏, 陈康, 倪华玲, 周刚, 张旋, 严威, 钟原, 吕文正, 谭秀成, 张坤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2, 49(5): 871-883.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20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岩心、薄片、测录井及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对四川盆地高磨地区震旦系灯影组三段+四段层序地层及沉积演化开展研究,并对其有利储集层发育区进行预测。研究表明:①灯影组三段+四段可识别出两个Ⅰ型和一个Ⅱ型层序界面,据此划分为SQ3和SQ4两个三级层序,这两个层序在区内发育完整,具有良好的等时性和可追踪对比性,SQ3西厚东薄,SQ4北西厚南东薄。②SQ3至SQ4经历了由混积台地到镶边台地的演变,西侧的台地镶边体系以发育台缘微生物丘和颗粒滩组合为特征,台内为多种白云岩组成的局限台地相,且存在规模不一的局部微地貌高地,发育星罗棋布的台内丘滩体。③灯四段储集层表现出明显的相控性,纵向上主要分布于高频层序向上变浅旋回上部和三级层序高位域;平面上,台缘储集层较台内发育,高石梯台缘储集层较遂宁以西台缘发育。④通过三维地震精细刻画出灯四段3类有利储集层发育区,指出台内古地貌高地丘滩相区是下一步灯四段勘探开发的首选区带。

  • 刘艺妮, 胡明毅, 张三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2, 49(5): 884-895.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2023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最新钻井岩心、薄片和三维地震等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古城—肖塘地区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台地类型、发育特征与演化过程进行研究,并探讨油气勘探的有利相带。研究结果表明,寒武纪—奥陶纪研究区发育碳酸盐缓坡和镶边台地两类台地,古城地区和肖塘地区台地演化过程存在明显差异。早寒武世研究区为一均斜缓坡,中—晚寒武世逐渐演变为镶边台地,发育5期台缘丘滩,南部古城地区丘滩呈进积型排列,第③、④期丘滩遭受暴露,溶蚀孔洞发育,北部丘滩呈加积—弱进积叠置,第③、④、⑤期丘滩发生抬升暴露溶蚀,台缘斜坡重力流沉积发育。早—中奥陶世南部演变为远端变陡的缓坡,发育退积型云化滩;北部肖塘地区经历弱镶边台地—远端变陡的缓坡演化过程,发育2~3期退积型台缘丘滩及颗粒滩。海平面升降和局部暴露溶蚀促使台缘丘滩及台内云化滩相优质储集层发育,加之其与低能斜坡—盆地相烃源灶的有效配置,形成良好的油气富集区带;奥陶系缓坡台地云化滩是古城地区增储上产现实领域,寒武系镶边台缘丘滩是肖塘地区勘探重点领域,寒武系斜坡重力流沉积可作为研究区潜在风险勘探领域。

  • 白斌, 戴朝成, 侯秀林, 刘显阳, 王瑞, 杨亮, 李士祥, 贺君玲, 董若婧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2, 49(5): 896-907.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20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和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陆相湖盆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阴极发光、X-衍射、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岩石热解等分析手段,对陆相淡水湖盆页岩不同类型硅质特征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陆相页岩自生硅质成因主要包括长英质溶解、凝灰质脱玻化、黏土矿物转化和硅质交代等4种作用,长石溶解形成的硅质常呈斑点状和脉状分布,结晶程度较低,为含水蛋白石类矿物,SiO2平均值为67.2%;由凝灰质脱玻化作用形成的主要是以非晶态二氧化硅和晶体形态较好自生石英两种形态赋存;黏土矿物转化过程中形成的自生硅质呈微米级板片状或小晶片状的形态嵌于黏土矿物内部,或呈分散状与黏土矿物混合;硅质交代形成的自生石英晶形较好,呈棱角状,SiO2平均含量87%。自生硅质含量与陆源长英质含量呈正相关,长英质压溶是自生硅质主要来源,其次为黏土矿物转化析出硅质,有机质对自生硅质形成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不同成因自生硅质具有与陆源石英相异的地质特征及赋存状态,影响了陆相页岩储集性能、渗流能力与改造效果,特别是富有机质页岩中硅质含量虽高,但由于自生硅质相比陆源石英,多呈漂浮状分布于黏土矿物中,将会对后期人工压裂成复杂裂缝、且压后裂缝支撑能力以及形成有效渗流通道均产生影响。因此,页岩层段仅靠脆性矿物成分计算脆性指数,无法准确表征陆相页岩油储集层岩石力学特征,也会影响陆相页岩油甜点综合评价与优选。

  • 刘金水, 孙宇航, 刘洋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2, 49(5): 908-917.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20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薄互层砂体识别难度大、常规模型驱动和数据驱动等地震预测方法精度较低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空变目标函数的模型-数据驱动地震AVO反演新方法。该方法利用零延迟互相关函数和F范数(Frobenius范数)构建目标函数,以反距离加权理论根据反演目标道所在的位置控制目标函数的变化,进而改变训练样本、初始低频模型和地震数据对反演的约束权重,能够基于小样本数据反演得到较高精度、较高分辨率的速度和密度参数,适用于薄互层砂体的精细识别。薄互层地质模型测试结果表明,针对小样本数据,新方法的反演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分辨率,能够识别约1/30波长厚度的砂岩薄层。丽水凹陷实际应用表明,新方法反演结果与测井数据的相对误差较小,且能够识别约1/15波长厚度的薄互层砂体。

  • 程冰洁, 徐天吉, 罗诗艺, 陈天杰, 李永生, 唐建明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2, 49(5): 918-928.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2018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参数关联特征分析原理、卷积神经网络(CNN)智能预测方法、核主成分分析(KPCA)非线性降维原理的一体化融合表征方法等研究,提出1套基于机器学习的深层页岩有利储集层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5个步骤:①基于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岩心和测井数据的高维关联特征。②利用KPCA非线性降维方法简化表征复杂高维数据,以准确、高效地揭示有利储集层的岩心和测井响应规律。③利用CNN和测井数据训练并验证与地下储集层近似的模型。④利用CNN和地震数据智能预测有机碳含量、含气量、脆性、地应力等有利储集层参数,有效解决储集层预测非线性复杂特征提取难题。⑤利用KPCA剔除复杂冗余信息,挖掘有利储集层大数据特征,一体化融合表征各类参数,实现储集层综合评价。该方法用于预测四川盆地威荣页岩气田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有利储集层的空间展布,结果与岩心、测井、产能等实际数据高度吻合,证实该方法能为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 李文镖, 卢双舫, 李俊乾, 魏永波, 赵圣贤, 张鹏飞, 王子轶, 李霄, 王峻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2, 49(5): 929-942.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2022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从同位素分馏特征与影响因素、分馏机理与定量表征模型和地质应用等3方面对页岩气/煤层气运移过程中的同位素分馏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研究发现,页岩气/煤层气完整产出过程中的同位素分馏表现为“稳定—变轻—变重—再变轻”的4阶段特征,这与页岩/煤层孔隙内复杂的气体运移方式密切相关。页岩/煤层内气体运移机制包括渗流、扩散和吸附/解吸,其中压差驱动的体相渗流基本不产生同位素分馏,而扩散和吸附/解吸过程中的同位素分馏显著。现有的同位素分馏模型包括纯扩散分馏模型、扩散、吸附/解吸耦合模型和多尺度多机制耦合模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天然气运移过程中的同位素分馏主要受控于岩石孔隙结构、吸附能力和初始/边界条件。目前,同位素分馏模型已成功应用于评价页岩/煤岩原位含气量和吸附气/游离气比例等关键参数,同时在气井生产状态判识和产能变化趋势预测等方面展现出一定的应用前景。下一步研究应重点关注:①天然气运移过程不同组分碳、氢同位素组成的协同演化规律;②生—排—运—聚—散全过程同位素分馏的整体表征;③复杂孔-裂隙系统内天然气运移过程同位素分馏的定量表征及应用。

  • 范雨辰, 刘可禹, 蒲秀刚, 赵建华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2, 49(5): 943-954.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2028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大体积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FIB-SEM)三维重构技术,结合传统的扫描电镜(SEM)观察、自动矿物识别和表征系统(AMICS)扫描和SEM图像大面积拼接,对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古近系孔店组二段(简称孔二段)页岩储集空间的微观展布样式及三维结构进行表征分类。研究表明:①孔二段可划分出长英质粒间微米孔型、长英质粒间缝隙型、长英质粒间孔隙型、混合质粒间孔缝型、混合质粒间孔隙型、含黏土白云质粒间孔隙型和无黏土白云质粒间孔隙型共7种储集空间类型。②4类粒间孔隙型中,白云质页岩的储集性能最好,混合质页岩次之,长英质页岩最差。③长英质粒间缝隙型储集空间具有最好的储集性能和逾渗结构,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储集空间类型。④大体积FIB-SEM三维重构在兼顾高分辨率的同时具有较大的表征尺度,是表征强非均质性陆相页岩储集空间三维结构的有效方法。

  • 油气田开发
  • 李阳, 赵清民, 吕琦, 薛兆杰, 曹小朋, 刘祖鹏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2, 49(5): 955-964.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2017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总结分析中国陆相页岩油与北美海相页岩油的地质、开发特征差异,梳理了中国陆相页岩油开发评价方法与技术进展,指出了中国陆相页岩油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阐述了中国页岩油开发评价技术在有利岩相识别、储集性表征、可动性评价、可压性评价、产能评价及地质建模-数值模拟一体化“甜点”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中国陆相页岩油高效勘探和有效开发面临基础理论研究薄弱、勘探开发技术体系不完善、工程技术与国外差距大、开发成本高等多方面的难题。提出陆相页岩油开发发展方向:开展地质工程一体化综合研究,形成陆相页岩油差异化开发技术;加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提高开发评价的精准性;攻关页岩油提高采收率技术,探索有效开发方式,提高开发效果和效益。

  • 王敬, 齐向生, 刘慧卿, 杨敏, 李小波, 刘洪光, 张拓峥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2, 49(5): 965-976.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20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更加清晰地认识缝洞型油藏水驱剩余油形成机制、分布规律和水驱后换向注水时剩余油动用机理,基于缝洞要素、配置关系、典型缝洞结构,利用CT扫描技术和3D打印技术制作了不同特征缝洞结构三维可视化物理模型,开展了水驱油和换向注水模拟实验。研究表明,缝洞型油藏水驱剩余油形成机制包括注采井控不足、油水重力差异、流道间干扰、弱连通通道封隔、远端弱水动力等5种,在这些机制作用下可能形成注采井网不完善型、盲端型、顶部阁楼型、重力驱绕流型、次流道绕流型、弱通道封隔型、远端弱连通型等7类水驱剩余油。水驱后换向注水可以动用部分剩余油,但采出程度提高幅度与剩余油类型、缝洞结构和换向注采结构有关,其中5类剩余油大致对应重力置换、开辟新流道、抬升溢出点位置、增强水动力、垂向均衡驱替、水动力与重力协同效应等6种换向注水增油机理。

  • 郭晨, 秦勇, 易同生, 陈贞龙, 袁航, 高俊喆, 苟江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2, 49(5): 977-986.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2013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高效识别煤层气合采干扰以及时调整开发方案、提高合采效率,以黔西地区织金区块为例,基于6口典型煤层气合采井排采数据,引入包括生产指示曲线、单位降深产水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和单位压差产水量随时间变化曲线的生产特征曲线,分析合采干扰在生产特征曲线上的响应特点。研究表明:根据含煤地层抽水试验钻孔单位涌水量数据,可以获得煤层气井原位产水能力临界值为2 m3/(d·m);生产指示曲线形态与初期直线段斜率对干扰有明显响应,依据生产指示曲线初期直线段斜率临界值200 m3/MPa,可区分含煤岩系内源水与外源水两种水源类型;单位压差产水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分为上凹和下凹两种形态,前者产出内源水,平均产气量大于800 m3/d,后者产出外源水,平均产气量小于400 m3/d。构建了基于生产特征曲线的煤层气合采干扰判识方法与临界指标,结合产气效率分析形成合采干扰判识图版,可为优化合采工程设计、探索经济高效合采模式提供借鉴。

  • TANANYKHIN D S, STRUCHKOV I A, KHORMALI A, ROSCHIN P V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2, 49(5): 987-995.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108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以俄罗斯某油田为例,建立了全油田组分油藏模型,通过动态模拟研究了沥青质在研究区内多孔介质中的沉积,并基于不确定性评估预测了生产剖面。模拟中考虑了激活和不激活沥青质选项这两种情况,以及衰竭式开采和注水保压开采这两种开发方式。激活沥青质选项时,根据室内实验结果调整沥青质在原油和多孔介质中的动态特征。通过对沥青质选项参数的敏感性分析确定了对多变量历史拟合目标函数影响最大的输入参数,包括决定溶解沥青质摩尔分数的系数、沥青质解离率、沥青质吸附系数和油层中原油流动临界速率。研究表明:在衰竭式开采条件下,油藏压力显著下降并形成压降漏斗,导致生产井井底沥青质沉积,产能降低;通过注水可以显著减少沥青质沉积量,提高累计产油量;水层注水可使地层压力长期保持在沥青质初始析出压力以上,并避免油水相互作用促进沥青质沉积,因而相对油层注水累计产油量较高。

  • 张蕾, 窦宏恩, 王天智, 王洪亮, 彭翼, 张继风, 刘宗尚, 米兰, 蒋丽维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2, 49(5): 996-1004.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1082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水驱油田单井产量变化大、预测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卷积神经网络(TCN)的水驱油田单井产量预测方法,并进行实例验证。该方法从数据处理入手,依据注水井影响半径衡量油水井对应关系,增加油井当月受注水井影响程度为模型特征,构建随机森林模型填补水驱开发动态数据空缺,根据含水率将单井生产历程划分为低含水、中含水、高含水、特高含水4个阶段,基于TCN建立阶段预测模型,采用麻雀搜索算法(SSA)优化模型超参数,最终将4个阶段模型集成为全生命周期模型用于产量预测。大庆油田应用实践表明:①所用数据处理方法较常规数据处理方法更符合产量数据特点、数据集更具真实性和完备性;②TCN模型较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等11种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精度更高;③集成全生命周期模型较单一全生命周期模型可显著降低产量预测误差。

  • 石油工程
  • 孙金声, 王宗轮, 刘敬平, 吕开河, 黄贤斌, 张宪法, 邵子桦, 黄宁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2, 49(5): 1005-1011.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2025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系统梳理南极地区钻井的特点、南极低温条件对钻井液的性能要求、低温钻井液的研究进展,找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南极低温钻井液的发展方向。南极地区钻井主要包括雪层、冰层和冰下岩层钻井,南极低温条件下钻井面临4个方面的问题:①钻井区低温、温度变化跨度大;②雪层易井漏卡钻、冰层易蠕变、暖冰层易冰屑聚集卡钻、冰下岩层易井壁坍塌;③基础设施缺乏,后勤保障难度大;④环境脆弱,承载能力低。南极低温钻井液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研发了低温石油基钻井液、醇类钻井液、酯类钻井液和硅油类钻井液,但普遍存在耐低温不足、环保性能低以及井壁稳定性差等问题。为满足南极低温条件下钻井液的性能要求,未来必须深入研究低温钻井液作用机理,研发环境友好型低温钻井液基液及相关添加剂,构建环境友好型低温钻井液体系,建立可保持井壁稳定、提高钻遇冰层和冰岩夹层时的携屑能力的多功能一体化调控方法,进而形成现场配套施工规范,为南极钻井提供技术支撑。

  • 雷群, 杨战伟, 翁定为, 刘洪涛, 管保山, 才博, 付海峰, 刘兆龙, 段瑶瑶, 梁天成, 马泽元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2, 49(5): 1012-1024.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1067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对塔里木盆地库车山前超深裂缝性致密储集层部分井改造后低产低效原因的分析,研究了地应力场与天然裂缝的匹配关系,提出了形成复杂缝网的工艺技术方法。通过理论研究和大型物理模拟实验确定了库车山前超深储集层形成复杂缝网的力学条件,验证了暂堵转向、多级压裂激活天然裂缝并实现多级转向的有效性,观察到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缝相互激活并形成“裂缝群”的耦合效果,为超深致密储集层提高缝控改造体积提供了理论支撑。借鉴体积改造技术理念,以提高缝控改造体积为目标,以不同改造工艺下裂缝导流能力实验结果为依据,形成了多级缝网酸压、多级暂堵转向与二次压裂工艺相结合的缝网压裂、纵向上“软、硬”结合的多层分压、加重液重复压裂等提高缝控改造体积的工艺技术,研发了新型低成本环保加重压裂液与低黏高携砂新型压裂液体系,现场应用取得显著效果。

  • 邹雨时, 石善志, 张士诚, 李建民, 王飞, 王俊超, 张啸寰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2, 49(5): 1025-1032.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2008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选用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页岩油储集层井下岩心制备薄互层状页岩岩样,开展小尺度真三轴携砂压裂实验,结合高精度CT扫描数字岩心模型重构技术,研究了薄互层型页岩油储集层水力裂缝形态与支撑剂分布特征。研究表明:薄互层型页岩油储集层中近井筒处层间岩石力学差异及界面对缝高的延伸无明显遮挡作用,但对缝高方向上缝宽的分布有显著影响,水力裂缝趋于以“阶梯”形式穿层扩展,在界面偏折处缝宽较窄,阻碍支撑剂垂向运移,穿层有效性差;如泥页岩纹层发育,则易于形成“丰”或“井”字形裂缝。射孔层段岩石强度大,破裂压力高,则主缝起裂充分,缝宽较大,整体加砂较好;射孔层段强度低且纹层较为发育,则压裂液滤失量较大,破裂压力较低,主缝起裂不充分,缝宽较窄,易出现砂堵。支撑剂主要铺置在射孔层段附近缝宽较大的人工裂缝的主缝内,分支缝、邻层缝、开启的纹层缝内仅含有少量(或不含)支撑剂,整体上支撑剂铺置范围有限;支撑剂可进入裂缝的极限宽度约为支撑剂粒径的2.7倍。

    Abstract: Small-scale true triaxial sand fracturing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on thin interbedded shale samples made from cores of Permian Lucaogou Formation shale oil reservoir in Jimsar sag, Junggar Basin. Combined with high-precision CT scanning digital core model reconstruction technology, hydraulic fracture geometry and proppant distribution in thin interbedded shale oil reservoirs are studied.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In thin interbedded shale oil reservoir, the interlayer difference of rock mechanics and the interlayer interface near the wellbore cannot restrain the growth of fracture height effectively, but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fracture width distribution in the fracture height direction. Hydraulic fractures in these reservoirs tend to penetrate into the adjacent layer in “step-like” form, but have a smaller width at the interface deflection, which hinders the transport of proppant in vertical direction, resulting in a poor effect of layer-crossing growth. In shale layers with dense laminae, hydraulic fractures tend to forming “丰” or “井” shapes. If the perforated interval is large in rock strength and high in breakdown pressure, the main fracture is fully developed initially, large in width, and supported by enough sand. In contrast, if the perforated interval is low in strength and rich in laminae, the fracturing fluid filtration loss is large, the breakdown pressure is low, the main fracture will not open wide initially, and likely to have sand plugging. Proppant i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main hydraulic fractures with large width near the perforated layer, activated laminae, branch fractures and fractures in adjacent layers contain only a small amount of (or zero) proppant. The proppant is placed in a limited range on the whole. The limit width of fracture that proppant can enter is about 2.7 times the proppant particle size.

  • 综合研究
  • 窦立荣, 温志新, 王建君, 王兆明, 贺正军, 刘小兵, 张宁宁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2, 49(5): 1033-1044.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2016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埃士信能源咨询公司(IHS)等商业数据库及油公司公开信息,对2021年全球勘探投资、油气新发现、油公司勘探业务调整策略、未来有利勘探领域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2021年世界油气勘探形势依然延续新冠疫情以来的低迷态势,投资及钻井工作量同比小幅下降,但探井成功率特别是深水探井成功率明显提升,油气新发现储量同比略有增加;海域被动陆缘盆地深水仍为常规大中型油气田发现的主战场,陆上富油气盆地深层常规油气精细勘探依然延续良好态势,沙特、俄罗斯等多个国家致密油气及页岩油气勘探有新的发现;国际、国家及独立石油公司均在加大本土资源勘探开发力度的同时,利用自身优势持续聚焦境外深水、天然气等核心领域;全球海域深水、陆上深层和非常规油气3大领域是未来有利油气勘探方向。建议中国油公司跨国勘探业务:①通过投标超前低成本进入全球深水前沿盆地,发现规模油气后采用“双勘探模式”经营;②通过参股等多种方式进入全球新兴热点盆地未钻区块,快速发现规模油气田;③以联合研究形式与资源国国家石油公司合作,积极进入陆上富油气盆地深层;④重点关注沙特、俄罗斯等国家致密油气及页岩油气勘探合作机会,利用国内成熟理论技术优势择机进入。

  • 王作乾, 范子菲, 张兴阳, 刘保磊, 陈希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2, 49(5): 1045-1060.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2048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2021年全球油气田分布及部分油气田不在产原因、剩余可采储量分布特征及同比变化、油气产量分布特征及同比变化、未建产与待建产油气田开发潜力4个方面的分析,梳理了全球油气开发现状与特征,总结全球油气的开发形势,提出对国际油气合作的启示。2021年全球油气田分布广泛,不在产油气田数量较多;油气储量略有下滑,非常规油气储量下降多;油气产量持续增长,重点资源国产量同比增幅大;未建产/待建产油气田储量丰富,未来开发潜力较大。结合对全球油气地缘政治、油气行业发展趋势、油气投资强度、热点领域的追踪和研判,总结了2021年全球油气的开发形势,在此基础上,针对国际油气合作和发展战略提出4点启示与建议:高度重视海洋弃置义务,确保海域油气实现高质量长期效益发展;坚持危地不往、乱地不去,提升油气资产集中度,建立稳定保供基地;立足天然气多情景需求,实现一体化协同向全业务链发展的转变;加大优质规模资产获取,注重不同阶段项目持股比例的持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