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22年, 第49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2-08-23
  

  • 全选
    |
    油气勘探
  • 李建忠, 白斌, 白莹, 鲁雪松, 张本健, 秦胜飞, 宋金民, 江青春, 黄士鹏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2, 49(4): 627-636.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1066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综合利用普通薄片、阴极发光、包裹体测温及U-Pb同位素定年等测试数据,结合埋藏史、热史、成藏史及成岩演化序列,利用气源识别图版及成藏演化剖面,研究四川盆地西北部二叠系栖霞组超深层气藏流体演化过程及成藏模式。栖霞组海相超深层气藏流体演化过程中发生了两期白云石化和1期热液作用、两期油气充注和伴生的两期埋藏溶蚀作用,成岩流体包括古海水、大气淡水、深部热液和烃类流体。两期油气充注时间分别为晚三叠世和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中晚白垩世为原油大量裂解生气时间。川西北地区海相超深层气藏具“多元供烃、复式输导、差异成藏、晚期定型”的成藏模式,二叠系天然气主要为二叠系海相混合型烃源岩生成的原油裂解气,局部混合有来自深部震旦系原油裂解气的贡献。古油气藏的规模发育、稳定良好的保存条件是天然气规模成藏的关键。

  • 沈安江, 罗宪婴, 胡安平, 乔占峰, 张杰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2, 49(4): 637-647.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20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以塔里木、四川和鄂尔多斯盆地多层系白云岩为研究对象,应用矿物岩石学分析、团簇同位素测温及U-Pb同位素测年等技术手段,开展白云石化路径及其成储效应研究。识别出保留原岩结构白云岩(微生物结构和泥晶结构)、埋藏交代白云岩Ⅰ(半自形—自形细、中、粗晶结构)、埋藏交代白云岩Ⅱ(他形—半自形细、中、粗晶结构)、埋藏沉淀白云石、粗晶鞍状白云石5种结构组分。前3者以岩石的形式存在,后两者以充填孔洞和裂缝的白云石矿物形式存在,并建立了5种白云岩结构矿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识别图版。基于5种白云石结构组分的识别,建立了白云岩保持型、白云岩改造型和灰岩埋藏白云石化型等3类储集层的6种白云石化路径。白云石化前的原岩初始孔隙和白云石化路径是控制白云岩储集层发育的关键因素,白云岩保持型和白云岩改造型白云石化路径的成储效应最佳,且发育分布具有相控性和规模性特征,是深层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首选对象。

  • 聂海宽, 李沛, 党伟, 丁江辉, 孙川翔, 刘秘, 王进, 杜伟, 张培先, 李东晖, 苏海琨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2, 49(4): 648-659.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1088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高温高压条件下页岩物性、三轴应力和甲烷等温吸附等针对性实验,对四川盆地及其周缘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深层页岩气富集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深层页岩孔隙度和水平渗透率比中浅层页岩出现较大程度的降低,含气结构以游离气为主。②深层页岩偏应力和轴向应变等参数增大,导致破裂难度增加。③受构造位置和形态、裂缝特征和流体活动期次等控制,深层页岩气保存条件更复杂。④为实现深层页岩气经济开发,深化地质认识是基础,探索针对性压裂改造工程工艺是关键。⑤Metabolograptus persculptus带—Parakidograptus acuminatus带(LM1—LM3笔石带)硅质页岩、含灰硅质页岩是深层页岩气富集高产层段和水平井穿行的有利靶窗,厚度超过10 m的焦石坝、武隆、长宁和泸州等地区是深层页岩气最有利富集区。研究指出深层页岩气勘探应优先在宽缓构造且埋深小于5 000 m、LM1—LM3笔石带页岩厚度大于10 m的“深水深层型”页岩气区进行勘探开发部署,开发工程应增加开发井水平段长度,并采用密切割、强加砂、双暂堵等工艺,以最大程度地改造深部页岩储集层。

  • 周心怀, 王德英, 于海波, 杨海风, 李龙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2, 49(4): 660-669.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108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环渤中地区油气勘探实践和浅层岩性油藏解剖,结合油气成藏要素的配置关系、富集规律研究,对其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进行总结,预测有利岩性油气藏勘探方向。研究认为,环渤中地区浅层岩性油藏富集主控因素为“脊-断-砂-带”4要素的耦合,深层汇聚脊是浅层油气富集的基础,切脊大断裂活动强度与盖层断接厚度控制油气垂向运移能力,大型砂体与切脊断裂耦合控制大规模油气充注,构造应力集中带断裂封闭能力影响岩性油气藏富集程度。通过对环渤中地区浅层岩性油藏的实例分析,建立凸起汇聚型、陡坡砂体汇聚型、凹中隆起汇聚型3种主要油气富集模式。

  • 杨有星, 张君峰, 张金虎, 高永进, 周新桂, 孙相灿, 文磊, 苗苗青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2, 49(4): 670-682.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106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野外地质调查、地震资料解释及钻测井资料分析,按照“构造控盆,盆地控相,相控组合”的思路对博格达山周缘地质结构、地层沉积充填序列及沉积演化规律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博格达山周缘盆地构造演化可以划分为9个阶段,其中,中晚二叠世—中晚三叠世为陆内裂谷、前陆盆地和陆内拗陷盆地演化阶段,主要发育湖泊、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3种沉积相类型;早期陆内裂谷、晚二叠世构造低幅隆升及中晚三叠世构造沉降控制了博格达山周缘盆地的形态、类型、沉降速率及可容纳空间,进而影响了沉积体系的类型及演化;中二叠世博格达山地区为深水湖盆的沉降中心和沉积中心,主要以深水沉积作用为主,局部发生重力流沉积;晚二叠世博格达山地区隆升形成低凸起并发育一系列扇三角洲砂体;中晚三叠世博格达低凸起发生沉降,以广泛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为特征。

  • 何赛, 李国蓉, 吴昌荣, 刘树根, 张忠民, 苏玉山, 朱奕璇, 何钊, 任杰, 王雨辰, 周伟, 王亚捷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2, 49(4): 683-692.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1067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地震、测井、岩心、铸体薄片、碳氧稳定同位素组成等资料,对巴西桑托斯盆地H油田下白垩统Barra Velha组层序沉积充填特征开展研究,建立高频层序地层格架,预测礁滩体的空间分布并探讨其控制因素。Barra Velha组沉积期,整体为孤立台地—斜坡的沉积格局,裂谷期—拗陷期的气候变化致使Barra Velha组下部三级层序SQ1(BVE300段)和上部三级层序SQ2(BVE100段—BVE200段)沉积表现出由深水低能到浅水高能的演化特征。裂谷期伸展断裂和走滑断裂活动以及拗陷期台缘—台内沉积分异作用使得这两个时期的沉积古地貌均展现出“三脊两洼”的形态特征。礁滩体主要发育于SQ2-LHST时期,湖平面周期性震荡约束礁滩体发育在台地相区SQ2-LHST各高频层序地层单元的顶部。走滑断裂活动通过改变沉积古地貌的方式控制礁滩体在平面上的展布。正花状走滑断裂导致浅水台地边缘及内部形成局部高地并成为沉积高能带,为礁滩体发育创造了条件。

  • 李勇, 邓晓娟, 宁超众, 王琦, 崔仕提, 张琪, 万效国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2, 49(4): 693-703.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1075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孔洞缝发育、非均质性极强、依靠静态地震资料的一次雕刻结果不确定性大、提升有效储集体定量雕刻精度难的问题,在一次静态雕刻基础上,充分考虑雕刻过程中面临的诸多关键影响因素,动静结合,提出缝洞“二次定量雕刻”技术。该技术结合试井分析、产量不稳定分析、动态储量分析、动态连通性评价等动态分析与研究手段,将动态分析的储集层认识作为统计参数约束地震波阻抗反演、完善波阻抗与孔隙度关系模型,确定缝洞体形态,计算动态储量,进而优选更为准确的缝洞模型,并在二次雕刻结果的基础上动态反推油水界面。本技术可大大降低缝洞体静态一次雕刻的不确定性,提高雕刻结果的精度,并在塔里木盆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开发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 闫海军, 何东博, 贾爱林, 李治平, 郭建林, 彭先, 孟凡坤, 李新豫, 朱占美, 邓惠, 夏钦禹, 郑国强, 杨山, 石晓敏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2, 49(4): 704-715.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20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钻井、录井、测井和地震等资料,系统分析四川盆地中部震旦系灯影组四段(简称灯四段)古老岩溶型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特征、储集层类型和分布特征,构建岩溶储集层发育模式,支撑气藏实现高效开发。研究表明,灯四段储集层主要储渗空间为小尺度溶洞和裂缝,发育缝洞型、孔洞型和孔隙型3种储集层类型。明确岩溶储集层发育特征,平面上自岩溶台地到岩溶斜坡岩溶厚度由65 m增加到170 m,优质储集层厚度由25.0 m增加到42.2 m,纵向上灯四段顶部储集层多层展布,呈现顺层溶蚀和顺缝溶蚀特征,底部储集层存在3~5套规模较大的缝洞系统,呈现平行于岩溶期古水平面溶蚀特征。综合储集层发育特征,从成因机制出发,建立灯四段层溶体、缝溶体和面溶体3类储集层发育模式。构建3类岩溶储集层发育模式,明确其地震响应特征,为井位部署和轨迹设计提供参数依据,优化单井和气藏开发指标,气藏开发设计产能由初期的年产36×108 m3提升到60×108 m3,大幅增加了气藏开发效益。

  • 刘露, 孙永河, 陈昌, 娄瑞, 王琦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2, 49(4): 716-727.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2005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地震、钻井等资料,对南堡凹陷基底先存F4号走滑断裂(简称F4号断裂)活化成因机制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进行研究。综合运用断裂活动期次的厘定、断距回剥和物理模拟等技术手段,明确了F4号断裂在新生代再活动形成的南堡凹陷4号构造带由南向北传播生长,南部以走滑变形为主,北部以伸展变形为主;4号构造带与相邻2号、3号构造带内断裂属于不同断裂体系,是在统一应力场作用下通过“独立生长—相互接触—作用连接”最终交织在一起。通过构建先存断裂再活动变形机制判别图版,认为古近系沙河街组沉积期F4号断裂受走滑作用控制发生再活动,古近系东营组和新近系馆陶组—明化镇组沉积期该断裂受斜向伸展作用控制发生再活动。F4号断裂在新生代再活动对成藏的控制作用包括:①作为油源断裂控制油气垂向跨层运移。②形成走滑转换带控制砂体展布。③向上传播生长并与邻区相互作用控制两类圈闭的形成,有利于油气富集。

  • 钟寿康, 谭秀成, 胡广, 聂万才, 杨梦颖, 张道锋, 郑剑锋, 许杰, 董国栋, 肖笛, 卢子兴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2, 49(4): 728-740.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2007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以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6亚段(简称马五6亚段)为例,基于测井、录井、岩心和薄片等资料,研究古地理格局与膏盐岩-碳酸盐岩共生体系沉积分异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在研究区内识别、细化出桃利庙西洼、桃利庙水下高地、桃利庙东洼、横山高地、东部盐洼、北部斜坡和西南部斜坡等7个次级地貌单元。②由西向东古地貌为“三洼两高”,“三洼”依次发育白云质局限潟湖、膏质蒸发潟湖、盐质蒸发潟湖,“两高”依次发育高能颗粒滩和微生物丘,南北两侧斜坡则发育环陆云坪。③古地貌格局造成来自西北侧祁连海补给海水的自然分异,控制白云岩、膏岩、盐岩共生体系由西向东的偏心式沉积分异,有别于经典的“牛眼式”和“泪滴式”干化收缩分布模式。④中祁连地块向华北板块碰撞俯冲,远端挤压应力传递形成马五6亚段沉积期的近南北向凹凸地貌格局。⑤桃利庙水下高地和横山高地马五6亚段发育南北向展布的丘滩有利相带,是勘探有利区,未来具有较大勘探潜力。

  • 倪长宽, 苏明军, 袁成, 刘化清, 崔向丽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2, 49(4): 741-751.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108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薄互层地震识别难题,以地震沉积学为理论基础,采用对地层切片开展相关处理达到压制邻层干涉的研究思路,提出两种薄互层储集层分布预测方法,实现在平面上识别薄互层中单砂体平面展布的目的。①最小干涉频率切片方法,利用基于小波变换的振幅-频率特征寻找对目标层切片干涉作用最小的地震频率,进而提取最小干涉频率下的地层切片;②基于地层切片的叠加方法,通过计算对目标地质体储集层与相邻层的多个干涉系数,然后按上述系数将邻层与目标层的地层切片加权叠加形成叠加切片。在准噶尔盆地风南地区应用这两种方法预测三叠系克拉玛依组3套薄互层储集层中厚度为6 m的目标油层分布,通过与钻井信息及常规地层切片对比,证明这两种方法均可有效提高薄互层中单砂体分布的预测精度。

  • 油气田开发
  • 刘义坤, 王凤娇, 汪玉梅, 李斌会, 张栋, 杨光, 支继强, 孙硕, 王旭, 邓庆军, 徐贺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2, 49(4): 752-759.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108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压裂、渗流、驱油相结合的压驱技术研究需求,研发了压驱储能及反向压驱回注实验系统,模拟了压驱过程中压驱剂的渗流-储能-洗油-返排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压驱技术将压驱剂直接输送至中低渗透储集层深部,可有效避免压驱剂在近井地带的黏度损失与黏附滞留,具有扩大波及体积、提高洗油效率、补充地层能量并将零散分布的剩余油汇集采出的效果。渗透率较高的储集层,压驱见效快,为降低成本,可直接采用高压注水压驱。渗透率较低的储集层吸水困难,采用表面活性剂压驱可有效降低储集层渗流阻力,提高储集层吸水能力与开发效果。地层能量亏空程度是影响压驱剂有效波及范围的主要因素,地层能量亏空越大,化学剂渗流距离越远,有效波及体积越大,采收率提高幅度越大;地层增能作用对提高采收率的贡献最大,是压驱技术提高采收率的关键。

  • 席长丰, 王伯军, 赵芳, 刘彤, 齐宗耀, 张霞林, 唐君实, 蒋有伟, 关文龙, 王红庄, 何东博, 宋新民, 花道德, 张晓琨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2, 49(4): 760-769.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1076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物理模拟实验、数值模拟和现场实例分析,综合研究轻质油藏高压注空气热混相驱的地下热氧化状态、热氧化前缘稳定性及生产动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原油组分越轻、黏度越低,热氧化燃料消耗量越低,氧化生热温度越低。稀油和挥发油热氧化前缘能够稳定推进,形成高压条件下的轻质油藏中温热氧化稳定驱替状态。稀油和挥发油的热气化和蒸馏作用强,容易在高压高温热氧化前缘与热烟道气一起形成气化和蒸馏单相区带,形成注空气热混相前缘。轻质油藏高压注空气热混相驱开发过程可分为增压见效、低气油比高效稳产、高气油比生产等3个阶段,增压见效阶段和低气油比高效稳产阶段产出70%以上的原油。

  • 祝启康, 林伯韬, 杨光, 王俐佳, 陈满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2, 49(4): 770-777.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1078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页岩气井在生产后期因积液和地层压力不足影响产量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低压低产页岩气井的智能生产优化方法,以人工智能算法为中心,实现气井的自动生产和运行监测。智能生产优化方法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预测单井产量变化,指导气井生产,实现积液预警和自动间歇生产等功能,配合可调式油嘴实现气井控压稳产,延长页岩气井正常生产时间,提高井场自动化水平,实现“一井一策”的精细化生产管理模式。现场试验结果显示,优化后的单井最终可采储量可提高15%。相较于衰竭式开发后立刻采用排采工艺的开发模式,该方法更具有经济性,且增产稳产效果显著,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Emad W. AL-SHALABI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2, 49(4): 778-786.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102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储集层岩石和流体数据,采用一维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捕集数对碳酸盐岩油藏裂褶菌多糖生物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的影响。对不可及孔隙体积、生物聚合物吸附量、渗透率降低系数、剪切速率系数、注入水硬度以及捕集数进行敏感性分析,与岩心驱替实验采收率数据进行历史拟合。结果表明,不可及孔隙体积、生物聚合物吸附量、渗透率降低系数、剪切速率系数和注入水硬度对生物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且在其典型值范围内无法与采收率数据实现历史拟合。当通过毛细管去饱和曲线模型考虑捕集数影响时,残余油饱和度从不考虑捕集数影响或低捕集数条件下的25.1%降低到10.0%,采收率拟合效果较好。因此,为了更好地对碳酸盐岩油藏生物聚合物驱进行模拟研究,不能忽略捕集数影响。

  • Bacem Rabie Ben ABDALLAH, Riadh AHMADI, Frederic LYNEN, Farhat REKHISS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2, 49(4): 787-797.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1047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一种基于静态顶空气相色谱技术的热力学方法研究了油基钻井液、地层流体和钻井液气体之间的关系,计算了两种油基钻井液-空气体系nC5—nC8范围内47种轻烃组分的分配系数,在热力学平衡条件下开展原始地层流体组分重构。研究表明,油基钻井液对钻井液气体中nC5—nC8范围内的地层流体组分的影响很小,对于低毒性合成油基钻井液,影响小于1%,对于柴油基钻井液,影响小于10%。对于多数轻烃组分,采用气相校准法和直接定量法确定的分配系数的误差小于10%,直接定量法计算的分配系数更准确。两种原油样品重构组分与真实组分之间的匹配度分别为91%和89%,证明利用nC5—nC8范围内轻烃组分分配系数通过静态顶空分析重构原始地层流体组分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较高。

  • 石油工程
  • 苏东华, 黄盛, 李早元, 李进, 肖敦清, 王子毓, 李娟, 倪帅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2, 49(4): 798-805.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20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三向主应力影响的水泥环弹塑性模型和界面裂缝的应力场模型,综合考虑水泥环拉伸破坏、塑性屈服、界面裂缝沿界面扩展以及界面裂缝曲折扩展等失效形式,建立了满足压裂井筒密封要求的水泥环力学性能设计方法,同时据此方法构建了水泥环弹性模量、泊松比量化设计图版,明确了井筒安全和风险区域,量化了水泥环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指标。研究表明:降低水泥环弹性模量、提高水泥环屈服强度和泊松比可避免水泥环发生塑性变形;提高水泥环抗拉强度可防止其拉伸破坏;提高水泥环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对缩短界面裂缝长度有利,但会增加界面裂缝曲折扩展进入水泥环的风险。模型验证与实例检验证实该模型计算结果较准确,更便于现场应用。

  • 陈健翔, 杨睿月, 黄中伟, 李根生, 秦小舟, 李敬彬, 武晓光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2, 49(4): 806-817.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1085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改进的分离涡模拟方法配合剪应力输运模型分析旋转射流涡结构、速度场、压力场的演化过程,探索喷嘴压降对大涡结构发展和湍流脉动波动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射流涡结构的发展可划分为Kelvin-Helmholtz不稳定性阶段、过渡阶段和旋转不稳定性阶段;旋流作用能够显著增强径向湍流脉动、增大射流扩散角,湍流脉动耗散是下游射流速度衰减的主要原因;随压降增大,射流速度和脉动幅度都相应增大,速度分布的对称性增强,沿轴线方向的压力脉动特征和涡旋输运强度显著增加,但当喷射距离超过约9倍无因次喷距后,提升压降并不能提高旋转射流的有效冲击距离,但可以增大旋流强度和射流扩散角。旋转射流更适用于需求大孔径的径向水平井钻孔、煤层气水平井造穴和煤矿巷道钻孔卸压等工程场景。

  • 毕延森, 鲜保安, 石小磊, 高德利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2, 49(4): 818-827.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1082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超短半径水平井完井筛管下入过程中摩阻限制了完井筛管下入长度的问题,提出了超短半径水平井液压驱动完井管柱下入技术,设计了由内到外依次为导向管、液压驱动管、非金属完井筛管的完井管柱结构,完成了配套工具设计,建立了管柱力学-液压耦合模型。基于某深层煤层气超短半径水平井井身结构数据,应用管柱力学-液压耦合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液压驱动完井管柱下入长度为常规技术完井管柱下入长度的17倍。对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多因素正交分析,结果表明完井管柱结构和非金属复合连续筛管与井筒间摩擦系数是对液压驱动完井管柱下入长度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优选了两种适用于不同条件的超短半径水平井液压驱动完井管柱结构,最大下入长度分别为381,655 m。研究结果可为超短半径水平井液压驱动非金属复合连续筛管完井技术提供理论支持。

  • 综合研究
  • 袁士义, 马德胜, 李军诗, 周体尧, 姬泽敏, 韩海水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2, 49(4): 828-834. https://doi.org/10.11698/PED.202202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二氧化碳捕集、驱油与埋存(CCUS-EOR)是最现实可行的规模化减碳技术,也是大幅度提高低渗透油田采收率的关键技术。梳理了国外CCUS-EOR发展的主要历程及其产业化进展,总结了中国CCUS-EOR技术攻关成果和矿场试验进展情况,分析了CO2捕集、输送、驱油与埋存等全产业链的发展现状、面临问题与挑战,指出了中国CCUS-EOR规模化应用在驱油增产、埋存减碳等方面的巨大潜力和发展前景。提出目前中国CCUS-EOR正处于矿场试验向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针对中国陆相油藏的特点,发挥油田CO2驱油可驱储量丰富、地下埋存空间巨大、地面基础设施完善和井筒注入通道分布广泛等优势,积极与碳源排放企业合作,加快攻关低浓度CO2的低成本规模捕集、超临界长距离输送、更大幅度提高采收率和埋存率、安全规模埋存等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和示范工程建设,构建CCUS-EOR全产业链理论技术标准体系,支撑和推动工业化规模应用,以创新链引领CCUS-EOR新兴产业链快速效益发展。